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修补与加固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675533       资源大小:56.2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修补与加固技术规程.docx

    CECSXXX:202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修补与加固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HighDuctilityFiberReinforcedCement-basedCompositeMaterialsinRepairandReinforcement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XXX出版社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O19I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性能要求;6配合比设计;7制备与运输;8施工;9质量检验与验收。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口管理,由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有关意见和资料寄送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河北拓创远威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目次1 总则13 基本规定.,“,“,“,”“,.,.,”,.,.,”,”-,.,”,.,.,-.,.34原材料45 性能耍求66 配合比设计87 制备与运输98 施工129 质量检验与验收16本规程用词说明17弓I用标准名录18附:条文说明19Content1 General错误味定义书3E。2 Terms错误!未定义书签。3 BasicRules-I,-,-,-,*,错误!未定义书签。4 RaWmaterials错误!未定义书签。5 Performance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6 Mix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7 PreparationandShipping错误!未定义书签。8 Constru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9 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nce错误!未定义书签“Descriptionoftermsusedinthiscode错误!未定义书签QCitationLkt*,.*,.错误!未定义书签。Additon:Descriptionofthe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o.为规范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修补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 .0.2本规程适用于适用于建筑、桥梁、水利等领域修补加固工程中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要求。1 .0.3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1.1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ductilefiberreinforcedcementitiouscomposites是一种以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纤维和外加剂等为原料,在轴心拉力作用下极限延伸率不低于0.5%且平均裂缝宽度不大于200m的水泥基复合材料。3基本规定3.0.1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修补既有结构时,应根据受力情况合理配置增强筋材。3.0.2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制备与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纤维分散的均匀性。3.0.3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以及现行协会标准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技术规程T/CECS1212的有关规定。3.0.4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用于抗震加固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0.5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用于桥梁、水工等工程修补与加固时,设计还应符合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3.0.6加水搅拌后的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应离析和泌水。3.0.7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4原材料4.1 技术要求4.1.1 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同水泥不得混合使用。4.1.2 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1.3 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并宜采用中砂、细砂或特细砂。也可采用其他类型骨料,其性能应通过试验验证。4.1.4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有关规定,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的有关规定,复合掺合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的矿物掺合料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5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4.1.6 纤维宜采用高强高模短切PVA纤维和PE纤维,且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1.6的要求。也可选用PP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等其他品种的纤维,其性能指标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通过试验验证。表4.1.6高强高模短切合成纤维技术指标要求纤维种类技术指标要求PVA抗拉强度/MPa1200初始模量/GPa/30断裂延伸率/%三5耐碱性/%95静态接触角/。60PE抗拉强度/MPa22400初始模量/GPa263断裂延伸率/%三2耐碱性/%三95静态接触角/。905性能要求5.1 拌合物性能5.1.1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离析、泌水,纤维应分散均匀,且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5.1.2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的要求。5.1.3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ZT50080的规定。5.2 力学性能5.2.1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5.2.2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等级应划分为C20、C30、C40,C50、C60、C70、C805.2.3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开裂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受拉和受压弹性模量,剪切变形模量以及泊松比应按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技术规程T/CECS1212采用。5.2.4 极限延伸率等级应符合表5.2.4的要求。表5.2.4极限延伸率等级极限延伸率等级ElE2E3E4E5极限延伸率/%>1.0>2.0>3.0>4.0>5.05.2.5极限抗拉强度等级应符合表5.2.4的要求。表5.2.5极限抗拉强度等级抗拉强度等级T2T3T4T5T6T7T8极限抗拉强度/MPa>2.0Ao4.05.0>6.0>7.08.05.2.6 平均裂缝宽度不应大于20()um5.2.7 14d拉伸粘结强度应符表5.2.7的规定。表5.2.714d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等级C20C30C40C50C60C70C8014d拉伸粘结强度ZMPa2L02L55.2.8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JC/T2461的规定。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5.3.1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5.3.2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28d碳化深度应不大于2.0mm。5.3.3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不应低于F300o5.3.4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水渗透性能不应低于PI2。5.3.5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不应低于RCM-IV级。5.3.6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不应低于KS90。5.3.7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28d干燥收缩不应大于I(X)OX105.3.8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夏合材料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OO82的规定。6配合比设计6.1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制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fcu,Ofcu,k+l645(6.2)式中:feu.O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制强度(MPa);一一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一一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标准差,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可靠试验依据时,可取008cu,k(MPa)o6.2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依据的情况下,配合比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1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胶比不宜大于0.50,砂胶比不宜大于0,80;2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胶凝材料用量可按表6.1选取,并经试验确定:表6.1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0.500.450.40WO.3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rn3)300320340360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0kgm3»4纤维体积掺量不宜小于0.8%。6.3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6.2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6.4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重复试验,每盘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7制备与运输7.1 一般规定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采用预拌方式生产,也可在工厂将各种干燥的固体原料预拌为固态混合物,运输到施工现场,加水与液体组分拌制拌合物。7.2 原材料储存7.2.1 各种原材料应分仓贮存,并应有明显的标识。7.2.2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贮存;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不应采用结块的水泥;水泥用于生产时的温度不宜高于6(C;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7.2.3 骨料堆场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并应有防尘和遮雨设施;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7.2.4 外加剂应按品种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贮存;粉状外

    注意事项

    本文(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修补与加固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