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鳗鱼精养技术的现状及变革措施.docx

    • 资源ID:328189       资源大小:16.7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鳗鱼精养技术的现状及变革措施.docx

    鳗鱼精养技术的现状及变革措施一、XX鳗鱼精养技术现状分析XX省以精养池养鳗为主,其优势在于:(1)精养技术成熟,在调温、开口、投料、分选、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生产效率高,精养池养殖在白仔阶段密度达600尾/平方米,黑仔阶段约3千克/平方米,成鳗养殖密度高达20千克/平方米,是土池养殖放养密度的10倍以上,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3)生产条件容易控制,温度、照度、水质、溶氧,以及天气等物理条件容易控制,受外界影响小,有利于反季节生产。鳗鱼精养技术是二十多年前从*引进的技术,沿用至今,虽有一些改进,但其自身固有的技术缺陷难以改变:(1)养殖设施的缺陷,主要是温棚建在池填顶部,仅仅给养殖池戴上一顶帽子,散热面积大,保温效果差,养殖水体加温采用蒸汽或添加热水的办法,热量损耗大,恒温效果差;(2)养殖用水量大,由于水体小,水质容易坏,主要依靠换水来维持水质,据统计,精养池的日换水量高达一倍至数倍,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3)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水体环境快速变化导致鳗鱼体质减弱,病虫害较多,不得不经常对水体进行消毒,甚至在投喂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来防治病害,导致鳗鱼存在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4)养殖水温不稳定,大量换水使加温和恒温难度加大,养殖水温偏高或偏低,导致鳗鱼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造成饲料转化率低,鳗鱼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二、鳗鱼精养的变革措施1、减少换水尽可能地减少换水量,是实现鳗鱼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它有以下优点:(I)可大量节省水电费,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按现有一个鳗场年产IOO吨成鳗计算,日耗水量平均6千吨,年约耗水219万吨,按抽水电费0.073元/吨水计,年需耗用电费16万元。如一个鳗场能比现在节水70%,则可降低养殖成本2.5%以上,每吨鳗成本节约I1.OO元。(2)为提高养殖水温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大大降低加温成本。据估算,减少换水量70%,可以节约燃煤费75-80%,则可降低养殖成本4%以上,每吨鳗节约成本约1800元。(3)可以在春、秋和冬季相对提高水温,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效率,从而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2、健康养殖防止滥用水体消毒剂及各种口服药物,是提高鳗鱼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用药的危害:(1)频繁用药会使鳗鱼病原体产生抗药性,逐渐降低了药效并使用药成本逐渐增加;(2)凡药物都有双刃剑的特性,既能杀虫,也会杀鱼,用药剂量稍大便造成鳗鱼应激,增加死亡率;(3)口服药物添加于饲料中进行投喂,极难保障鳗鱼摄入到适量的药物,容易引起某一些健康的鳗鱼摄入过量药物而中毒,而另一些体弱的鳗鱼摄入的药量过少而达不到治疗效果;(4)滥用药物会增加无效的养殖成本,特别是一些所谓保健、增强免疫'药物,其成本高,作用值得怀疑。我们主张走健康养殖之路,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少换水,培养健康而良性循环的养殖水体,培养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保持生态平衡,利用生物防治的原理来抑制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爆发(如一些浮游动物像枝角类和槎足类,可通过摄食某些寄生虫幼体而抑制其爆发),并有效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实现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天然防病抗病能力。初步的试验表明,通过生态养殖技术,可大大减少用药成本、提高鳗鱼成活率、促进生长,每吨鳗成本节约20004000元。3、控温养殖传统的精养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换水,温棚保温效果差,造成养殖水温变化无常,鳗鱼饲料转化效率普遍偏低(一般都低于60%),这是目前鳗鱼精养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少换水使加温保温成为可能,通过控制养殖水温,使之相对恒定,可提高饲料效率,缩短养殖周期,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以欧鳗为例,若养殖水温平均提高4,则饲料效率提高15%完全可能(已经过实验验证),可降低养殖成本4%以上,每吨鳗成本可节约2千元左右。4、改善增氧条件传统的水车式增氧存在鱼池底部、局部缺氧或秋冬季节缺氧等问题,阴天、凌晨时也存在时段性缺氧问题。通过改善人工增氧条件,可大大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提高鳗鱼养殖密度,改善摄食率和减少死亡率。人工增氧的技术比较多,对于鳗鱼精养,可以考虑以下途径:一是采用普通曝气管或微孔管增氧技术,通过空气泵供气,曝气管遍布于池底,包括饵料筐下,不留死角,可实现水体均衡增氧;二是在现有水车式增氧机的基础上,在阴天、夜间特别是凌晨,或在投饵时,通过气泵增氧机或制氧机及时补给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综上所述,通过减少换水保持水体微生态平衡,实现生物防治减少用药,适当提高养殖水温提高饲料效率,改善增氧技术防止缺氧等,可有效提高鳗鱼健康养殖水平,保障鳗鱼产品质量安全,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经试验归纳分析,这些综合措施可降低吨鳗成本近1万元。

    注意事项

    本文(鳗鱼精养技术的现状及变革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