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
资源ID:48426
资源大小:15.4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医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中医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张*,女,53岁,住院号:454827,初诊日期:202*年12月14日。主诉:头晕1年,加重3天余。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和系统诊治,之后间断发作,3天前无明显诱因头晕较前加重,伴头痛,右侧面部麻木感,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收入我病区。现神清,精神可,头晕,视物旋转,闭目稍缓解,时有头痛,伴右侧面部麻木感,颈肩腰背部发紧感,未诉明显胸闷憋气及心前区不适,纳食尚可,二便调,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高血压病史5年余,血压最高160/9OmmHg,平素口服施慧达2.5mgQd,血压控制尚可,具体不详。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颅脑MR平扫诊断意见:1、考虑右额顶叶区软化灶2、局部脑皮质萎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诊断意见:双侧颈动脉中内膜增厚西医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候诊断:阴虚火旺证治疗原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补益脑髓,疏通经络针灸取穴:内关(双)、人中、三阴交(双)、印堂、上星透百会、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颈椎夹脊穴、太冲(双)、太溪(双)治疗过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双侧内关,直刺L673.33cm,施捻转提插复式泻法,施术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LOCnb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向下45。角斜刺LoCn1;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以眼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上星沿皮刺入百会,行手法1分钟;风池、完骨、天柱直刺1.0Cnl,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各13min;颈椎夹脊穴直刺L673.33cm,施捻转补法各13min;太冲、太溪直刺LOCn1。每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其他辅助治疗方案:耳针:神门(双)、皮质下(双)、肩;穴位拔罐、中药足浴。中药: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桅子9g黄苓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决明子9g龟板15g牡蛎15g甘草6g7付,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西药治则:抗血小板,控制血压,改善脑代谢。治疗结果:经治3天后,患者头晕症状较前好转,仍有头痛及颈肩部发紧感。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流利,头晕明显缓解,未诉头痛及颈肩部发紧感及其他不适,双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5级,纳食尚可,二便调,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经治病情好转出院。按语: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中医责之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J针刺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节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印堂与上星为“小醒脑”针刺穴位,针刺有利于改善脑循环,缓解头痛、眩晕等症。风池、完骨、天柱3穴合用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术1mino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络、改善脑供血。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之络穴,是调神启闭的要穴;人中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可健脑醒神,开窍启闭。三阴交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经彩色超声波多普勒仪测定,本针法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地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脑的灌流量,达到益髓充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