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焦作专场).docx
-
资源ID:605496
资源大小:43.78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焦作专场).docx
“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焦作专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平萍: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的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焦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同志出席,请他们围绕“用奋斗诠释忠诚靠创新闯出新路”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阵厉奋发,推动焦作特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女士;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民生先生;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松奇先生;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路红卫先生;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先生。下面,我们先请葛巧红书记作主发布。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和我的同事们代表中共焦作市委、市政府和352万焦作人民,向各位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焦作的关心、支持、帮助致以衷心的感谢!焦作古称“怀川”,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是美丽的山水环抱之城;是“竹林七贤”的聚集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可谓文化底蕴深厚;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河南省近现代工业的起源地,可谓产业特色突出;是毛主席赞扬“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阵厉奋发”作者韩愈的出生地,可谓城市人文精神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用奋斗诠释忠诚、靠创新闯出新路,扎实推动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奋进新时代以来,经济转型蝶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安定的“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焦作十年。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成为焦作的主旋律。作为曾经的著名煤城,焦作有过为全国输送3亿吨优质无烟煤的贡献,也有资源枯竭的困境;作为老工业基地,有过费孝通“不到焦作,不知中原之富”的盛赞,也有发展进入瓶颈、增长持续放缓的低迷;作为优秀旅游城市,有名山大川众多景点的禀赋,也有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工业结构偏重与生态环保难以兼顾的压力。近年来,我们深入领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目标,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我们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强化“四个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顶压突破、持续向好;2021年,人均GDP达到60643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四。今年1-8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全国、全省稳经济大盘作出了焦作贡献。同时,2021年,作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全省唯一。当前,焦作经济发展前进的势头强劲、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我们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再造焦作新优势。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建强产业集群。我们着力打造3个千亿级、5个500亿级、6个100亿级的“356”特色产业体系,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集群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特色产业链入选河南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全省第四。打造“强企方阵:以“五链耦合”为抓手,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为引领、规上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中小微企业为基础、上市企业为突破的“添翼计划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突破25万户、是十年前的2.48倍;全市营收超100亿元企业3家、龙佰集团连续5年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超亿元企业29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今年龙佰集团港交所、皓泽电子创业板上市过会,实现了十多年来企业上市的重大突破。一批产品世界领先,如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中原内配的汽缸套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龙佰集团钛白粉产销量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低碳绿色发展。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发展中勇闯新路,单位GDP能耗十年累计下降31.8%,工业固废利用率达82.5%,获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四绿”全覆盖。持续提升农业质效。扛稳政治责任,进一步擦亮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品牌,优质小麦种子繁育面积占全省1/4,夏粮单产连续21年全省第一,特别是今年修武县东黄村小麦高产示范田亩产超981公斤;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省第二;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十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13元增加到22180元,年均增长9.1%,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最小,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实施嘉应观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项目建设,建成全国唯一的南水北调方志馆;做大太极拳产业,太极拳申遗成功,印象太极成为文旅演艺新地标;做强云台山品牌,云台山景区在全国打造了自然山水景区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成为全国景区数字化应用等系列标准制定者;做好融合文章,西大井1919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培训教育基地,以云上院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全国闻名,焦作国际高塔实景演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焦作作为高品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勇闯新路为发展增动能添活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开展政企“亲清面对面“纾困解难,建立“万人助万企”总调度室,实行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应享尽享,获评“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扎实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开发区优秀经营管理人才23名,发挥“鳍鱼效应“,激发发展活力。坚持以创新开新路。致力破解“卡脖子”难题,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二等奖。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仅去年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有望完成55%的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先后在焦作揭牌;焦作国家高新区入选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单。全力集聚创新人才,实施“怀川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33万人。组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拿出300个事业编制引进产业技术人才。创新实施市校融合,打破观念围墙、物理围墙、体制围墙,与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千名专家进千企”、双向挂职,实现双向赋能、共生共荣。坚持以开放拓市场。着眼强链补链延链抓招商,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今年以来,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299个、全省第四,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36.9亿元、全省第六。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影响,建机制、抓订单、稳外贸、保畅通、拓市场,18月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居全省第三,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2%、40.3%,进出口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紧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机遇,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2.5%。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为民宗旨,带领全市人民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0.73万贫困人口脱贫,190个贫困村退出。2021年脱贫人口年人均收入1.33万元、增幅达9.3%,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成绩居全省前列。尽心竭力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从119.1亿元增长到232.5亿元,十年累计支出1839.1亿元、年均增长7.7%,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76.2%o聚焦“一老”,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五医联动”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人均医疗床位全省第三;聚焦"一小”,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929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农村学校改厕经验被教育部推广;聚焦“一青壮”,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达78万人,全省唯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通过国家验收;聚焦民生关切,推出“化解社保欠缴十条措施”“不动产遗留问题解决办法”等举措,点办理、批处理推动民生难题有序解决。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扎实建设韧性城市和重大交通项目,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64个、棚改7.78万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五。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着力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法得当得力统筹做好防汛、防疫、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三零”创建和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法治、德治、自治、数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全市万众一心跟党走的磅礴伟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强各级组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康续“特别能战斗”精神,以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成效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坚持以上率下,以市级班子建设带动全市各级班子建设。市级领导身先士卒、实干立身,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全市各级班子打造成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依靠。坚持鲜明用人导向,建强骨干队伍。树牢“好干部”标准,把攻坚克难、重大任务作为锤炼干部能力作风的主战场、赛马场,扎实开展“墩苗育苗”“比选择优”,让干部练就宽肩膀、硬脊梁。坚持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激发昂扬斗志。树立了“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把要事办好,把难事办成。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开展整治“中梗阻”专项行动,强力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以党风政风带民风,充分调动全市各方面积极性,让全市人民紧跟党走、共建家园。回顾历程,焦作创新突破、全面发展、人民安康,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英明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团结一心、务实重干。续写华章,我们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在坚定"两个依靠”、闯出焦作高质量发展新路上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答卷,为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焦作力量。谢谢大家!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焦作农业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想了解一下,焦作市近年来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中采取哪些好的做法,取得哪些成效?谢谢。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民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保安全、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质果蔬加工示范基地、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等称号。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1)显示,焦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三位。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坚持党政同责,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228.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3%,居全省第三;耕地地力等级2.82,居全省第二;良种覆盖率98%;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98%以上,全国领先。始终保持粮食高产优势,先后创造了30多项全国小麦高产记录。特别是今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