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思考.docx

    • 资源ID:785940       资源大小:16.8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思考.docx

    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思考#TRS_AUTOADD_1231291436967MARGIN-TOP:Opx;MARGIN-BOTTOM:0px#TRS_AUT0ADD_1231291436967PMARGIN-TOP:Opx;MARGIN-BOTTOM:0px#TRS_AUT0ADD_1231291436967TDMARGIN-TOP:Opx;MARGIN-BOTTOM:0px#TRS_AUT0ADD_1231291436967DIVMARGIN-TOP:Opx;MARGIN-BOTTOM:0px#TRS_AUT0ADD_1231291436967LI(MARGIN-TOP:Opx;MARGIN-BOTTOM:0px/*JSON一"":"margin-top":"0","Inargin-bottom":"0",',pw: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tmargin-top:0,margin-bottom:0,1i:"margin-top":"0","margin-bottom":"0"*/一、教学目标确实定一般地说,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比拟容易确定。老师也容易传授。比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下简称“规律)一节课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本节课题,即: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备课和上课的难点,也是新课程教学必走之路,更是课堂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是主干。如在“规律一节课中我把“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为: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能从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关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有的课容易确定,有的课很难确定。如“规律这节课上学生面对实验桌上的蜡烛和玻璃制品等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没有情感就得培养,没有价值观你就得树立。在三维目标中这一目标令老师费时费力,因而常被教师搁浅、忽略。在“规律一节中我把这一目标设定为:乐于探究、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原理。教学中让学生见这个要动情,见那个要有态度,实在让教师感到头痛。其实这一目标的范围并不小。它包括使学生好奇什么、乐于什么、体验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意识、有什么样的精神、敢于提出见解、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等等。可见,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缺一不可,问题是如何有机的把它与课堂教学结合得天衣无缝。二、教学过程的设计三维目标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由教学环节来表现。在“规律一节课中,物理课标要求每23人为一组进行探究,学生不仅能提出问题,还有会猜测、会假设、会设计试验、会分析并得出结论。面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课题,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如果不及时指导,学生会说出一些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那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打乱了方案。所以,在实验探究课上教师有必要适当控制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的轨道运行。为此,在“规律一节课上我首先把“我与学生共同探究白墙一事用来吸引、指导和控制学生。从而产生且浮现出探究的模式。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白墙由什么材料建成?学生猜测:“可能由水泥、砂石或砖建成。教师接着问:“怎样来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七嘴八舌这个说问问建房的人,那个说凿开墙看看。总之,学生都能说出验证猜测的方法来。紧接着让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怎样探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很容易的用阳光或灯光在白墙上找到了那个又小又亮又烫的光斑凸透镜的焦点。显然,学生从探究白墙到探究凸透镜的焦点已经有所上路。再趁热打铁,演示了蜡烛通过凸透镜在白墙上成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像后,问学生:“你对这一现象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快乐的答复:“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系。学生这一问题的提出与教材刚好吻合,应该说学生的探究学习已经上路并且在路上慢慢走了起来。物理课标中指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所以在“规律一节课中我把让学生如何探究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上。可以说学生爱学、真学其效果明显。三、教法与学法的整合课堂教学中教法很多,学法也不少。在备课中老师们对教法和学法这一问题时常被忽略甚至模糊不清。简单地说,在实践教学中教法和学法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一个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用的,这就是教法。如果这个教法被学生学去,那么教法又转化为学法。在“规律一节中观察和试验是教和学的主要方法。当一种方法不理想时,就要考虑另外的方法同时并用效果明显。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在“规律一节,实验中都能作出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的像,但像和像距大小的变化规律很难找出,而且过一段时间学生会遗忘或张冠李戴。为此,我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上又附加了强化记忆的教学方法。如: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象。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一规律我问学生:“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地球上,都想生活得美满、幸福,那么祖祖辈辈'中的两辈子以外是哪一辈儿?学生立刻答道:“是孙子辈。我补充说:“两辈子以外还有重孙子辈呢,看来两辈子以外实在小。这里的意思是说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实、倒、小“实在小的谐音。接着又启发学生:“我们白音昌水泥厂每天倒的(方言,运输的意思)不是粮食,是什么?学生答道:“是石头。“对了,一辈两辈倒大石意思是物体在凸透镜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简称倒、大、实。是“倒大石的谐音。课后学生不停的叼念道:“两辈(倍)以外实在(倒)小,物近像远像变高。一辈(倍)两辈(倍)倒大石(实)。一辈(倍)金马驹,一辈(倍)正大虚。几句俏皮话概括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何乐而不为?看来,这样的教法自然的就转化成了学生的学法。所以,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教学不能彻底丢掉过去的老教法,关键是我们要在旧方法上有所创新。面对新课程,课堂上我们还得一手抓教法,一手抓学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法很简单,就是提前备课,而备好课虽然不容易,但这是关键,要科学设计、精心取舍、反复修正,最终到达学生兴趣浓、课堂效率高的效果,实现课堂和谐诱人,师生教学相长、教学各有创新、人人得到开展的美好目标。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