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全].docx

    • 资源ID:447728       资源大小:22.3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全].docx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1 .使用范围适用于XXX标段隧道综合接地施工。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 .技术要求3.1 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3.2 连接钢筋及纵向钢筋的直径16mm.3.3 所有接地钢筋的连接均采用1”形焊接,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IoOmm,所有焊缝厚度均不得小于4mmo3.4 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与路堤、路堑、桥梁间的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压接并栓接。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地下连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3.5 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并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3.6 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笨乙烯带的方-198-式进行防腐处理。3.7 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接地端子和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用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贯通地线通过”U形压接件与通信信号电缆底部的接地端子连接。3.8 各部位贯通地线接埋设时必须采用摇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到工序施工。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接地端子接地锚杆钢架纵向接地钢筋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接地XiXi-7麻子接触网支座接地端子环向接地钢筋贯通地线4.2 工艺流程-199-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根据通号(2009)9301确定各种接地端子的埋设里程、埋深位置做统计,根据里程和位置埋深接地端子;按隧道设计图加工连接钢筋及各种综合接地原材料。5.2 施工工艺5.2.1 初期支护接地5.2.1.1 隧道IV、V级围岩选用系统锚杆、钢架(或钢筋网片)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5.2.1.2 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为2倍锚杆长度片妾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l6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下部通过接地连接钢筋与两侧-200-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利用沟墙纵向结构钢筋,若沟墙纵向结构钢筋直径小于16mm,则更换成l6钢筋)焊接,再通过电缆槽内接地端子接入综合接系统。5.2.1.3 所有接地钢筋的联接均采用”L“型搭接焊接,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所有焊缝厚度均不得小于4mmo5.2.2 二次衬砌接地5.2.2.1 二次衬砌内的接地系统在接触网基础处设置(距洞口2m开始设置接触网基础,隔5m再设置一个,每间隔50m预留一组)。5.2.2.2 二次衬砌内有结构钢筋的地段:利用二次衬砌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50c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以外的其他位置,以I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内可不连续;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L”型焊接;每个接触网基础处选一根结构钢筋作为环向结构钢筋,纵、环向接地钢筋十字交叉采用型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及焊缝厚度同前述要求,纵向接地钢筋在相邻接触网基础间可不作连接。每一处环向接地钢筋均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L”型焊接。5.2.2.3 二次衬砌内无结构钢筋的地段: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设专用l6环向接地钢筋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的设置。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201-连接。522.4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所有接地端均通过接地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型焊接。5.2.2.5斜切段及明洞段综合接地在隧道左右两侧的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利用在两侧通讯电缆槽侧墙上部的1根16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纵向接地钢筋之间必须可靠焊接。洞口斜切面(或明洞衬砌)上层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应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利用仰拱的上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确定,每个接地极选用一根结构钢筋作为环向钢筋,通过16连接钢筋和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此环向钢筋与用于接地的钢筋和仰拱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之间施作采用“L“形焊接,仰拱其它用于接地的纵、环向钢筋间施作采用点焊,焊点间距ImXlm。6 .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施工人员应结合综合接地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综合接地作业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2人-202-技术、质检、测量5人普工10人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人员。7 .材料要求无8 .设备机具配置7.1 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2 连接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o7.3 接地端子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L形或直形)。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接地钢筋与连接钢筋的焊接质量:均采用形焊接,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IOomm,所有焊缝厚度均不得小于4mmo9.2 质量检测贯通地线摇表检测电阻值不得大于1欧姆。电阻测定方法:9.2.1 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9.2.2 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电位探棒P'和电流探棒U应牢固接触。9.2.3 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9.2.4 将“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o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203-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9.2.5 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9.2.6 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9.2.7 电阻仪连线图: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0.1.2 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0.1.3 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10.1.4 综合接地施工中,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走行路线,现场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10.2 环保要求10.2.1 综合接地的废弃钢筋禁止到处抛弃,要集中收集堆放。10.2.2 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 1.使用范围 2.作业准备 3.技术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6.劳动组织 7.材料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全].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