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

    • 资源ID:715056       资源大小:1.44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最常见贫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以婴幼儿、育龄妇女发生率最高。protoporphyrinhemocrystallinHb ironglobinThe role of iron in RBCPurpose of study概 念(Definition)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ron deficient anemia,IDAIDA)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储存铁缺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储存铁缺乏,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而形成的一种乏,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小细胞、低色素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性贫血。铁缺乏分为三阶段: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内铁缺乏(缺乏(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体内贮存铁体内贮存铁耗尽(耗尽(iron depletion)缺铁性贫缺铁性贫血(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IDEIDA铁 代 谢(Iron metabolism)一、铁分布(iron distribution)(一)功能铁:Hb铁:67%肌红蛋白铁:15%转铁蛋白铁:3-4mg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约6-8mg(二)贮存铁:铁蛋白与含铁血黄素二种形式,男性约1000mg,女性约300-400mg。铁总量约:50-55mg/kg(男)35-40mg/kg(女)二、铁的来源与吸收(iron source and absorbing)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红细胞;食物中每天可摄取1-1.5mg,孕、乳妇需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则吸收率低。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影响吸收的因素有:铁状态、胃肠功能(酸碱度)、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某些药物(维C)等。三、铁的利用与贮存(iron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TF)结合入细胞内,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Hb。多余的铁以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形式贮存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因和发病机制(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一、病因(etiolegy)(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二)铁吸收障碍(三)铁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发展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铁时,会出现铁代谢指标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减低;总铁结合力(TIBC)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清中增高。(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FEP及ZPP。由于Hb生成减少,红细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体务、免疫力及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致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一、缺铁原发病表现(primary diseases manifestation)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便血及腹部不适,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等。二、贫血的表现(anemia manifestation)面色苍白,眼结膜苍白;头昏乏力,活动后气促;头痛、眼花、耳鸣;食欲下降。三、组织缺铁的表现(iron deficiency iron deficiency of tissue)of tissue)精神行为异常:异食癖、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三、组织缺铁的表现(iron deficiency of iron deficiency of tissue)tissue)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征)。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脱落。外胚叶营养障碍:反甲。反甲:反甲:辅助检查(Accessory examination)一、血象:Hb、RBC,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MCHC。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典型的呈环形,为小细胞低色素。正常人外周血涂片IDA患者外周血涂片二、骨髓象:以红系增生为主,增生的红系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小,胞质的成熟度落后于胞核。胞核小而且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状块,浆少、边缘不整齐,呈核老浆幼现象。幼红细胞呈“老核幼浆”现象三、铁代谢:血清铁、TiBc、Ts、STfR、血清铁蛋白。骨髓细胞外铁阴性,内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4.5ug/gHb。诊断与鉴别诊断(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一、诊断:(一)ID(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12ug/L);骨髓小粒中可染铁(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Hb及血清铁尚正常。(二)IDE(红细胞内铁缺乏)ID的+;转铁蛋白饱和度4.5ug/gHb;Hb尚正常。(三)IDA:IDE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正常,MCV、MCH、MCHC均有机。(一)口服铁剂:为首选,如富马酸亚铁,为减少反应宜餐后服用。注意点:多在饭后服用;可加服富含VC的果汁或同时服用VC,以促进铁的吸收;服药前后一小时,不宜饮茶或咖啡;不宜与牛奶及氢氧化铝等同服,但可隔开时间服用。补铁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 首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升高,高峰在开始服药后的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两个月左右上述指标回复正常;补铁治疗停药指标 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回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二)注射铁:在口服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时,可用铁剂注射。常用右旋糖酐铁 铁总量(mg)=(需达到Hb浓度-患者Hb浓度)0.33患者体重(kg)铁总量(mg)=(需达到Hb浓度-患者Hb浓 度)300+500预 防(Prevention)重点在婴幼儿、青少年和妇女的营养保健,做好肿瘤性和慢性出血性疾病的人群防治。复习思考题1.缺铁分期及其主要实验检查指标2.口服和注射铁剂治疗的原则

    注意事项

    本文(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