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docx

    • 资源ID:658168       资源大小:532.0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docx

    1.1 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睁刊传输链路和链哪|,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1.2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接入链路有:(I)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IoMbs,lOOMb/s。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M)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1.7答:OSl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1.10 解:应用层I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运输层运输层网络层互连网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硬件IX(t)=2CoS(2加+Y)X(1)=2cos(2-+y)=2cosrX(I)P1/21/2EX(1)=1×2+1×O=1X(r1)=X(0)=2cosrX(t2)=X(1)=2cos(2-+r)=2cosrEx(r1)x(r2)=MX(O)X(1)=E2cosK2cosy=4ecos2y=412x02×=21.11 解:mx(r)=EX(r)=Acos(wf+)f(d=-Vcoyvct-l=0Rx(f,/+r)=EX(t)X(r+r)=ACoS(卬j+)4cos吗(f+工)+外f()d=2cos(2wrr+wfr+2)+coswrr-=coswrrj-222HXQ)H=RX(O)=与<+显然,X(f)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x。)=小用白LACOS(%+eM=COSWJCOSe-SinWjSine)'foo27J-丁TTg2TJb',.A八7,7ACOSeSinWCT=Lljncoscoswtat=Lun=OToc27J-T-÷jwTa2t(X(r)x(/+r)=coiwct+6>)coswc(/+r)+6>¼r2/'一/=l.i.infcos(2w7+w+2)coswhToo4j八'c<'tj=-A2cosw2C故x(。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x(f)是各态历经过程。1.12解:定义:称计数过程n("0是参数为(几0)的PoiSSOn过程,如果:(1)N(O)=O;(2)N(f)j是平稳的独立增量过程;(3)fO,N(。服从参数为力的POiSSOn分布,P(NG=k)=/k=0,1,2,kEN(r)=为攵叱e"=力Wj之"二1.台左!£k!台(ZT)r0=AtetettDNg=冰=en2(r)-EN(t20=EN(*N(r)-1)+N(f)='N(“N(f)-1)+ENt=Sh(A一1)"TeW+力=(力)2.C山.£夕二+为=(t)2e-iel+t=(t)2+tDZW=(力F+九一("J=t不妨设sf,则RN(SJ)=EN(s)N(初=E(N(s)-N(O)(NON(三)+N(s)=瓦(N(三)-Mo)(N-N(三)+目Ms)=瓦N(S脚N-N(三)+N(s)+(瓦N(三)D2=As(t-s)+s+rs2-st+As=25Z+min(ls)(s")=rst+min(Sj)1.13解:由N(4f0是强度为;I的PoiSSOn过程及题设知,丫/0和z("r0是一零初值的平稳的独立增量过程。又rt>o,P(W)=%)=£P(N价=)p(r(r)=kN(t)=OZ=O二之皿e"Yp"(>p)j=迦£叫叩”£i!*Vk£(z-0=(即一十小一二(切HC-刖女=Ol2k£;初k一即Df>0,Y(tYpi故(r),r()是强度为p的poisson过程。P(z(r)=)=P(NG=)p(z(r)=kN(t)=i)i=0=vMc*(-PyPi=如P*戈磔4/!,k!£(Jk)二(几(1-IACq宁(70"=(H(I-P”C(1-4A=OI2k!3加k''即V/>O,Z(r)(2(l-p),故z(tt是强度为(1-p)的poisson过程。1.14解:PN(t)=k)=-e,左=0,1,2,k!2=3(I)MN=0)=叫=4=/2(2)定理:设N()j0是参数为4(2>0)的PoiSSOn分布,R=l,2,是其到达时间序列,则&值=12)服从分布,即r“的概率密度函数为:3("广>O八/AC7UnW=(-O!Or<0.*)=3U=Q"&(f)=Le-d=-£e-7d(r)=b丹(/卜=3=1一1年。1.15 解:知道过程现在的条件下,其“将来”状态转移图如下:s1/94/9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下:'0100、1/94/94/9004/94/91/9、00i0,1.16 解:Prim-Dijkstra:Q>OOQ)Q)O(g440(1=1-fo的分布不依赖于“过去”。)1/9o1)0;。OC4OgOKruskal:长度计数的组帧方式开销最小。2.2答:接收字符串为:COCO103687DBDCDBDCDCDDDBDDCO7C8DDCDBDCCO恢复为:103687COCODCDDDB.7C8DDCCO2.3 答:插入后:011011111QOOlll11Q101011111QlllllQ01111010恢复:011U110Hill-110011111G0111U011111Q110001111110FlagFlag1011111。2.4 答:在接收端,收到015后,如果下一位是“0”,就将该“0”删去,如果是“1”,就表示一帧结束。按此规则:Oll0111110mill011111QI01111110该码的最小距离为4。2.6 解:D4S(D) = D4 (d3 + D +1) = D7 + D5 + D4 = D3(D4 ÷ D2 + D +1)+ D3.D4+D2+D+1)D7+OD6+D5÷Z)4+OD3D7+OD6+D5÷D4+D3D3D4S(D)g(。)余数为D32.7 证明:(1)已知 = Re mainderD, Dl. g(0 一=Re nainde-一个任意的数据多项式S(O)=SKToKT+S-O"2+SQ+So=£S,。r=0C(Z) = Re mainder 其CRC多项式S(O)Og(。)=Re maindeK-Ifi+L1K-IRe maindes喘=sQ3=08l,)ji=0(2)将C")()=C/OJ+C,O+c9代入到C(O)=£s,c叫。)中,得/=OC(Q)=£SjcM小+c,。+CS)f=0KTKTKTK-I=SjBOj+ZSj明Dg+ZsC"+ZS祺)/=Or=0/=O/=O又有C(O)=CgDl-'÷。52。'"+cO+Co-对应可得Cj=ZSC)Oj<L1=02.8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延的影响,分组B出错却导致分组C重发,最终分组B丢失。2.9 证:根据停等式ARQ协议,当序号采用模2表示时仍可正常运行。描述如下:发端A:(1)置SN=O;(2)若从高层接收到一个分组,则将SN指配给该分组,若没有分组则等待;(3)将第SN个分组装入物理帧中发送给接收节点B;(4)若从B接收到RNWSN,则将SN模2加L返回(2),若在规定时间内,并未收到B的RNWSN的应答,则返回(3)o收端B:(1)置RN=0;(2)无论何时从A端收到一个SN=RN的分组,将该分组传送给高层,并将RN模2加1;(3)在接收到分组的规定有限时长内将RN放入一帧的RN域发送给A,返回(2)02.10 解:设任意一个分组平均需要发送N次才能成功,而一个分组发送i次成功的概率为M>p)“,从而有%1v=p(i-pN-成功发送一个分组所需要的时间为N,故=一=旦NTrTr2.11 与课本上图211的a,c图基本相同,只需将A,B名字交换。320012R2.13答:Tp=0.055Tack=0.02,?r=0.015564×10364×IO3820(TtP +Tack + 7卜 2TP+7ack+7x2arpanetarq U = W7 - 2<-卿2+(3)当节点连续发送时,a.型=16400帧0.05820_S769帧可以发送的帧最多0.082s后可收到应答;nni7z7c匕3r出列山於0.0522.14答:停等式ARQUmaXILJIAQL口oI-Pl+2aIPn>(1+7r

    注意事项

    本文(通信网络基础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