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问题探讨看到无形的真理.docx

    • 资源ID:602380       资源大小:63.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问题探讨看到无形的真理.docx

    【问题探讨】看到无形的真理(一院庄振杰推荐,2015年10月7日)推荐理由: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发展的相对的知识结晶。发现真理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候践行真理则比发现它来得更难。不为其他,人心都是肉长的,有时候难免限于时代需求或是自己的执念,导致知与行的割裂。也许只有重寻赤子之心才能去发现和践行真理。但,又有多少人愿意呢?读完此文,也许你会有自己的思考。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真理”不可能逃避的话题之一。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对每个小孩进行教育。人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于是,为所谓真理,千万个激情澎湃的红卫兵,将破坏力发挥到极致;美国人发动越战,还要把反恐的战火燃烧到世界各地。抛开宏观的历史,个人也有愚蠢的时候,即恍惚地自以为是上帝,理所当然地占据道德制高点,在对人物事的评价中获得快感。可是,什么是真理,谁胜任真理的代言人,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鲜有人有所思考。即便不知道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人们对“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用语也是耳熟能详。在古代,看到事物的本身,即意味着感知到某种真实。然而,所有可感知的世界,似乎只是纷纭复杂、真伪难辨的表象,如果据此行事难免走入误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家从表面开始一层层挖掘现象背后的规律,普通民众对电子、数据库和基因等不可切实感知的事物,才开始产生信赖之感。人们意识到,不能因为某种事物是不可见的,而抱有恐惧之情,或怯于判断其真假虚实。不过,现代科学或技术中蕴含的所谓“真理”,也无非是总结经验得出的规律,其局限之处显而易见。例如,除非在严格规定的前提条件下,规律就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此外,人类经验本身就极其有限,对于经验之外的事物,根本不能适用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不是专家,谈及“真理”时更多是指向情感上的取向,例如对错、是非、好坏、善恶等等价值判断。人类探寻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可自己始终还是感官动物,易于感情用事。只要人还受情感的支配,自以为理性支配下的判断,即自称掌握真理的无知傲慢心理就无法根除。更不用说,人的无意识,包括那些所有失落的记忆,所有那些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此外还包括梦、或多或少故意予以压抑的思想感情等内容,还在处处制约着个人的精神、心灵和行为方式。正因为这样,历史中的文人相轻、门派之争乃至战争,总是绵延不绝。利益固然是纠纷之源,维护内心所坚持的正义、自由等荣誉感,更是驱使人们面红耳赤争吵的动因。也不奇怪,利益乃外部可变化之物,人却是不变的精神创造物物。不必说伟大的学术之争,单是人际关系之中的彼此相嗤,就足以让人疲于应付。在遭遇不利评价时,每个人都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在事不关己时,也要喋喋不休地指责别人三两句。若认真检讨自信的来源,或许会震惊地发现,那只是一己所见形成的观念。这如同告诉人们,你们口口声声捍卫的“真理”,不过是以有色眼睛看待他人、解释事物而已。由于每个人的“视域”决定着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而自私的本性又会偏离对“真理”的接近,这真是人类精神史上具有悲剧性的事实。威廉詹姆斯强调,“经验是一种历程,没有任何一种观点可以宣称是真理的最后篇章”。真理是一种“脆弱的平衡”,当一种真理被建立时,正显示出其不足之处,而随时会被后来的论点所补充或推翻。如果没有意识到个人之于社会、历史、宇宙,是如此卑微渺小转瞬即逝,而养成“不断寻求另一种可能”的习惯,就往往会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视线之外“无形的真理”。优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如果说人类有愚蠢的一方面,大概就因为意识不到、看不到还有“无形的真理”,却还在沾沾自喜吧。回想生活中,情人相互倾吐出缠绵的话,欢喜时竟会淌下泪水,离别后仍不停地吟味等情景,足以让人欢愉鼓舞。可相较于不辞跋涉崎岖长途,不惜舍生取义寻找那座神庙的朝圣者,为儿女情长的甜味或凄凉而诚恳、忘怀乃至牺牲,就不免带有单薄的色彩。相同的是,无论是别人眼中的西施,或者任何虔信不已的宗教,或者什么主义观念,都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地打动所有人。简言之,凡人毕竟是人,既不是神也不代表真理,他自有他的局限性。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早就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村上春树在世界末日与冷酷仙境里有一句话:“阳光千里迢迢地来到这个星球,用那力量的一端为了烘暖眼睑,想到这里我被不可思议的感动所打动。宇宙的真理连一个我的眼睑都没有疏忽J让人惊异的,倒不是人间万物如何存在,而是人们毫无察觉它们居然存在。或许,因为成长太快的人,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都会失去赤子之心,万劫不复。(推荐者注:本文来自新浪博客-韩逸畴的新家的博客2011年6月2日,作者:韩逸筹;推荐时略有删减。)(注:学校关工网站刊发时间:2015年10月10日)

    注意事项

    本文(问题探讨看到无形的真理.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