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概述.docx

    • 资源ID:841059       资源大小:31.0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概述.docx

    工业园区开展历程及开展模式概述2.1 工业园区的概念及分类2.2 我国工业园区开展历程及现状2.3 国外工业园区开展分析2.4 国外工业园区开展历程的启示正文如下:2.1 工业园区的概念及分类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工业园区都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工业园区是一种资源高度聚集的工业化载体,能有效的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聚集的协同效应的工业开展模式,有人认为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者企业为了实现工业开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假设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为履行合同与协议、控制与适应公司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开展政策与方案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世界范围内各类免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企业区、保税区,工业村,科学园、技术园、技术城等,从广义的角度看他们都属于工业园区。在我国,免税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一般归结为依靠政府政策开展的工业园区,而出口加工区、企业区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园、技术园区、技术层属于高科技园区的范畴。根据各类企业密集化使用的投入因素来分,可以分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根据生产类型分,可以分为以产品组合链为主、以市场销售链为主、以引进科技和提高产品档次为主、以整治环境和改善生产条件为主;按照行政标准即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和主管单位等级划分,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按照开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和企业联合型、中外合资型。在不同的开展阶段,有不同的开展模式,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当时经济开展环境和产业开展的模式才是最合理的模式。按产业集聚形成方式可分为政府组织型和自主组织型。大局部工业园区属于政府组织型,集中表达政府的意愿,由政府及相关部门规划管理,在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自主组织型园区主要是依据区位特定优势、产业关联、文化传统及资源配置市场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区,产业关联度非常强。2.2 我国工业园区开展历程及现状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区位环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过程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第二、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较好的着力点。在工业园区,政府把这一块区域分割出来作为体制和机制的窗口,进行一系列的体制革新和制度创新,从而优化区域经济开展的软环境;政府也把这一块区域作为政府掌握的资源的集中投入之地,通过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进根底设施建设,从而优化区域经济开展硬环境。这样,工业园区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快速实现经济开展环境的优化,从而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并通过聚集效应降低单位产品本钱,实现投资和经济开展环境的良性循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随后,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从1984年到1988年,国务院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见表2.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的实施,截止2006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已到达54家;所在地区从沿海开放城市,扩展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沿海10个省市包括北京设立了32家;中部地区8个省市设立了9家;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包括广西设立了12家。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规划面积到达88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32家共682.02平方公里,中部9家共93.74平方公里,西部13家共111.75平方公里。新时期,我国产业园区的开发政策和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例,为了创新开展模式,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与产业集群的开展,政府将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区域差异化的政策等多种措施,把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突出、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管理高效、效劳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产业园区,实现又好又快地开展。当前,我国产业园区的开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园区开展进程加快。目前,政府纷纷鼓励当地企业“进区入园”,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开展。这使得产业园区在经济开展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得到了加强,也使产业园区在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局部的工业都集中在各类产业园区中,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就实现了国内约20%的工业产出。第二,产业园区向高新化开展。我国产业园区经过20多年来的开展,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产业园区内部也开始着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时期,国家为了引导产业园区科学开展,又提出了“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开展方针,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开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区出现了高新化的趋势,园区纷纷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集群化趋势显现。产业集群是产业园区开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大多数产业园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产业和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园区内的企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然而近几年,国内一些产业园区已经开始出现产业集群化的开展趋势。如北京、天津等地产业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长春、武汉等地开发区内的汽车产业,都在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方向开展。第四,生态产业园区开展迅速。目前,节能减排、科学开展的观念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我国许多地区也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型产业园区的方案与设想。2005年,我国批准设立了13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科学开展观的指导下,开发建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和园区,将成为今后我国产业园区开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进与倡导下,国内陆续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国家级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除国家级产业园区以外,各地方也开发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例如江浙一带的特色工业园,珠江三角洲出现的专业镇等等总的来说,我国的产业园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的开展过程,园区内的产业类型也从单一的出口加工型产业,向现代化、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其开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园区的创立与探索时期;第二阶段,是产业园区的高速推进时期;第三阶段,是产业园区的新开展时期。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创立与探索时期1984年一1991年从1984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展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产业园区的开展根底十分薄弱,在传统理论观念的束缚下,园区的选址大多远离母城,不仅缺乏最根本的生产条件,也无法借力母城已有的产业根底。同时,在缺乏国内建设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园区的引资工作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缺口很大。鉴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尽管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在这一阶段竭尽全力,但总体开展状况仍不太乐观。从经济总量方面来看,1991年,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产值、税收、出口额分别为145.94亿元、7.9亿元和11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为8.14亿美元。截止至1991年底,累计利用外资总额仅为13.77亿美元。从引进工程的实际情况看,以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转让或技术转移很少发生。但是,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园区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一方面,园区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累了开展所必须的物质根底,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也摸索出了园区建设的根本模式,并获得了与外商合作的根本经验。更重要的是,产业园区之间经过相互借鉴、逐步统一认识,确立了我国产业园区开展的“三为主”方针,即"以开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开展方针。第二阶段:产业园区的高速推进时期1992年一1996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产业园区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沿海地区又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高潮,产业园区的开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段时期,沿海地区的产业园区开展势头迅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最初的14家增加到了32家,增幅超过了1倍。在这段期间里,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也出现了大幅提升。至J1996年,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87.86亿元,税收101.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额57.88亿美元;与1991年的数据相比,分别增长了1194倍、11.84倍和6.11倍。同时,园区引进外资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一方面,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带来了投资额上亿美元的大工程;另一方面,引进工程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填补了我国同行业技术空白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经过这五年的开展,我国的产业园区尤其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成为了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产业园区开展所取得的成功,在国内形成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点,经济效益显著。第三阶段:产业园区的新开展时期1997年至今这段时期,我国产业园区生存和开展的总体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来自国际、国内社会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产业园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将我国产业园区的开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策环境方面,首批的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财政优惠政策已经到期,并于1999年起与国家实行完全的分税制。同时,我国出口退税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使大批沿海地区的产业园区的开展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战。在体制环境方面,产业园区表现出了较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园区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局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了核心城市的一个行政分区,并恢复到传统的管理体制当中。如何创立适于园区开展的体制环境,又成为了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园区作为国家产业开展的试验田,为了符合国家所提出的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园区内产业的关联度,以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和集聚经济。面对国际、国内方面的竞争压力,产业园区在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经济环境方面,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又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产业园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增加了我国外向型产业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这一阶段中我国产业园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进入了平稳增长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增加到了54家;国务院还批准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家、保税区15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4家、以及其他类型开发区30家。据统计,2006年,我国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136.90亿元,工业增加值7414.24亿元,税收收入1570.02亿元,出口1492.33亿美元,进口1338.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12亿美元。同时,产业园区的开展也经历了两次调整。我国政府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对全国范围内不符合标准的产业园区进行了清理整顿。经过标准后的产业园区数量,从原来的6866家减少到1568家;规划面积也由原来的3.2万平方公里缩小到9949平方公里。全国范围内的清理整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园区的重复建设问题,为我国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布局奠定了良好的根底。2.3 国外工业园区开展分析欧洲工业园区的开展以英国、法国和德国工业园区为主要代表,其中巴黎盆地工业园区,里昂工业园区,伯明翰-曼彻斯特、阿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