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_T 4627-2023 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docx
-
资源ID:818002
资源大小:263.37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2_T 4627-2023 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docx
ICS91.140.60CCSP42UBJZ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6272023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Standardforventilationdesignofurbantunnel2023-12-18发布2024-06-18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规定25设计标准35.1 一般规定35.2 隧道35.3 附属用房35.4 隧道洞口46通风方式46.1 一般规定46.2 通风方式56.3 隧道通风要求67通风计算61.1 一般规定61.2 需风量计算71.3 隧道自然通风力81.4 隧道交通通风力91.5 隧道通风阻力101.6 隧道通风方式108 污染空气净化IO8.1 一般规定108.2 空气净化方式108.3 设备布置119 附属建筑119.1 一般规定H9.2 风机房与通风井129.3 风道及风n1210 防烟与排烟1310.1 一般规定1310.2 排烟系统1310.3 防烟系统1510.4 排烟设施1511 风机选型与安装1611.1 一般规定1611.2 射流风机的选型与安装1611.3 轴流风机的选型与安装1712 通风控制1812.1 一般规定1812.2 运营通风控制1912.3 防烟与排烟控制1913 节能与环保19附录A(规范性)车辆有害气体排放量计算因子20附录B(规范性)通风计算2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星诺大气环境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俊、朱晓宁、郭志明、李志远、汪文联、潘红兵、徐志胜、季红玲、丁鸿志、张迎贺、张杰、杨斌、王晔、周爱军。III城市隧道通风设计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隧道通风的设计标准、通风方式、通风计算、附属建筑、污染空气净化、防烟与排烟、风机选型和安装、通风控制、节能与环保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扩)建的城市隧道通风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隧道urbantunnel地表以下供机动车或兼有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3.2璇道群tunnelgroup多座隧道通过地下互通匝道连接实现交通转换或两座隧道间距小于250m,且两座隧道之间无消防救援通道3.3需风量requestedairvolume按保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的环境指标,根据隧道条件计算确定需要的新鲜空气量3.4设计风量designedairvolume以计算得到的隧道需风量为基础,满足运营要求,进行风机选型的通风量3.5设计风速designedwindspeed根据设计风量计算得到的空气在隧道内沿隧道轴向流动的速度。3.6纵向通风longitudinalventilation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的流动。3.7半横向通风semi-transverseventilation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进入(或排出)、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排出(或进入)的流动。3.8临界风速criticalvelocity当采用纵向排烟时,控制烟气沿隧道坡度逆向流动的最小风速。3.9重点排烟concentratedsmokeextraction在隧道纵向设置专用排烟道,并间隔一定距离设排烟口。火灾时,远程控制火灾附近的排烟口开启,将烟气快速有效地排出车行空间。4基本规定4.1 城市隧道通风应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工程规模、隧道平面与纵断面线形、近远期预测交通量与交通工况、车辆种类与有害气体排放量、相邻隧道污染物空气窜流、环境保护、烟气控制和运营维护等因素。4.2 城市隧道通风设计应符合科学合理、安全经济、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利用高效的原则。4.3 隧道通风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正常工况及交通阻滞工况时,应能稀释或去除隧道内的CO、烟尘、NO,等污染物和余热,控制有害物浓度、能见度等指标符合5.2的要求:b)火灾事故时,应能有效控制和迅速排除烟气;c)隧道养护维修时,应能提供一定新风量,控制有害物浓度、能见度等符合5.2的要求。4.4 隧道通风系统应按预测特征年的交通量、车辆组成和相应车辆有害气体排放量设计,并根据需要考虑通风设备的分期实施。4.5城市隧道通风设计小时交通量应为混合车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4.6 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在特殊工况或短时间内交通条件发生变化时,通风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b)在通风系统某一局部失效时,应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持在适宜的水平;c)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污染空气排放和噪声要求,结合工程实施条件确定污染空气排放方案,应采取措施使通风设备传至室外的噪声符合环境保护要求;d)应能有效利用汽车交通力,并考虑隧道需风量变化,制定运行策略。4.7 改建或实施二期通风系统的城市隧道,应按当前实际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评估通风系统的合理性。4. 8城市隧道通风设计应分别明确运营工况与火灾工况的风机运行数量和位置。4.9 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疏散楼梯及其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4.10 火灾工况下交通量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a)工况车速宜按Okmzh考虑。b)单向通行隧道宜按独立排烟区末端位置发生火灾考虑,双向通行隧道宜按洞内中点发生火灾考虑。4.11 通风系统的管材、消声材料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管材及消声材料还应具有防潮、防腐、防蛀、耐老化和无毒的性能。5设计标准4.12 -H!ftSl½4.12.1 市隧道通风设计的安全标准应以稀释机动车排放的烟尘为主,必要时可考虑隧道内机动车带来的粉尘污染。5. 1.2城市隧道通风设计的卫生标准应以稀释机动车排放的CO、No2为主。5.1.3城市隧道通风设计的舒适性标准应以换气稀释机动车带来的异味为主,必要时可考虑去除余热和降低湿度。5.2Rit5.2.1 隧道通风设计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a)CO、NO2和烟尘设计浓度,应满足表1中的规定;«1CO、NO2和烟尘设计浓度车速v(km/h)域工况CO设计浓度cm,m3烟尘设计浓度m1Ne)Z设计浓度cm3msv>40700.005120<x40700.0061v20700.0071养护维修200.0030.12b)人车混行隧道,隧道内60min内NO2设计浓度不应大丁02cnWm"c)隧道内的最高空气温度不宜高于45;d)隧道内的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缸5.2.2 通风系统设计时的交通工况设定宜符合下列要求:a)正常交通工况时,城市隧道内车辆全程行驶平均车速大于40kmh;b)交通阻滞工况时.城市隧道内车辆全程行驶平均车速不大于20kmh05. 2.3通风系统的最小换气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隧道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b)纵向通风的隧道内风速不应低于1.5ms5. 2.4隧道设计纵向风速不宜大于IOms.5.3 附属用房5.4 .1隧道运营管理中心、设备管理用房、电缆通道等附属用房通风设计应符合表2的要求«2附属用房通风设计标准房间名称计算温度/七换气次数/(次/h)冬季夏季进风排风值班室、休息室16276i6i控制室.机房192464表2附属用房通风设计标准(续)房间名称计算温度/C换气次数/(次h)冬季熨季进风排风配电房、电缆通道36按排除余热计算风量检修通道11雨水泵房、废水泵房、消防泵房54通风机房66电源室10361C1210-12电梯机房10105.3.2当采用空调系统时,新风量每人不应少于3mzh°5.4陲道洞口5.4.1城市隧道洞口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两类: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5.4.2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一、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见表3。表3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序号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浓度限伯单位一级二级1二氧化氮(NOz)年平均4040XR/m24小时平均80801小时平均2062002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4mg/m1小时平均10103颗粒物(粒径WloUm)年平均4070Xg/m24小时平均501504颗粒物(粒径2.5m)年平均153524小时平均3.5756通风方式6.1 一般规定6.1.1 城市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隧道平纵指标、交通量、气象条件、经济、环保等因素6.1.2城市隧道工.程分级宜根据其封闭段长度和预测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两个要素,按图1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5个等级。标引符号说明:q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折合小客车);1.隧道单洞长度。图1城市隧道工程分级图6.1.3城市隧道内机械通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四级及以上城市隧道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b)人行隧道或人车混行隧道长度小于或等于60m时,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隧道长度超过60m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c)隧道应有效利用交通通风力,当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6.2通风方式6.2.1城市隧道机械通风方式可按表4分类。«4城市隧道机械通风方式的分类纵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组合通风方式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通风井送排式通风井排出式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送风式排风式吸尘式+纵向通风组合式纵向+重点排烟组合式6.2.2五级城市隧道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三级和四级城市隧道宜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6.2.3一级和二级城市隧道宜采用半横向通风方式或组合通风方式6.2.4城市隧道洞口污染物排放不满足环境大气指标要求时,宜采用污染物净化方式。6.2.5明挖喑埋城市隧道可采用竖向分散式自然通风方式设计。6.3隧道通风要求1.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