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血管内装置感染管制作业要点.docx

    • 资源ID:278213       资源大小:24.0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血管内装置感染管制作业要点.docx

    目录页次1.目的12适用范围13 .共通性感染萱制原则14 .周边静(动)脉导管25 ,周边动脉导管与压力监视系统36 .中心静(动)脉导管47 .血液透析导管48 .脐导管59 .实施与修改本作业要点参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法令订定。法令名称公告单位施行日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部2009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卫生部2010年1 .目的为使医护人员在执行和照护血管内装置过程中有明确规范,避免因使用血管内装置引起的各种感染,特订定本作业要点。2 .适用范围凡使用各类血管内装置【周边静(动)脉导管、周边动脉导管与压力监视系统、中心静(动)脉导管、血液透析导管及脐导管等】时,应注意之感染管制事项,悉依本作业要点执行之。3 .共通性感染管制原则(1)人员A.接触、放置血管内装置及更换敷料前后皆应洗手。B.放置血管内导管皆应戴手套。C.执行放置中心静(动)脉血管内装置,须穿戴口罩、手术衣、帽子及无菌手套。D.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2)留置针穿刺A.在放置导管前,应先清洁皮肤,再使用75%酒精、10%碘伏酒精溶液(或10%碘伏、2%碘酊、氯己定、70%异丙醇)以适当的无菌技术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并让消毒剂在注射部位停留30秒以上或自然干燥。B.皮肤消毒完成后,不可再接触注射部位。C.避免常规性的切入穿刺(Cutdown)D.记录更换日期于穿刺部位。(3)血管内装置之选择A.应选择合并症最少的血管内装置和静脉输液治疗;并考虑更换装置的危险性与效益,及适当的改变注射部位,以减少并发症。B.临床状况无需使用血管内装置时,应依医嘱立即拔除。(4)输液管路护理更换管路装置时,应无菌技术操作。若有连接延长管,应于更换血管内装置时同时更换之。输液及管路更换时间A.静脉注射管路应每3-4天更换一次,包括导管注射部位、套管及点滴溶液。B.间歇性的静脉套管或高浓度营养输液(TPN)套管QVSet)需每3天更换。C.一般输液需每天更换。D.血液制品、输血或脂肪制品之管路应于1天内更换。E.血液制品应于4小时内输毕,以防细菌孳生。F.脂肪制剂(1.iPidS)于每单位输完后,应更换套管(IVSet);若1.ipids与TPN一起输入,应待完全输入后再更换套管与管路。G.药物丙泊酚(PrOPofo1.)(得普利麻DiPriVan)须单一病患使用,于开封后6-12小时输毕,并将PrOPOfoI容器及输注射管路丢弃及换新。(6)敷料更换的原则A.注射部位避免以胶带覆盖,以利观察感染情形。B.周边静脉注射的透明敷料,随着穿刺部位更换之。C.中心动(静)脉导管的透明敷料约3-7天更换。D.如果纱布置于透明敷料之下,应视为纱布与胶带的用法,须每2天更换。E.唯灭菌胶带方可使用在透明敷料下与穿刺部位,不可使用ok绷司定留置针。F.当敷料潮湿、松脱、脏了,或更换装置、检视注射部位时应更换敷料。G.移除敷料与胶带请由外而内逐层撕开,禁止使用剪刀修剪或靠近穿刺部位。H.更换中心动(静)脉导管敷料,需确实遵守无菌原则。I.无须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药膏或优碘软膏于穿刺部位。导管相关感染之调查A.藉由导管相关感染之调查,建立特殊装置之感染率和监测感染趋势,以协助确定感染措施中的缺失。B.每日由敷料外触摸导管或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热、痛情形。若病患有不明原因之发烧、局部症状或血流感染时,应检视导管注射部位之情况并告知医师。C.病患因使用大敷料而影响导管放置部位的接触或观察时,应每日至少一次移除敷料观察注射部位,并更新敷料。D.放置血管内装置之病患不需定期培养调查。E.疑似因血管内装置所致的血流感染时应立即拔除输液系统,并于注射部位先用酒精消毒,待干燥后再拔除导管,将此导管用半定量方法做细菌培养;若注射部位有脓性分泌物亦须送细菌培养。F.若怀疑输液污染造成血流感染时,应立即拔除输液系统,并保留输液瓶,通知感染管制小组调查。G.若怀疑内因性污染(即制造污染)感染管制小组应于调查后,立即报告昌平CDCo4.周边静(动)脉导管(1)注射部位之选择A.成人的导管注射部位以上肢较下肢佳,若注射在下肢应该尽快更换至上肢。B.儿科病患优先选择注射在头皮、手部或足部,较注射在腿、手臂或肘窝为佳。(2)导管之选择A.依使用的目的、使用期间、合并症(静脉炎和浸润)及经验,选择塑料针或钢针。B.输入的溶液和药物,若发生血管外注射会造成组织坏死,则避免使用钢针。(3)导管之更换A.成人的周边静脉导管及注射部位,应每3-4天更换一次以减少静脉炎之发生。B.如因于紧急情况下放置导管而无菌技术未严谨者,应于1天内拔除,并在不同部位放置新导管。C.儿科病患依临床状况或医师医嘱来更换导管。D.当病患注射部位出现静脉炎征象时(红、肿、热、痛、静脉硬化)应拔除周边导管。(4)导管和注射部位之照护冲洗溶液、抗凝剂、局部用药和其它静脉输液等,应以生理食盐水定时冲洗注射在周边血管的间歇注射帽(IV1.ock)5.周边动脉导管与压力监视系统(1)导管之更换A.成人:至少每4天更换注射部位,或由医师评估决定更换时间。BJ1.童:依照医嘱更换导管及注射部位。(2)压力监视系统之选择应使用一次性的传导器(Transducer(3)压力监视系统之照护A.压力监视系统的所有管路皆应保持无菌。B.进入压力监视系统应以无菌技术操作并以正确消毒橡皮膜或活塞。C.减少操作和进入压力监视系统;最好使用密闭式冲洗系统(如:持续冲洗)来维持压力性监视系统的通畅,若使用活塞,应视同无菌范围,当不使用时应盖上盖子或针筒。D.含葡萄糖溶液或全静脉注射液不可经压力监视系统管路输入。E.不可使用压力监视系统抽取动脉血以外的血液标本。6 .中心静(动)脉导管(1)注射部位之选择A.应选择较不易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如气胸、锁骨下动脉刺伤、锁骨,下静脉裂伤、血栓、空气栓塞、导管未置入)之部位注射。B.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部位,应依病患情况及安全性(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作适当之选择。(2)导管之选择A.尽可能使用单管腔中心静脉导管,除非病患需用多管腔来进行治疗。B.儿科病患,预期长期020天)使用血管输液,应在周边血管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大管径导管(如Hickman或BrOViaC)或全植入血管装置(如POrtS)(3)导管之更换A.不须常规性更换中心静(动)脉导管,但须依照医嘱或根据临床状况更换中心静脉导管。B.注射部位无感染,可使用引导线(guideIine)协助更换功能欠佳之导管或改变导管位置。C.若怀疑导管相关感染,但尚证实局部导管相关感染(红、肿、痛、化脓)则拔除导管,并经引导线放入新导管,拔除的导管经培养为阴性则保留新置的导管;若培养出菌落群聚或感染,则拔除导管,并在不同部位放置新管。D.当导管相关感染被证实,不可使用引导线更换导管;若病患需持续血管输液,则拔除导管,并在不同部位放置新导管。E.依照医嘱或根据临床状况更换全植入血管装置(ports)或经针头注入装置之频率。(4)导管和注射部位之照护A.使用单管腔导管输入全静脉营养液时,勿合并输入其它溶液(如注射液、血液或血液制品)B.使用多管腔导管时,应使用固定的管腔输入全静脉营养液,且此管腔不可为其它溶液输入用。C.若加药或抽血须进入导管系统前,应正确消毒导管活塞。D.输入冲洗溶液、抗凝剂局部用药之中心静脉导管(如HiCknIan和Broviac)内管需定期用抗凝剂冲洗。若为用来采取血液标本之导管,则使用稀释的HeparindO单位/每m1.)冲洗之。7 .血液透析导管注射部位之选择与更换由医师评估决定透析导管注射部位;导管不须常规性更换。(2)导管选择与照护A.暂时性透析,可选择双腔静脉导管。B.若预期暂时性透析1个月以上,应使用袖套式(cuffed)血液透析导管,如Hickman导管。C.每次更换敷料,可使用优碘药膏于穿刺部位。D.避免触动血液透析的导管留置针。E.每次透析后,须更换敷料外,当敷料变脏,松脱,或潮湿亦需更换。F.透析导管仅用来透析,除非有特别医嘱,严格禁止作为其它用途。G.透析人员需接受训练合格后,方能操作透析导管及换药作业。8 .脐导管导管之更换A.依照医嘱决定脐导管之更换频率。B.无医疗上需要时,应尽快拔除。注射部位之照护导管放置时,应正确消毒脐导管放置部位。由于含碘消毒溶液具有潜在性影响幼童的甲状腺,因此避免使用之。9 .实施与修改本作业要点经感染管制委员会通过,呈院长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血管内装置感染管制作业要点-6-2014年2月10日第1次修订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血管内装置感染管制作业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