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不同湿地植被修复技术.docx

    • 资源ID:489832       资源大小:21.7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不同湿地植被修复技术.docx

    不同湿地植被修复技术湿地植被系指生长在地表过湿或有季节性或常年性积水,土壤潜育或有泥炭的地段上的植物群落,它由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所组成。本文分别介绍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的栽植技术、管护与再利用、湿地植被修复验收标准等。1湿地植物选择基本原则1.1保护优先原则对中华水韭、水蕨、粗梗水蕨、野莲、野菱、蔬菜等珍稀物种分布区、湿地植物特别丰富的区域、多种水鸟觅食区、栽植难度大的区域等,应尽可能保护原有湿地植被。1.2生态适应性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或适应当地环境、且不会造成生物入侵的物种,作为湿地植被修复的主要植物种类。1.3抗逆性原则选择具有抗污性、抗病性、抗寒性等抗逆性植物。1.4慎用外来物种原则慎用外来物种,确需引入的,要做好监测和监管工作。1.5可利用性原则优先选择具有净化水体、完善食物链、美化景观等生态功能的植物,兼顾其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功能。2湿地植被修复技术2.1 沼生植被修复技术湖泊、河流的沼泽型湿地常年积水或土壤过于湿润,此类湿地上生长的植物根多浸没在水中或湿透的泥土中,茎、叶则挺出水面,许多植物具有很好的通气组织,均可在此类湿地上生长。沼生植被的修复可通过直接播撒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或直接栽种植物幼苗。2.2 挺水植被修复技术挺水植被是生长于水深小于2.O米的浅水处的一类植被,构成挺水植物群落的植物的根、根状茎生长在水下的之中,茎、叶挺出水面,挺水植物种类繁多。挺水植被修复时需根据不同水深选择不同植物,高大的植物能够在较深的水中生长,而中小型挺水植物只适合在浅水中生长。挺水植被的修复可通过直接播撒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或直接栽种植物幼苗。2.3 漂浮植被修复技术2.4 3.1自由漂浮植被修复技术这类植物仅需足够的水深使其叶或叶状茎自由漂浮于水面即可,在静水区域易形成植物群落,可选用凤眼莲、大狼、水鳖等常见自由漂浮植物。自由漂浮植被的修复可通过向水体投放幼苗或成体方式,投撒入水面的漂浮植物应用网围隔,防止随水流走或被风吹走。大量的漂浮植物往往对行洪产生一定影响,河流、水库植被修复时慎用。2. 3.2根生浮叶植被修复技术根生浮叶植物是指植物的根部生于湿地泥土之中、叶部漂浮于水面,多生长于水深0.52.Om的湿地中。安徽常见的根生浮叶植物包括各种菱科植物、茬菜、萍蓬草、英、睡莲、金银莲花、菊菜、频等。根生浮叶植被修复可通过向水体播撒种子、栽种幼苗或地下根茎等方式。2.4 沉水植被修复技术沉水植物根部生于湿地泥土之中、叶部沉于水面之下,其栽植水深依水体透明度确定,即水底光强达到水面光强5%较适合沉水植物生长,通常生长在水深13m、且须超过植株高度、茎叶能自然伸展的湿地中。安徽常见的沉水植物包括范草、竹叶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大茨藻、小茨藻、金鱼藻、苦草、黑藻、水车前等。沉水植被修复可采用向水体播撒种子、幼苗移栽、营养繁殖体种植等方式。2.5 人造浮岛修复技术对于水体较深、水流较缓或静水区域,因美化、净化、营造动物栖息地等需要,且使用常规修复技术方式植被难以成活的,可采用人造浮岛技术进行植被修复,所选植物多为挺水植物。3湿地植被栽植技术3.1 栽植方式湿地植物可用种子、根茎繁殖,也可采用移栽、分株、杆插等方式栽植。3.2 栽植时间湿地植物栽种初期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由于多数种苗是实生苗,实生苗移栽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若在夏季应采取遮阳防晒措施,若在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3.3 栽植密度根据植株个体大小,一般叶型较大的,密度较小,反之亦然。根据栽植目的,若作食用或作为鸟类食物和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时,密度可稍大。根据水域大小,一般水域开阔处,营造植物群落景观时,主要考虑远视效果,湿地植被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水域狭窄处,主要考虑近视效果,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配置时不宜过高过于拥挤,浮叶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间隔种植,不同群落间可块状、点状、镶嵌间断种植,留出大小不一的缺口,以营造景观效果,减少修复成本。4湿地植被的管护和再利用4.1湿地植被的管护4.1.1监测对湿地植物生长状况要进行跟踪监测,特别是外来物种,要采取人工清理等措施,以防其过度生长,对土著种造成危害。同时,要监测植被修复前后水质和其他生物物种变化情况。4.1.2管护随着时间推移,湿地修复植被大量繁殖和死亡,若不及时处理,会加速湿地沼泽化进程,也会造成湿地内源性污染。因此,湿地植被利用和管护工作要及时跟进。如果修复植物生长过密,需人工及时进行清理;若某些植物生长过度,可通过水位调节控制其生长;因洪水冲刷或其他原因等,致使植物生长不良,或因放牧、水禽利用过度等,需进行人工补植,以维持种群正常密度。4.L3水位调控水位对湿地植物的存活、生长、繁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涵闸、泵站等及时调控湿地水位,防止人工修复的植物被淹死或旱死。4.2湿地植物移植与收割时间的确定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一般湿地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4.3湿地植物的利用4.3.1发展循环经济旱柳、芦苇可作为造纸原料;荆三棱地下球茎含有丰富的多缩醵、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水解糠醛和人造树脂工业的优良原料;酸模富含单宁,是重要的糅料植物。苦草、花菜等可作为绿肥。湿地植物可作为食用菌原料,也可作为沼气的发酵原料,菌渣和沼渣再作为农作物的肥料。4.3.2食用和药用菰、莲、英实、菱、篓蒿、季养、泽泻、水芹是重要的食用植物。以菱、莲子、英实为原料生产的酒,具有补肾益脾、安神、抗衰老、降血压的作用,备受消费者亲睐。黑三棱、香蒲、芦苇、莲等均具药用价值。4.3.3作为湿地植物种源人工繁育的湿地植物可作为其他湿地植被修复的植物来源,如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高档小区水景建设亟需种植湿地植物进行水体净化和景观美化。5湿地植被修复睑收5.1湿地植被修复方法选择恰当,植被类型选择原则符合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5.2乔木和灌木栽植技术执行造林技术规程(DB34/1267-2010)、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B3372-2001)标准。5.3 湿地植被修复验收按木本群落类型、草地类型和湿地类型进行。木本群落类型和草地类型主要是针对湿地周边修复植被,湿地类型主要是针对水域修复植被。木本群落类型合格标准:按常规核查验收标准执行,乔木林郁闭度20.2或株数保存率280%;灌木林覆盖度230%或株数保存率N80%;乔灌混交林郁闭度、覆盖度采用综合参数值法判断,即乔木郁闭度/0.2+灌木覆盖度/30%)Nl或株数保存率N80%o草地类型合格标准:覆盖度250%或株数保存率280%。湿地植物成活率一般达90%,重点保护物种的成活率达95%以上,应修复区植被修复率达90%以上。5.4 湿地植被修复验收时间依湿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目的而定。5.5 植被修复工程规定值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5.6 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和保存实施方案、栽植记录、施工图、图片资料等。表1植被修复工程允许扁差项目表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株数符合设计要求±5%现场计量2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50mm钢尺测量,抽查2%面积符合设计要求±5%现场计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不同湿地植被修复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