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恶性肿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

    • 资源ID:781025       资源大小:27.4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恶性肿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

    最新:恶性肿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摘要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既与恶性肿瘤疾病有关,又与疾病治疗有关。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专家组总结了恶性W瘤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特征,汇总了常见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的特点和发生机制,对抗肿瘤药物进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并制定血脂异常治疗及监测原则。专家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临床经验制定了相应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恶,的中瘤血脂管理策略,推进中国恶性肿瘤血脂异常的管理。【关键词】恶性W瘤;血脂;危险分层;专家共识脂类是三大营养物质之一,脂类除能量供应及能量储存外,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脂类是细胞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脂类代谢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细胞膜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2)脂类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关键活性分子之一。多种脂类分子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类细胞信号转导、炎症和血管的调节过程。脂类代谢异常不仅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还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脂类代谢异常表现为不受控的脂肪酸从头合成及脂类合成增强,为肿瘤细胞持续增殖提供相应的微环境。肿瘤宿主的脂类代谢相对复杂,在脂类代谢合成异常的同时,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外源性脂类利用障碍,从而诱发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由于国内外目前尚无针对肿瘤患者血脂异常规范化诊断的指引,鉴于此,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启动恶性W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为肿瘤临床工作者提供相应的血脂管理规范化指引,有效地降低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改善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状况。一、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肿瘤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约55%的肿瘤患者至少合并1种其他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且肿瘤相关治疗亦可影响血脂代谢,诱发或加重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肿瘤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一)肿瘤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由于肿瘤本身因素可导致肿瘤患者体内物质代谢发生明显改变,肿瘤患者脂类代谢的主要改变为脂肪组织分解动员增强、外源脂类利用下降、血浆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IowdensityIipoproteinszVLD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升高。因此,肿瘤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如不及时纠正血脂异常,长期脂类代谢异常会诱发肿瘤患者储存脂肪耗竭,严重时可发生骨骼肌蛋白分解,从而使肿瘤患者发生整体性消瘦,体重逐渐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或加重肿瘤恶液质,因此,脂类代谢异常是恶液质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纠词中瘤患者异常血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恶液质的出现,有利于肿瘤疾病的预后。1.高胆固醇饮食与肿瘤发生的流行病学:脂质代谢在肿瘤组织中异常活跃,是恶性W瘤新陈代谢的标志之一,而高胆固醇摄取与肿瘤的出现有明显的关联性。有研究显示,不同水平胆固醇的摄入会影响肿瘤发生的风险,饮食中高胆固醇的摄入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风险(OR=I.424,95%CI:1.191-1.704),按疾病类型进行亚组分析,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与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此外,高胆固醇的摄入亦会增加胰腺癌(每天摄入100mg胆固醇,胰腺癌风险增加8%)和卵巢癌(每天摄入50mg胆固醇,卵巢癌风险增加1%)的发生风险。但对乳腺癌,饮食中的胆固醇与乳腺癌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当胆固醇摄入量370mg/d时,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2.血脂异常与肿瘤发生的流行病学:胆固醇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耐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胆固醇的含量和组成与正常组织不同,胆固醇的氧化产物如22(R)-HC、25-HC、27-HC和6-氧代-3-胆苗醇可以通过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进展。与非肿瘤细胞匕戢,肿瘤细胞可产生更多的促癌氧化胆固醇和更少的抑癌氧化胆固醇。血脂异常可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胆固醇,诱发癌细胞产生更多的促癌氧化胆固醇,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OFFSPRING研究纳入3278名成年人,高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zV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人群的恶性肿瘤风险更高。一项韩国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合并高胆固醇血症(240mgL)可明显增加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而女性则相反,胆固醇<160mg/L时,肿瘤的发病率更高,然而高胆醇血症患者的肺癌、肝癌和胃癌发生率相对较低。一项对12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不论患癌部位的患者进行恶性肿瘤检查,均发现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与恶性肿瘤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反比关系。需注意TC和HDL-C之间的区别,其中低HDL-C是代谢综合症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研究显示,在乳腺癌中,学者已观察到HDL-C与恶性肿瘤风险呈负相关。更年期状态可能会影响胆固醇对乳腺癌的影响。有研究显示,低HDL-C血症与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但在其他研究中与绝经前乳腺癌有关。(二)肿瘤治疗引起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除了肿瘤疾病本身可引起血脂异常,抗肿瘤治疗可引起血脂异常,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且心血管事件死亡逐渐成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乳腺癌治疗中,BIG1-98试验纳入8010例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来曲嗖组和他莫昔芬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至少1次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3.6%和19.2%oBIG1-98试验评估了来曲喋与他莫昔芬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8010例女性进行了心血管事件随访,随访25.8个月时,来曲嘤组与他莫昔芬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致死性心肌梗死、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需要血运重建的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1%(162/3975)和3.8%(1533988);随访12.6年时,来曲嗖组与他莫昔芬组患者心梗的发生率分别为3.9/1OOo(人年)、3.4/1OOO(人年),来曲嗖组与他莫昔芬组患者其他心血管事件(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需要血运重建的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4/1OO0(人年)和3.0/1OOO(人年)。在前列腺治疗中,一项研究纳入3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149-98-02、149-98-03、149-9903),共入组1102前列腺癌患者,研究者研究阿巴瑞克、亮丙瑞林、亮丙瑞林+比卡鲁胺三组对血脂的影响,治疗85d后,与基线相比,阿巴瑞克组患者TG、TCxHDL-C、彳氐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分别较基线上升52%、20%、15%和2%(P<0.01),亮丙瑞林组较基线分别上升41%、26%、19%和6%(P<0.01),亮丙瑞林+比卡鲁胺组较基线分别上升36%、33%、15%和15%(P0.01)o该研究表明,阿巴瑞克可明显增加血脂水平,不仅表现为高TG、高TC,还表现为增加HDL-Co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KEYNoTE-OIO是一项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的口11I期临床研究,纳入1034例肿瘤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呈阳性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患者已接受过相应的靶向药治疗;患者按1:1:1分组分别给予标准剂量2mg/kg帕博利珠单抗、高剂量IOmgkg帕博利珠单抗或75mgm2多西他赛,所有方案均为每3周1次;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高剂量组患者高TG血症的发生率为2%,3级以上高TG血症发生率为0.9%。二、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普通人群共有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并非肿瘤患者特有,而是普通人群普遍存在的常见疾病之一,普通人群血脂异常主要的共有因素包括:(1)高血压;(2)糖尿病;肥胖:体质量指数28kgm2;(4)吸烟乂5)年龄:女性55岁,男性45岁;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脂血症者;(8)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事件疾病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事件疾病者(男性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5岁,女性一级亲属发病年龄65岁)。2 .肿瘤治疗相关危险因素:肿瘤治疗可引起高脂血脂,常见的因素包括: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放疗等,其详细临床研究、影响血脂的机制及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具体汇总。三、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指引(一)肿瘤患者血脂异常主要控制靶标LDL-C或非HDL-C水平对个体或群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e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但由于国内外目前尚未有针对肿瘤患者血月雏制的指南与规范,本共识结合现有临床研究数据,将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控制靶标列为LDL-C,次要靶标列为非HDL-Co(二)ASCVD危险分层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将肿瘤患者ASCVD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4个分层。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血脂异常患者发生ASCVD风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LDL-C或非HDL-C水平的高低,同时亦取决于患者伴随ASCVD危险因素的数量及水平。对血脂异常肿瘤患者进行ASCVD发病危险评估,有利于更早期识别高危ASCVD的肿瘤患者。肿瘤患者ASCVD的血脂分层标准具体为(具体评估流程见图1):(1)极高危人群:已诊断为ASCVD的人群。(2)高危人群:LDL-c4.9mmol/L;TC7.2mmol/L;LDL-c水平为1.84.9mmol/L且年龄为40岁的糖尿病患者;TC水平为3.17.2mmol/L且年龄为40岁的糖尿病患者;AS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10%;年龄<55岁且AS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为5%<10%,同时合并2项普通人群共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肿瘤血脂异常患者定义为ASVCD高危人群。(3)中危人群:AS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为5%<10%°(4)低危人群:AS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5%。(三)LDL-C控制目标根据肿瘤患者ASCVD危险分层而定,极高危险患者LDL-C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高危患者LDL-C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中、低危患者LDL-C应控制在3.4mmol/L以下。由于他汀类药物降脂幅度与剂量无线性关系,翻倍剂量的他汀并不能带来翻倍的降脂效果,如LDL-C基线水平较高的肿瘤患者使用降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LDL-c仍未能达到LDL-C控制目标值则应将LDL-C控制目标值调整为LDL-C至少降低50%。少数极高危患者的LDL-C基线水平在降脂治疗前目标范围内,则应将LDL-C控制目标值调整为LDL-C基线值降低30%o(四)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目前,国内外均尚未见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标准,本指引首先参考了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情况,还参考真实世界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数据,而真实世界数据引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数据库,应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oddsration,ROR)挖掘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值,ROR数值95%置信区间下限值ROR025>1时,提示相关抗肿瘤药物血脂异常不良事件存在相关危险信号。本共识根据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恶性肿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