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北大学、地质大学考研经典复习材料 .docx

    • 资源ID:578607       资源大小:249.90K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北大学、地质大学考研经典复习材料 .docx

    目录1宇宙中的地球2地球的外部圈层5地球的内部圈层10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14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17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28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40构造运动48地球动力系统57地球的资源64地球的环境72地球的起源与演化77宇宙中的地球重点1. “地球科学”基本概念2. “将今论古”原理3.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发展简史一、宇宙(university)古人称“四方上下日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无限、永恒、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物质世界。“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o(一)、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1 .恒星(star)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够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其主要特征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集中了宇宙中相当大的能量;构成恒星的主要气体为氢、其次为氮,其他元素很少;拥有巨大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体积相差悬殊,小则直径100Okm,大者为太阳的2000倍;平均密度相差悬殊;距离地球都非常遥远,最近的半人马座a星4.31y;恒星不恒,一直在运动。2 .星际物质弥漫于星际空间内极其稀薄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3 .星际云星际物质的密集形式。4 .星云(nebula)星际物质更加庞大和更加密集的形式。5 .天体系统(SPheresystems)宇宙中物质是运动的,并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旋转,该系统叫天体系统。o(二)、宇宙的起源20世纪初,天文学家斯里弗尔(VJLSlipher)发现星系以每秒数十万米高速退行;1929年,哈勃(E.P.Hubble)观测到河外星系退行资料,离我们愈远退得愈快;1916年,爱因斯坦(A.Einstien)提出广义相对论,演绎出宇宙在膨胀的理论;天文学家继续观测证明,宇宙在膨胀;宇宙为何膨胀?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多种事实证明,大爆炸的发生,距离今约150亿年。 二、太阳系(solarsystem)o(一)太阳系的主要特征(启发式,师生共同讨论,抓住以下要点)太阳是其中唯一的-颗恒星,占太阳系99.87%,发出强光和热;围绕太阳旋转的是9大行星,小行星带及卫星、陨星和彗星等;太阳系天体以太阳为中心作高速旋转,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行星分布及运转几乎都在一个共同平面内,该平面叫赤道面。o(二)太阳系的起源(用幻灯简述)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1775年,哲学家康德(Lkant)认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原始弥漫物质逐渐分别凝聚,形成了太阳系内的各天体;1796年,法国科学院院士拉普拉斯(P.S.Laplace)从数学和力学角度进行了阐述:太阳系本是一团旋转的炽热气体,由于冷却收缩,越转越快,离心力加大,变得扁如圆盘;当外缘离心力大于引力时,一部分物质被抛出,成为圆环;抛出物分离,凝结成行星;行星周围的卫星也有类似形成过程;星云中心成为太阳。 三、地球的诞生拉普拉斯设想太阳系是炽热气体冷凝而成,星云物质冷却收缩的过程就是地球形成过程。天文探测和地质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假设,认为形成太阳系的星云不是热的,而是冷的气体和尘埃。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冷星云里微粒互相吸引形成星子;星子互相吸引,大吃小,不断吸积,逐渐增大,形成尘埃集合体;温度高,轻者(气体)跑掉,重者(尘埃)以固体为主,留在地球表面,受万有引力作用向中心聚积,体积缩小,物质密度越来越大;收缩并非无限,由于惯性离心力作用达到平衡;尘埃向中心集中,体积收缩,压力加大,会放出热,放射性元素蜕变和陨石撞击会放出热,因此,局部或一个时期的地球是高温熔融状态,(尤其在太古宙,46Ma);收缩停止,热者上升,又发生膨胀,轻者上升,重者下沉,形成了地核、地幔、地壳和水圈、大气圈等内部、外部圈层构造。总之,四星地球的形状中的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o(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我们通常说的地球形状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大地水准面(geoid)一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梨形,南极向内下凹30m,北极向上凸出约10mo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1980)公布地球大小主要数据如课本P23所示。o(二)地球的表面形态分陆地(30%)、海洋(70%)两部分;陆地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陆地或海底,表面起伏不平;世界屋脊(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深海沟,海拔T1034m.o(三)陆地地形特征1 .山地(InOUntains):海拔高程大于500m,相对高差大于20Om的地形500m100Om低山100Om3500m中山>3500m高山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的山脉称山系。大陆上最宏伟、最重要的山系: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2 .丘陵(hi11s):海拔小于50Onl海拔V500m,相对高差数十米的低矮浑园地形。3 .平原(PIain)海拔V200m,相对高差数不超过数十米。4 .高原(PlateaU)海拔>500m,表面比较平坦。5 .盆地(basin)周围高,Zy低的地区。6 .大陆裂谷(ContinCntalrift)宏伟的线状洼地,如东非裂谷,是地壳上拉张的结果,呈“之”字型。o(四)海底地形特征海底大致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个地形单元。1 .大陆边缘(ContinentaImargin)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图12海底地形的主要单元示意图 大陆架(ContinentaIshelf)海与陆地接壤的浅海平台,坡度小于0.3°。 大陆坡(COntinentalslope)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部分,平均坡度4.3°。 大陆基(ContinentaIrise)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缓倾斜坡地,坡度为5'-35zo 岛弧(islandarc)大洋边缘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群岛。如阿留申、千岛、日本、琉球、菲律宾、马里亚纳等群岛。 海沟(trench)大洋边缘的巨型带状深渊,长度达100Okm以上,宽度大于100knU岛弧与海沟二者常组成岛弧一海沟系。大陆边缘分两类:一类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组成,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故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另一类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岛弧一海沟组成,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故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2 .大洋盆地(oceanicbasins)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平均水深4000-5000mo3 .大洋中脊(mideanicridge)绵延在大洋中部(或内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大洋中脊轴常有一条纵向延伸的裂隙状深谷,称Zy裂谷。五、大陆型地壳与大洋型地壳表1-1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对比表大陆地壳大洋地壳比例平均厚度平均密度cm3cm3成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均有;SiO2含量>60%;低价铁和镁的氧化物百分含量低,分别为3.8与3.1,但铁的总含量高。几乎全部由火山岩组成;SiO2<50%;低价铁和镁的氧化物百分含量高,分别为6.2与6.8,但铁的总含量低。岩石时代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均有,最老岩石年龄可达3800Ma.岩石大部分生成于最近50Ma中,最老岩石不超过200Ma。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岩石受到强烈挤压,形成褶皱、断裂和由它们构成的高大山脉,区域变质作用较普遍。没有强烈挤压褶皱形成的大山,海底大山主要为火山作用形成的。没有区域变质作用。引张大断裂发育。重力异常以负异常为主。以正异常为主。结构上部为花岗质层(硅铝层),下部为玄武质层(硅镁层),最表层有不连续分布的松散沉积物。底部为玄武质层(硅镁层),上部为松散沉积物层,两层之间为玄武岩夹已固结的沉积岩透镜体。六、地壳的重力均衡(用船只、水中漂浮物等举例说明)1 .地壳厚度各处不同i般地壳厚度较大的地方,地势较高;地壳越薄的地方,地势越低(图1-3)。图1-3不同地理单元地壳厚度的差异2 .艾利的山根说美国天文学家艾利(G.B.Aity,1855)认为,厚度大的地壳有较大重量,但因其下沉深,所获的浮力大;而厚度小的地壳具有较小重量,因其下沉浅,所获的浮力小,故两者都能达到均衡。艾利看法的重点是高山之下有“根”,故称山根说(theoryofmountainroot)o例如海中航行的船只,水中漂浮物等。3 .目前的观点现今认为,均衡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引起均衡的动力不是岩块的浮力,而是重力。其原理是,地球内部某一深度可以找寻一个水平面,称为补偿基面(ConIPenSatiOnleVe1)。在此面单位面积上的所承受的上覆岩块的总重量都相同。以此补偿基面为准,高山地区地势虽高,地壳厚度大,但其下部地幔厚度小;大洋地区地势虽低,但其拥有的地幔厚度大。故两处岩块的总重量相等,从而可保持重力均衡(isogtasy)o重点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宇宙;2.恒星;3.大陆裂谷;4.岛弧一海沟系;5.重力均衡。(二)画示意图并说明1.海底地形特征;2.重力均衡示意图;3.地球形状(三)填空1 .宇宙产生于%亿年的大爆炸。2.行星地球是%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四)回答问题1 .恒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太阳系有哪些主要特征?3 .简述地球的诞生。4 .宇宙的内涵究竟怎样理解?如何认识?5 .何谓均衡原理?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和生物圈重点对流层与平流层及DNA和RNAo一、大气圈大气圈(atmosphere)是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最外部的气体圈层。o(一)、大气的组成1.恒定组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鼠(0.93%)组成。2 .可变组分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气,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3 .不定组分这部分物质在大气中含量变化非常大,如尘埃、硫化氢、煤烟、金属粉尘等。它们一是来源自然界,二是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o(二)、大气圈的结构自地面向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及散逸层(对流层和平流层最重要)。1 .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升高Ikm温度降低6C(大气降温率);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因而发生一系列天气现象,如风、雪、云、雨等;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污染严重;占大气圈总质量的70席75%。2 .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是从对流层顶至3555km高空的大气层,其主要特征是:质量约占大气圈总质量的20%;气流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最显著特征);不存在对流层中各种天气现象;该层上部存在多层含臭氧的层,能吸收紫外线,因而是生物的保护伞;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3 .中间层(mesosphere)自平流层顶至85km高空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故又称冷层,空气又出现对流。4 .暖层(thermosphere)从中间层顶到80Oknl高空的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氧、氮被分解成电离状态,又称电离层。5 .散逸层(exosphere)位于80Oknl以上至2000300Okm的高空,地球引力作用弱,气体质量不断扩散,亦称外逸层。o(三)大气的热状况1 .大气受热过程2 .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和水平分布有何特征?o(四)大气的运动1.大气

    注意事项

    本文(西北大学、地质大学考研经典复习材料 .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