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6篇.docx
-
资源ID:741892
资源大小:46.4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6篇.docx
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6篇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一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以“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景化打造”为导向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区位优势、地域特色,开发产业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作为市中心城区的商贸、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全面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各乡村旅游点、河岸治理和沿河风光带、道路提质改造暨“一桥一景”、“一村一品”景观建设等重点项目目前都已启动或建设完成,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二、存在问题但是伴随游客数量的增加,相关问题也逐渐显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存在景区环境卫生条件差、旅游厕所数量少、道路交通建设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完善、导览信息长期未更新等现象,各景点缺乏有效的串联,深度游览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旅游业态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仍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在节假日时间尤其突出,给游客的出行和游玩带来极大不便,制约了旅游发展。二是部分景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目前有些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质量不够重视,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为对各种消费层次的客人不能一视同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将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岗位;部门间协调不到位,接待顾客服务速度慢等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一些景区摊点、商店服务质量不高。有些景区摊点、商店不符合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标准。具体表现在“散”和“乱”,景区周边的旅游商品摊点、商店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商品市场;景区内外缺乏监管力度,导致相当的产品无质量保证,且价格虚高。三、意见建议1、完善接待服务机制。规范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标准,制定讲解员、售票员等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健全管理服务制度,统一景区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服务流程,实行“全天候接待”工作机制,及时处置游客投诉和应急事件,有效保证游客随时游览随时接待的服务需求。对景区内的摊贩、商店加强管理,要求服务人员主动服务,商品统一定价、规范经营秩序,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2、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对景区内游步道、厕所、休憩凉亭和景观桥梁进行维修改造,完善景区导游全景图、导览图,规范景区售票、验票流程,在游客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志愿者服务站和母婴室等,免费为游客提供问题咨询、常见药品、广播寻人等应急配套服务,提升服务游客的能力和水平。3、提升景区讲解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活动和导游实地讲解活动,邀请优秀讲解员从讲解技巧、礼仪接待、导游词创作等方面进行授课指导,通过互学互促、业务交流、以赛代练、以训促学等形式修炼内功,进一步提升讲解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景区旅游服务向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转变。4、优化景区旅游环境。加强景区环境整治力度。按照全面清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道路两侧排水沟渠、上山游步道两侧林地等主要景观节点积存垃圾、枯树残枝和道路落石等全面清理。严格落实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游客中心、办公场所、监控室等重点场所设备安全情况和游步道、排洪渠、易滑坡路段等重点部位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在重要路口、地质灾害频发路段设置警示标识,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5、营造景区宣传氛围。通过制作各景区旅游品牌宣传片、宣传稿在电视台和日报等传统媒体专题推广报道,同时依托省、市旅游网平台搭建与相关知名旅游网站链接通道,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发布景点信息、旅游资讯,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形成良好口碑,激发游客消费动机,全面提升景区竞争优势。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二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将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9月底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XX墨厂、xxxx文化创意有限公司、XX传媒企业,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区政府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拟定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987.19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增幅排全市第二名,旅游总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67.41%,全市排名第一。(一)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情况全区现有电影院4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家综合文化站以及44家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南溪南村);全区共有21个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20人;文化规上企业7家,其中文化类高新企业2家。(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1.推进管理,优化文旅市场服务。调整充实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拟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对业绩良好的中小型文旅企业的培育,帮助文旅企业积极入规入统;运用“旅游+互联网”高效智能化载体,为游客及旅游企业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XX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XX“景城相融,秀雅xx”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纳凉节”等节庆活动。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XX核心旅游带,由XX不夜城、XX夜市、X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XX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二、存在问题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激、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三、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XX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XX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借势借力举办大赛事、大活动,精心组织地方特色活动,持续提升我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旅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区文旅产业更好地向好向强发展。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三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XX区今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一、今年以来基本情况(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及旅游业发展情况20xx年1-6月份我区共有26家文化产业单位,其中服务业18家,商贸6家,工业2家。共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24.78%。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0.20亿元,同比上升19.04%;文化批零业营业收入L85亿元,同比下降4.86%(第一季度是同比上升3.55%);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上升56.18%。20xx年1-6月全区旅游接待量完成550.69万人次,同比增长95.17%;旅游总收入完成77.6亿元,同比增长121.27%。两项指标同比增幅排全市第二名,过夜游客110.98万人次,完成量排名全市第-O但进入7月后,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形势一度断档式下滑,进入9月下旬后缓慢恢复,国庆假期恢复较快,如后期再无疫情影响,基本可以保证年度增幅达标。(二)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情况从我区规上文化企业培育情况来看,XX年末,我区文化企业24家,截至目前文化企业共26家(20XX年新增XX开创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和XX市X家具有限公司)o今年以来,旅游业夜间经济项目成果斐然,XX夜市于4月底开业,X夜市于7月份正式开业,XX不夜城于8月底开业,形成了XX城东、城南、城西三大夜间经济片的布局。(三)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情况20xx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共3个,其中计划开工项目2个:XX万创度假研学基地项目和XX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两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万创3亿元,xx3亿元),20xx年计划投资共1亿元(万创和XX分别计划0.5亿元),1-6月万创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