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西医:慢性脓耳的诊疗.docx

    • 资源ID:781333       资源大小:20.1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西医:慢性脓耳的诊疗.docx

    中西医:慢性脓耳的诊疗慢性脓耳是因脏腑虚损,耳窍失养,邪毒滞留耳窍所致,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耳病。又称底耳、耳疳、缠耳等。本病相当于西医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脓耳之名出自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古代文献无急、慢性脓耳之分,但有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如明代薛己外科枢要卷2认为,脓耳有因“中气素虚”、“肾经虚热”、“肝火血虚”、“肝火伤脾”者,当主要指慢性脓耳。清代高秉均疡科心得集卷3认为脓耳”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盛而发”,当指慢性脓耳。病因病理1 .水湿侵耳:原有耳膜穿孔,复因外感风寒或污水入耳,肺气不宣,肃降不行,水湿停聚,上干于耳,致耳内淌水、流脓。2 .风热犯耳证:素有慢性脓耳,复因外感风热或污水入耳,少阳枢机不利,甚则引动肝胆之热循经上蒸,致脓耳复发或流脓增多。3 .气虚邪恋耳窍:久病脓耳,脾胃亏虚,气血不足,驱邪不力,湿浊之邪久滞于耳。4 .阳虚寒凝耳窍:久病脓耳,阳气不足,肾虚骨弱,浊阴上干,蚀损耳骨肌膜。5 .阴虚痰凝耳窍:久病脓耳,阴精亏损,虚火上炎,与邪毒互结,灼损耳骨肌膜。西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主要是由于急性期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病程迁延所致。其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较多见。临床表现与诊断1 .病史:有急性脓耳病史;病程在3个月以上。2 .症状:耳内流脓,时作时止,或持续不已,听力减退,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3 .分型:按病变可分为三型。单纯型:耳内经常或持续性流脓,呈粘液性或粘脓性,量多少不定,每于感冒后增多。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肿胀,增厚。耳聋一般不重,呈传导性聋。X线照片或见乳突气房模糊,无骨质破坏。骨疡型:经常性耳内流脓,量一般不多,味臭。鼓膜呈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听骨链破坏。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X线照片示乳突气房和骨壁有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胆脂瘤型:耳内分泌物量少而有特殊恶臭,常为鼓膜松弛部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后上边缘穿孔。在鼓室或上鼓室内可掏出豆渣样胆脂瘤物。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O乳突X线照片见有边缘致密、整齐的透光区。辨证论治1 .水湿侵耳证主证:平时耳内少许湿浊不干,听力轻度减退,因感冒或污水入耳而耳聋加重,耳内流出稀薄分泌物如清水,量多不断。鼓膜多为中央性穿孔,鼓室肌膜肿胀,色淡红或偏淡,苔薄,脉浮缓。治法:宣肺利水。方药:三拗汤f合五苓散刈加石菖蒲。2 .风热犯耳证主证:平时耳内少许湿浊不干,听力轻度减退,因感冒或污水入耳,耳聋加重,耳内流脓增多、粘浊、色微黄,口苦口干,小便黄,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弦数。治法:疏风清热,利湿化浊。方药:小柴胡汤的加减。加减:加银花、连翘、石菖蒲、夏枯草之类。若鼓膜充血显著,脓液黄浊量多,并见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等肝胆湿热证者,用龙胆泻肝汤即加减。3 .气虚邪恋耳窍证主证:间歇性或持续性耳内流脓,脓液粘黄或粘白,量时少时多,无臭味,听力轻度减退或时轻时重。耳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肿胀。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胖,苔白微腻,脉缓无力。治法:扶正祛邪。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加石菖蒲化浊除湿;脓液粘黄量多加黄苓、蒲公英之类清热;脓液稀白量多加意及:仁。4 .阳虚寒凝耳窍证主证:耳内流脓量少味臭,耳鸣,耳聋,鼓膜边缘性穿孔,鼓室或有肉芽、息肉,或有胆脂瘤。或伴形寒肢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治法:温肾散寒。方药:阳和汤M加减.酌加乳香、没药、山慈菇、泽兰、皂角刺。5 .阴虚痰凝耳窍证主证:耳内流脓量少而臭,耳鸣,耳聋,鼓膜边缘性穿孔,鼓室或有肉芽、息肉,或有胆脂瘤。或伴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口干咽燥,舌质偏干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清热滋阴化痰。方药:知柏地黄汤皿加减。加减:加木通、夏枯草、桃仁、红花、泽兰、山慈菇、皂角刺;大便秘结加大黄或火麻仁。西医治疗1 .病因治疗:去除诱发病因。2 .局部治疗:如洗耳,清除(烧灼、刮除或圈套器摘除)鼓室或外耳道肉芽或息肉,保持中耳引流通畅,局部滴药等。3 .改善听力:单纯性而鼓室干燥者,可行鼓膜贴补或修补术;骨疡型者,病变控制干耳后,可考虑行听力重建术。4 .胆指瘤型者,应及时行乳突根治术。外治1 .清洁法:先以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鼓室脓液,再行吹耳或滴耳法,1次/日。2 .吹耳法:鼓膜穿孔大于绿豆大,可用氯冰散或烂耳散,红棉散巾、耳疳散"之类吹耳。若有鼓室肉芽或息肉时,先吹以枯轻散I,再吹氯冰散。3 .滴耳法:有脓性分泌物时,用黄连滴耳液或抗生素滴耳液(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滴耳;若鼓室湿润无脓,用抗生素甘油制剂4%硼酸酒精,23次/日。4 .浸耳法: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臭脓不断,用重连酊口同浸耳内2030min,1次/日,去掉药液后再吹以氯冰散,5 .清除息肉法:对鼓室或外耳道肉芽或息肉者,用烧灼法、刮除法或圈套器摘除法清除之,以保持中耳腔及外耳道引流通畅。6 .鼓膜贴补法:用于单纯型中耳炎,鼓室干燥3个月以上者。7 .促进鼓膜愈合法:用于鼓膜穿孔不论大小,脓液基本消失者。涂药法:先清洁外耳道,再在鼓膜穿孔边缘涂抹去腐膏(当归、紫草、白芷、血竭,麻油煎熬成膏,加入少许麝香即成)每周1次,连续3次左右。然后向耳内吹入聪耳再生散(三七3g血竭6g儿茶Ig龙骨6g石膏2g赤石脂6g乳香没药各Ig冰片少许),每次约0Olg,1次/日。滴耳法:用红花、当归、乳香、没药各100g,制成水液性滴耳剂滴耳,使用时加入糜蛋白酶,每天1次,每次O.5ml,10次为1疗程。8 .手术治疗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大穿孔,听骨链无破坏,干耳3个月以上,咽鼓管通畅者。听力重建术:用于骨疡型者,病变已经控制,可考虑行听力重建术。乳突根治术:胆脂瘤型者,先宜及时行乳突根治术,以防并发症。其他治疗1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鼻窦、鼻咽部疾病,以去除病源。2 .针刺治疗体针法:主穴取听宫、翳风(均患侧)、足三里、太渊、外关、阳陵泉;阳虚加刺肾俞、命门,阴虚加刺太溪、照海。平补平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耳针法:取神门、脾、胃、内耳、屏间、下屏尖、肺穴。针刺,每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贴压。预防护理1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污水入耳。2 .对骨疡与胆脂瘤型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3 .彻底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注意事项

    本文(中西医:慢性脓耳的诊疗.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