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双闭环V-M调速系统中主电路电流调节器及转速调节器的设计.docx

    • 资源ID:652475       资源大小:122.8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双闭环V-M调速系统中主电路电流调节器及转速调节器的设计.docx

    摘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摘要:这份课程设计实现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可以准确宜观的观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可方便的设计各种不同的调节器参数及控制策略并分析其多系统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解决限流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对电流也实行反馈控制,问题是怎样处理好转速控制和电流控制之间的关系。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发现,如果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两者之间实行串联连接,即以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晶闸管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那么这两种调节作用就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了。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不可逆系统;直流电动机;MATLAB;仿真;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题目1二已知条件及控制对象的基本参数1三设计要求1四设计方法及步骤1I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1(1)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2)电流调节器设计2(3)转速调节器设计511用西门子调节器最佳整定法设计9(1)电流环的动态校正9(2)转速换的动态校正10m两种设计方法的分析与比较H五设计心得11六参考文献12一、设计题目:双闭环V-M调速系统中主电路电流调节器及转速调节器的设计二、已知条件及控制对象的基本参数:(1)已知电动机参数为:Pnom=3kW,Ullom=220V,Inom=11.5,nwow=1500rmin,电枢绕组电阻Ra=I.25Q,GD2=3.53ah2<,采用三相全控桥式电路,整流装置内阻Rm=I.3。平波电抗器电阻与二0.3。整流回路总电感L=200mH°(2)这里暂不考虑稳定性问题,设ASR和ACR均采用Pl调节器,ASR限幅输出tr=-8V,ACR限幅输出Uwt=8V,最大给定U:MJ=IOV,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10%,堵转电流Idhl=2.Mnom,临界截止电流IdB=2Ltn。(3)设计指标:电流超调量泮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6“10%,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过渡过程时间t50.5o三、设计要求(1)分别用工程设计方法和西门子调节器最佳整定法进行设计,决定ASR和ACR结构并选择参数。(2)对上述两种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3)设计过程中应画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动态结构图四、设计方法及步骤:I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1)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按照“先内环后外环”的设计原则,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实际动态结构框图如图2-22所示,它包括了电流滤波,转速滤波和两个给定信号的滤波环节。由于电流检测信号中经常含有交流分量,为了不使它影响到调节器的输入,需要加低通滤波。这样的滤波环节传递函数可用一阶惯性环节来表示,其滤波时间常数TOi按需要选定,以滤平电流检测信号为准。然而,在一直交流分量的同时,滤波环节也延迟了反馈信号的作用,为了平衡这个延迟作用,在给定信号通道上加入一个同等时间常数的惯性环节,称作给定滤波环节。其意义是,让给定信号和反馈信号经过相同时间的延时,是二者在时间上得到恰当的配合,从而带来设计上的方便。由于测速发电机得到的转速反馈电压含有换向纹波,因此也需要滤波,滤波时间常数用Ton表示。再根据和电流环一样的道理,在转速给定通道上也加入时间常数为TOn的给定滤波环节。图2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2)电流环设计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及简化在图2-22点画线框内的电流环中,反电动势与电流反馈的作用相互交叉,这将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实际上,反电动势与转速成反比,它代表转速对电流环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Tl远小于儿机电时间常数Tm,因此,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的变化慢的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比较缓慢的扰动,在电流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dE=0.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可以暂且把电动势的作用去掉,得到电流环的近似结构框图,如图2-23所示。可证明,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作用的近似条件是:式中WCi-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如果吧给定滤波和反馈两个环节都等效的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i*(s)7,则电流环就等效成电流负反馈系统,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滤波环节时间常数取值相同的方便之处了。最后由于TS和TOi一般都比TI小的多,可应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的看作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TLr+Tm进而再一步简化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图223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及其化简1)确定时间常数根据已知数据得TGD2R3.53X2.85XTT八Tm=;s=0.162s375Cef375×0.1322×30上JOoX1。1二oo7s,R2.85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平均时间7;=00017s,取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0.002s,可得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为Tli=Ts+Toi=0.0017S+0.002s=0.0037S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007虽然-L=18.9>10,但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Tli0.0037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对电流超调量有较严格要求,而抗扰指标却没有具体要求,所以对电网电压的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因此电流环仍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选用Pl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三)=K,空出3)选择电流调节器参数积分时间常数i=Tl=0.07s为满足b*5%要求,取电流环开环增益&为2Tli (2x0.0037)135. 14 S-i电流调节器比例系数Kj为“TiRCL,0.07×2.85CCrKi=C.-i-=135.14×=3.27Ks0.218×37.84取调节器的输入电阻R,=20kQ,则电流调节器的各参数为Ri=KiRo=3.27×20k=60.54k,取62kCT=嘿猾八L13",取"4 4x0002x10520×103F =0. 4 F ,取 0. 47根据上述参数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 i%=4. 3%5%故能满足设计要求。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至频率ci =/C=135.14l,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为 ¾-, C 3Ts1 1沅- 3x0.00175i=196. 1 5, > ci故该近似条件满足。忽略反电动势影响的近似条件为¾3/(TmTl),现3,1/(V;)=31/(0.162×0.07)J=28.2<,<知故该近似条件满足。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4igjl(44),现g/(TxToi)二171(O.OO17×O.OO2)L=180.8J>ci故该近似条件满足。(3)转速环设计电流环经过简化后可视作为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需要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Wcli(s),忽略高次项,可由近似条件图226转速环的动态造构图及其简化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在转速环内应等效为: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的等效为只有较小时间常数1/K/的一个惯性环节,这就表明,电流的闭环控制改造了控制对象,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这是局部闭环(内环)的一个重要功能。转速环动态结构图及简化:1)确定时间常数因U;=annom,故转速反馈系数为a=-g-=V*minr=O.0067V*minr1500电流环的等级时间常数为2,=0.0074s.取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7;“=0.01s,转速环的时间常数为Tii=2Tli+Toit=Q.0074s+0.01s=0.0174s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设计要求中虽然允许系统有静差,转速调节器的稳态放大系数很大,因此转速调节器如采用比例调节器,将很难满足稳定性要求。为此,转速调节器采用近似PI调节器,按典型H型系统进行设计。这样的系统同时也可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至于其阶跃响应超调量较大那是线性系统的计算数据,实际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饱和非线性性质会使超调量大大降低,当近似PI调节器的稳态放大系数很大时,其传递函数可表示为%sr(三)=K,Xns3)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较好的原则选择h=5,求出转速超调量6“和过渡过程时间txO如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则可根据所选的h值计算有关参数;否则要改变h值重新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当h=5时,ASR退饱和超调量为%=(ACW%)2(4-z)时,&CbnTm式中,4为电动机允许过载系数,按题意2=2.1;z为负载系数,设为理想空载起动,则z=0;%加为调速系统开环机械特性的额定稳态速降,%加=今止;(竿-)是基准值为Cb时CeQA r-当h=5时,(空皿 Cb的超调量相对值,而G=2(/1-z)A%加冬。%)=81.2%,故起动到额定转速,即n=%wn时,退饱和超调量为n=9.2%l0%满足设计要求。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过渡过程中,由于在大部分时间内ASR饱和而不起调节作用,使过渡过程时间4延长,ts可表示为其中4为恒流升速时间,L是退饱和超调过渡过程时间。CTn0.132×0.162×1500C1.=e,n三=s=0.31sRlnom2.85×2.1×17.5退饱和超调过渡过程时间等于动态速升的回复时间。当h=5时/°=8.8=0.153s。但恢复时间是按误差为5%G,计算的。这里Cz,=2TN= 2lnom=170. 4rmin,故 5% G =8.5rmin.,这就是说,转速进入8.5rmin的恢复时间为0.153s。但这里的恢复时间应按转速进入来计算,由于Wn=75r/min8.5rmin,显然所需时间将远小于O.153s,故可忽略不计,于是Z,f2=031s°可见,能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就可根据h=5选择转速调节器的参数。ASR的时间常数为rn=h=5×0.0174s=0.087s转速环开环增益为1+ 1650×0.01742H = 396.4”ASR比例系数为(h+)CeTttt_6×0.218×0.132×0.162K11=8.4IhaRTn10×0.0067×2.85×0.0174如设调节器输入电阻R,=20k,则R=KnR,=8.4x20k=168k,取160kCq=“F=0.54,取0.47F4×0.01×10620×103F =2 F,取 2 F4)校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为cn=-=Knn=396.4×0.087ST=34.5ST电流闭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现57刀=s1=54.1s'>co5%5×0.0037'故满足该简化条件。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COmI71/(2¾),现gjl(2.Q)=I1/(2X0.0037X0.01)ST=38.7551>cl故满足该简化条件5)易犯错误由例2-2知,此系统是有差系统,ASR似乎可用

    注意事项

    本文(双闭环V-M调速系统中主电路电流调节器及转速调节器的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