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评审感染管理科重要事项.docx

    • 资源ID:782403       资源大小:34.3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评审感染管理科重要事项.docx

    医院评审感染管理科重要事项1、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答:医院感染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网络组成。2、医院感染的定义答: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3、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答:(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病区出现医院感染爆发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和医务处。(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传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4、医院感染主要诊断标准?(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一一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3)下列情况也属于医院感染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b)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的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由于诊疗操作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e)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4)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5、医院感染的报告时限是多少?答:医院感染散发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在上班时间),节假日报告医院总值班;出现爆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6、医院感染控制的指标是多少?答: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7-8%,医院感染漏报率不得高于20%,无菌手术切口(I类)感染率不得高于0.5%,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7、什么是多重耐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答: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o8、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答:(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如无条件单间隔离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2)主管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医疗、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作好记录,护土长监督检查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病历夹上有接触隔离标识;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标识;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及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和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和/或卫生手消毒。(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诊疗护理病人时,除戴帽子、口罩外,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镜或防护面罩。(5)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6)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用后根据污染情况选用100OnIgl_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应用100OnI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7)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电话机等每日使用100OnIg/1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8)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头柜、床单元、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每日用100OnI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抹布、拖布专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大量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用有效氯20005000mgL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立即清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2小时以上,有记录。(9)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限制陪护人员人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10)标本需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11)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箱中,规范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12)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预防措施。(13)凡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进行手术时,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手术结束后按规定进行严格的终末处理。(14)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病人出院做好终末消毒处理。(15)作好病员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病员家属的消毒隔离措施。(16)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病人,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与评估。(17)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选择合理、正确的抗菌药物。9、手卫生是指什么?答: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答: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11、(1)洗手或手消毒指征:答: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2)WHO提出的“手卫生五个重要指征”是指什么?答:“手卫生五个重要指针”是指: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执行手卫生。12、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答:(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1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答:(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哪些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lO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5cfuCm2。15、什么是标准预防?答: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有否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保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16、标准预防的措施?答:(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4)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源传播。(5)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源的传播媒介。(6)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17、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答:立即局部处理:(1)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2)捏住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酒精或含碘消毒液进行消毒,如75%酒精、0.5%碘伏等,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局部处理后报告防保科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等处理。18、隔离种类和标志?答:接触隔离-蓝色标志(蓝底黑字)、空气隔离-黄色标志(黄底黑字)、飞沫隔离-粉色标志(粉底黑字)。19、保护性隔离措施的概念?答:为了预防高度易感患者受到来自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各种条件致病菌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20、口罩的分类?答:按照产品标准不同,常用的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四种类型。21、戴手套应注意:答:(1)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个病人的一个部位的操作,接触下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更换手套;(2)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必须洗手。换上新手套操作前也要按规定洗手;(3)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应及时脱掉手套并洗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4)戴手套操作中,如有发现手套被刺破或破损,应及时更换。22、治疗车清洁区与污染去如何划分?答: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23、消毒、灭菌的概念答: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源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泡的处理。24、消毒灭菌原则及用后器械和物品的处理程序答:(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2)用后器械和物品的处理程序: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25、灭菌物品有效期一般为多少天?答:纺织品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7天。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纸塑包装、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26、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答:(1)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使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的低温灭菌方法等。(2)高水平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法和使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的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方法。(3)中水平消毒方法:包括使用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已定碘等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评审感染管理科重要事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