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清泉寺大桥专项施工方案.docx
南充嘉陵江特大桥跨清泉寺大桥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兰渝铁路南充嘉陵江特大桥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和高坪区,起止桩号LZD1K3+196.03-LZD1K8+338.94,中心桩号LZDlK6+190,双线斜跨嘉陵江后成人字形分开成左右联络线。右联络线125#126#墩跨嘉陵江清泉寺大桥,跨径48米。125#墩为空心墩,126#墩为实心墩。二、总体施工方案下部结构桩基桩径L50m,桩长都在20m以上,我部采用冲击钻孔桩方案施工,墩柱采用塔吊翻模施工。嘉陵江特大桥梁底距清泉寺大桥桥面距离为10.366米,上构连续梁计划采用挂篮悬浇施工,同时在挂篮下方清泉寺大桥行车道上搭设车辆安全运行通道防护棚,以防止施工材料及机具等掉落伤及桥下通行车辆。计划2010年11月25日开工,2011年5月31日,工期6个月。三、防护棚设计与施工1、防护棚设计防护棚长23m,宽9m。两侧采用钢管搭起支架作为立柱,横梁采用钢管连接,上面铺设木板,用密目网围起,横梁底距清泉寺大桥桥面8米。具体如下图:2、防护棚施工(1)施工准备:先将钢管、木板、密目网等材料运至大桥两侧。(2)测量放样:测量队准确放样钢管位置,位于大桥两侧人行道上。(3)钢管支架长9米,宽1米,高8米,注意保证钢管支架竖直度控制在1%内。(4)安装横梁:采用钢管作为横梁,与钢管支架立柱连接牢固。(5)安装桥面系:钢管横架上满铺IOCm厚木板,用中号铁丝绑扎牢固。(6)防护棚拆除:待连续梁施工完毕后,拆除防护棚。拆除原则,从上到下,从一边到另一半,同样用吊车吊装。四、下部结构施工方案(一)桩基施工1、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Ll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的情况、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地质情况及进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编制泥浆护壁钻孔桩基施工组织设计。1.1.2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三级技术交底,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四级交底。1.1.3 开工前,对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永久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联测。1.1.4 根据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桩位和标高放样。1.1.5 按照碎的设计强度和水泥混凝土设计规程的要求做出碎的施工配合比。1.2 主要的施工机具准备1.2.3 钻孔:钻机6台,吊车1台20t以上,泥浆泵6台。1.2.3 电源:发电机(25OkW)2台。1.2.4 钢筋加工设备:1套(弯曲机、切断机、电焊机、调直机等)。1.2.5 碎设备:泵车1台,混凝土罐车5台(IOm二)1.2.6 灌注设备:储料斗、导管、阀门等。1.2.7 安全设备:漏电保护器、安全帽等。1. 3材料准备1.1.1 造浆材料:水、能满足造浆要求塑性指数IP217的粘土或膨胀土、添加剂等。1.1.2 原材料:钢筋、水泥、砂子、碎石、水等由材料员和试验人员按规定的频次检验,确定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1.1.3 外加剂:经过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外加剂。1.4作业条件1.4.1 碎配比已批准、拌和站已标定、各种材料已检验、钢筋笼已验收、各种机械设备均能正常使用。开工前施工现场要完成“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特别是施工便道要保持畅通、湿润,钻机、吊车、混凝土罐车能够到井口。1.4.3备好造浆粘土,布置好出渣道路。1.4.4现场技术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四级技术、安全、环保交底。1.4.5必要时,在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2.施工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测量定位一整平工作平台测量定位一埋设护筒一制作护筒I复核放样(做好记录和签认手续)I钻机就位一泥浆池I钻孔一合格泥浆I清孔I终孔I钢筋笼制作f终孔检查I检查f钢筋笼就位I导管拼装检查一下导管I二次清孔(如孔底沉淀厚度超过规范要求)I碎拌合f碎土运输T灌注碎I成桩检测2.2操作方法2.2.1测量放样:根据复测的导线点、水准点成果对桩基础进行中桩和标高放样。2.2.2根据放样的位置整平施工墩位。2.2.3埋设护筒护筒可以用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底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LO1.5m。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40cm。护筒允许偏差:顶面位置为5cm,护筒斜率为1%,护筒顶高出原地面3050cm.2.2.4复核护筒的中心坐标位置和高程,做好测量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2.2.5泥浆制备:1)、比重: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2)、黏度: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底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3)、含砂率:新制泥浆黏度不宜大于4机4)、胶体率:不应小于95%。5)、PH值:应大于6.5为了提高泥浆的黏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烧碱或碳酸钠。2. 2.6钻机安装及钻进安装钻机时,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揽风绳对称拉紧。钻头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1开始钻孔时应先在孔内灌注膨胀土悬浮泥浆或合格的粘土悬浮泥浆,泥浆比重要满足设计要求。钻进时应保持钻锥稳定,采用慢速,使初开孔壁坚实、竖直,能起导向作用,避免碰撞护筒,钻锥在孔中能保持竖直稳定时,可适当加速钻进。2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孔内水压差,以防止产生涌沙。孔中泥浆随时进行检查,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不因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易塌孔。2. 2.7钻孔检查,清孔、成孔1、钻机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m。2、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3、因故停钻时,钻机钻头应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或钢筋网片。4、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钻孔达到设计标高时,用测绳进行测量,并记录。5、钻孔完成后应用专用仪器或钢筋检孔规检测孔径和倾斜度。成孔孔径不得小于设计直径,倾斜度不大于1%,用长度符合规定的检孔规上下两次检查造孔是否合格,合格后进行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嵌岩桩不大于IOcm0我部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正反循环旋转钻机宜使用换浆法清孔。抽渣或吸泥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坍孔。钻孔异常处理:1、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者,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严重者回填重钻。2、出现流砂现象后,应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黏土做成大泥块或泥砖投下。用冲击法造孔时可投黏土块,用钻头冲击黏土块挤入流砂层,加强孔壁,堵住流砂。3、弯孔不严重时,可重新调整钻机或卡杆孔继续钻进;发生严重弯孔、梅花孔时,应回填修好,必要时反复几次修孔。冲击法修孔,应回填硬质带角棱的石块,并多填0.5mO4、出现缩孔时,可提高孔内泥浆面或加大泥浆比重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恢复孔径。5、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或钻头以及其他措施。6、发生掉钻时,应及时摸清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处理。如钻头被埋住,应首先清除泥砂,再进行打捞。2.2.8钢筋笼的制作及入孔1为防止钢筋笼起吊变形,应分节制作,每两节钢筋笼在现场进行搭接,规范要求搭接时间限制在1小时内,用两台电焊机先点焊,再用铅丝绑扎然后搭接焊接,然后分级吊装以加快钢筋笼的入孔速度。2为防止钢筋笼在浇筑碎时上浮,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3护筒井架处用具有足够刚度、强度的材料(型钢、方木等)承担钢筋笼和导管重量。4起吊钢筋笼时,要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变形。2.2.9下导管1水下碎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30Omnb中间节长为2m,底节长4m。2下导管前要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验,保证导管拼接牢固,绝对不能漏水,试验后要对导管编号,下导管时按编号拼接,同时注意导管不能接触到钢筋笼。3导管底口至孔底标高宜控制在0.250.4m之间。2.2.10灌注水下碎:水下碎的供应由拌合站集中拌和,水泥碎罐车运输至导管漏斗内。1灌注水下碎要由一人统一指挥下令剪球,灌注速度要循序渐进,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m,且不宜大于3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L55m。2首批碎拌和物下落后,碎应连续灌注。3碎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坍落度应采用18-22cm,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4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5在灌注碎过程中,应经常量测孔内碎面的高程,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6严格控制孔内碎进入钢筋笼时的灌注速度,避免钢筋笼上浮的隐患。当砂上升到钢筋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当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部2m以上时,可以适当加快灌注速度。拔导管要结合碎的浇筑时间,不得超过碎的初凝时间。7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1m,以保证碎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碎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位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2.3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处理措施2.3.1碎堵管的原因及处理碎堵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导管底端被泥砂等物堵塞,第二种是碎离析使粗骨料过于集中而卡塞导管。1第一种情况多发生在首批碎下注时,由于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保持不够,因安装钢筋及导管时间过长,孔内钻渣淤积加深,处理办法是用吊车将料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待碎灌注畅通后再把导管放置回原位。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当孔内沉淀较厚时,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2第二种情况多发生在役浇注过程中。处理办法是把导管吊起,快速向井架冲击,应注意的是切不可把导管提出碎面以外。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严格要求做到:导管要牢固不漏水,碎和易性坍落度要好,碎浇注必须要在初凝前完成,导管埋深控制在1.55m。2. 3.2钢筋笼上浮处理措施在碎浇注过程中,碎灌注速度过快,钢筋骨架受到碎从漏斗向下灌注时的位能而产生的冲击力,碎从导管流出来向上升起,其向下冲击力转变为向上顶托力,使钢筋笼上浮,顶托力大小与碎灌注时的位置、速度、流动性、导管底口标高、首批的碎表面标高和钢筋骨架标高有关。预防措施:1碎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碎浇注速度;2碎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尽量保持较大距离;3碎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端一定距离。4在孔底设置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3.质量标准3.1 质量管理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开工前与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工序、工艺应进行中间检查和质量控制。3.2 施工中的检查3. 2.1开工前应检查钢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的来源是否与批复的相同,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 2.2施工中钢筋的拉伸、焊接等常规试验;下雨后砂、碎石的含水量试验以确定生产配合比;除按规范规定的试验频率外,还要进行随即抽样试验,特别碎强度、泥浆比重的抽检。3.2.3 桩基完成后要进行无破损检测,超声波、小应变等。3.2.4 钻孔桩完成后,及时清除钻渣,填平泥浆池。3.2.5 钻孔灌注结束,及时复核纠正桩位3.3实测项目3 .3.1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项H允许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孔径(mm)不小于设计直径倾斜度小于1%孔深嵌岩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