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

    • 资源ID:626730       资源大小:2.06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

    L O G OL O G O?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病情,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脑 膜膜硬硬脑脑膜膜:为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为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称为骨膜层,内层与为颅骨内面的骨膜,称为骨膜层,内层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蛛网膜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半透明膜,位于硬脑脑膜深面,膜深面,其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腔内含少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腔内含少量液体,量液体,蛛网膜与蛛网膜与软脑膜软脑膜之间有之间有较大的腔较大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软软脑脑膜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透明透明薄膜薄膜脑脊液循环机制脑脊液循环机制l脑脊液主要是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脑脊液主要是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呈,呈无无色、透明、无沉淀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的液体。成人总量成人总量约约150ml,每日分泌量为,每日分泌量为400500ml/日日。脑脊液循环机制脑脊液循环机制l左右侧脑室左右侧脑室-室间孔室间孔-第三第三脑室脑室-中脑水管中脑水管-第四脑第四脑室室-正中孔、左右外侧孔正中孔、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上矢状窦 脑脊液循环通路脑脊液循环通路脑脊液循环通路神经系统引流管神经系统引流管l分类分类 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硬膜下引流、硬膜下引流、创腔引流创腔引流 、腰大池持续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皮下引皮下引流流 l引流管位置引流管位置l安置时间安置时间l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经颅骨钻孔经颅骨钻孔等等穿刺侧脑室,放置穿刺侧脑室,放置引引流管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是颅脑手手术后术后常用的常用的控制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引流引流脑室积血、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颅内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定义定义v颅颅v腔腔颅内压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 14001500ml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一)适应症一)适应症l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l 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l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手术操作。手术操作。l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治疗措施。治疗措施。l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激症状。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二)护理(二)护理l引流瓶的位置引流瓶的位置 引流管的末端置于侧引流管的末端置于侧脑室平面上脑室平面上1015cm,始终保持正常,始终保持正常颅内压。颅内压。l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20ml幕下血肿幕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硬脑膜外引流硬脑膜外引流 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的护理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的护理l置管位置置管位置 在腰在腰3-4或腰或腰4-5椎体间,引流物椎体间,引流物为脑脊液。为脑脊液。l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 颅内感染引流病灶颅内感染引流病灶 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脊液漏治疗脑脊液漏l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颅压。l术前用药术前用药 术前术前30分快速滴注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术中脑疝的发,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术中脑疝的发生。生。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术后护理术后护理l 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滴/min一一般般25滴滴/min为宜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为宜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一般引流液控制在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l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侵引流速度的处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侵引流速度的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理后,头痛得到缓解l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预防引流感染预防引流感染l 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l 做好床头交接班做好床头交接班l 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出。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出。l 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逆流。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逆流。l 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l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及时拔管及时拔管 在腰穿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在腰穿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停止,应及时拔除引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停止,应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流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小时,观察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脊液漏。总结总结 开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神经开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神经外科外科专专业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业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量、性质及颜色,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量、性质及颜色,结合意识、瞳孔变化,预防再出血发结合意识、瞳孔变化,预防再出血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的关键和保证。

    注意事项

    本文(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