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宫颈癌Biomarker研究现状和趋势.docx

    • 资源ID:774286       资源大小:132.5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宫颈癌Biomarker研究现状和趋势.docx

    2024宫颈癌Biomarker研究现状和趋势生物标志物仍然是免疫治疗的重大挑战,对于免疫进展相较其他癌种进展缓慢的宫颈癌,如何有效精准的筛选合适病人,一直是研究者孜孜以求的方向。01前言以抗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引领了多个肿瘤治疗领域的变革,然而,仅有部分患者可以从抗PD-(L)I单抗治疗中获得持久疗效和长期生存。目前,针对如何实现精准免疫治疗,研究者开始了诸多尝试,探寻生物标志物。事实上,生物标志物仍然是免疫治疗的重大挑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筛选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还能够避免治疗不响应者的不必要的花费、超进展和可能的严重毒性。此外,生物标志物还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免疫联合治疗的合适人群。PREDICTIVESTRATEGYVSADAPTIVESTRATEGY(baselineparameters)(on-treatmentmonitoring)CurrentOprwoninChermcalBloIOgy图L当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谱从上图所示的当下肿瘤免疫生物标志物谱来看比较常用的还是TMB、dMMR、PD-L1等,PD-L1表达作为PD-1单抗直接的作用靶点,是肿瘤组织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物,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标志物,但关于PD-L1表达的预测价值,在不同瘤种中,研究结论不一。由此引发了对分子生物标志物、循环生物标志物和影像生物标志物的探索。02、TMB.MSI、PD-L1宫颈癌突变频率(TMB):1/mb2013年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文献,研究者在3083对正常组合和肿瘤组织的外显子组中观察到体细胞突变频率。每个点对应一对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垂直位置表示外显子组中体细胞突变的总频率。肿瘤类型按其体细胞突变频率中位数排序,血液学和儿科肿瘤的发生率最低(左),由致癌物(如烟草烟雾和紫外线)诱发的肿瘤的发生率最高(右)。突变频率在癌症的最低和最高突变率之间变化超过1000倍,在几种肿瘤类型中也是如此。宫颈癌突变频率(TMB):1/mb,处于中等水平。图2:在3083对肿瘤-正常组织的外显子中观察体细胞突变频率0宫颈癌IVISbH患者比例2017年,FDA批准了PD-1抑制剂用于MSI-H或MMR缺陷的实体瘤患者首次按Biomarker而不是组织学类型批准适应症,深刻改写了肿瘤治疗格局。2017年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r12019例肿瘤样本中,早期和晚期阶段,各个癌种亚型中MSI-H患者比例的研究报道,以百分比表示。在32种测试的肿瘤亚型中,有24种发现了错配修复缺陷肿瘤,更常见于早期(定义为IV期)疾病。宫颈癌总体排名处于第5位,也多见于早期阶段。5IM'mm图3:不同早期和晚期实体瘤的MSI-H患者比例宫颈癌PD-L1表达在ModPathol期刊上有多篇文章刊载有关宫颈癌患者不同组织样本及不同分期阶段,PD-L1的表达率。采用的多为具有局限性的TPS评分,未采用更具有治疗指示作用的CPS,数据出入较大。总体而言,鳞癌:PD-L1阳性患者比例6.7-46.2%,腺癌:16.7-28.6%;总:34.4%oO11195.71%10287.95%8573.31O%7766.425%6556.050%4639.7Abbreviation:PD-Lltprogrammeddeath-ligand1.Table2NumberandproportionofpatientsamplesexpressingPD-Llasdeterminedbycommonlyusedcutpoints,n=116PE>-L1+n%> >->- >- 图4:PD-L1表达率2022年第一版宫颈癌NCCN指南中,也更新了以CPS评分的PD-L1阳性患者用药规范。鳞状细胞癌、腺癌或腺鳞癌一线联合治疗更新:PD-L1阳性患者首选帕博利珠单抗+顺粕/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卡粕/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方案(1类证据);二线治疗推荐使用的药物中新增那武单抗用于PD-L1阳性患者(2A类证据)。03、HPV宫颈癌HPV宫颈癌、头颈部癌、膀胱癌,与HPV感染高度相关。95%的宫颈癌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es,HR-HPV)持续感染引起。不同的HPV分子感染持续时间和致癌潜能不同,过去对此差异的研究以HPV类型为基础,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同一类型的HPV内存在不同的变异谱系和亚系,且不同变异谱系和亚系的致癌潜能也有明显的差异。HR-HPV的免疫逃避机制导致其感染的持续性,HR-HPV通过癌蛋白E6和E7分别与p53和PRb结合发挥致癌的主要作用。此外,HR-HPV可以增加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体细胞突变的积累,以及通过其介导的载脂蛋白BmRNA编辑催化多肽(APoBEC)突变共同发挥致癌作用。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lioproteinBmRNA-editingenzymecatalyticpolypeptide;APOBEC)家族是一类高效的胞苗脱氨酶,其转录可被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激活,并在人体的固有和获得性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APOBECs家族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驱使有促癌作用的病毒突变体形成;其基因编码功能还可以诱发有促癌作用的驱动突变产生。作为在炎-癌转化中发挥桥梁作用的标志性酶,APOBECs家族对癌症的进化发育至关重要。年来,也有很多文献报道,HPV与PD-Ll的表达是紧密相关的。2015年的一篇文献报道,HPV阳性与PD-L1表达增加正相关,宫颈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CD8+T细胞相关。图4:PD-L1与HPVDNA在CIN组织中共表达HPV阳性患者更可从PD-1/PD-L1抑制剂中获益?值得期待的是,在271例口美国咽癌患者(1984-2004)的长期生存情况(癌症确诊15年后),从结果来看,mOS:131个月vs20个月,P<0.001,HPV阳性患者的mOS显著优于HPV阴性患者。ASurvival Time (years)1427- HPV-negative (Inno-LiPAI HPV-POsitrve (Inno-LiRA)Ajqeqld 三ns20No.atrisHFVHPV-115另外,在一项共纳入4项临床试验共425例病人的汇集分析研究中,HPV阳性/阴性SCCHN(头颈部癌)患者经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的OS及ORR对比分析,HPV阳性患者的获益也是明显优于HPV阴性患者的。OS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比(HR)=0.71,P=0.02),ORR(HPV阳性VSHPV阴性:21.9%VS14.1%,比值比(OR)=1.79,P=0.01)Overall SurvivalStUeIV Or SUbqrOtipChockMate-141KE YNOTE-OI2 KEYNOTE-055NCTO1693&62 (HAWK)Hazard RatioIV. Fkd. 95% Cl0.020.111050Favour HPV Po* Favour HPV NvgOdd* RatioMH. FhP 95% ClObjectiveRosponsoRStUClVOrSUbgroupChckMt-141KEYNOTE-012KEYNOT-O1?ExpAnsionKEYNOTE-OSSNCTO137542NCT019352(HAWK)0.0010.11101OOOFavourHPVNegFavourHPVPos以上种种迹象表明,HPV阳性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的获益要远高于HPV阴性患者。具体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近年来,宫颈癌免疫进展迎来突破式发展,尤其以AK104(PD-1/CTLA-4双抗)为代表的新型抗体药物和Tisotumabvedotin-tftv为代表的ADC药物,先后取得突破式进展,并有望逐步改写晚期宫颈癌治疗格局,是对复发和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福音。参考文献:1. AudreyBellesoeurzetal.Advancesintheranosticbiomarkersfortumorimmunotherapy.CurrentOpinioninChemicalBiology.2020;56:79-90.2. Nature.2013Jul11;499(7457):214-218.3. Leetal.,Science357,409-413(2017).4. ModernPathoIogy(2017)30,577-586.5. LouisaMezacheIetal.ModernPathology(2015)z1-9Z.6. ChaturvediAK,etal.JClinOncol.2011;29(32):4294-4301.7. Wang)lSunH,ZengQ,etal.SciRep.2019;9(1):13404.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宫颈癌Biomarker研究现状和趋势.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