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无溶剂复合工艺三大技术风险有什么控制要点.docx

    • 资源ID:261454       资源大小:19.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溶剂复合工艺三大技术风险有什么控制要点.docx

    无溶剂复合工艺三大技术风险,有什么控制要点无溶剂复合工艺显著的优势有降低成本、高效节能、生产安全稳定、提升产 品质量等,是一种值得大力倡导、极具实用价值的生产工艺。然而,当前无溶剂复合工艺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软包装企业在应用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技术风险,从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为此,我总结了3个较为常见的无溶剂复合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并对其原因 进行了分析,与行业人士分享。要点一,无溶剂复合中增加A胶量的技术风险无溶剂复合双组分(A胶和B胶)胶黏剂混配比例一般是指A胶和B胶的重 量比,而不是二者的体积比。双组分胶黏剂的混配比例一般由胶黏剂生产厂家来确定,因为不同品牌、不 同用途胶黏剂的配比一般也不同。虽然目前国内无溶剂胶黏剂生产厂家有很多,但A胶和B胶重量比的选项并 不多,比较常见的 A : B 有 IOO : 80、100 : 75、100 : 50、100 : 45 等。但在软包装企业实际的无溶剂复合生产中,双组分胶黏剂的配比会出现失调 的情况,这就会对软包装产品无溶剂复合质量产生影响。案例:复合结构为0PP/VMPET/PE的软包装袋,经过印刷、无溶剂复合工序后都没 有出现质量问题,但在分切制袋后,其封边却出现了卷边现象。该结构复合软包装袋采用的是某品牌低黏度无溶剂胶黏剂,实际复合生产中 A、B胶的配比为100: 67 (注意:根据上文所述,与之比较接近的正常配比为100 : 75)0在分析故障原因时,发现袋子卷边的同时还伴随内层胶黏剂不干的现象。原 本以为是复合膜熟化程度不完全所致,后延长熟化时间再进行分切制袋,袋子 卷边问题依然存在,且开口性也严重变差。在干式复合工艺中存在“提高固化剂(-NCO组分)可以提高复合强度”的说 法,行业人士很容易将这种思路也“复制”到无溶剂复合工艺中,从而导致了 较严重的质量事故。事实上,在无溶剂复合工艺中,无论是-0H过量还是-NCo过量,都可能导致 无溶剂胶黏剂不干的现象,只是-OH过量造成的是永久性不干,而-NCO过量造 成的是短暂性不干,其还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而继续固化。判断二者的简单方法是,将不干的复合层剥离开来,暴露放置在空气中,如 果24小时后胶层变干,则说明-NCO组分过量;依然有黏性,则说明-OH组分 过量。通过上述分析,再来判断案例的原因,同时结合A、B胶的配比情况,不难 发现袋子卷边主要是由A胶(BP-NCO)过量引起的。由于无溶剂复合膜卷较大,通常延长熟化时间效果并不明显(在这里一定要 与熟化温度低的情况区别开来),必须再引入能与-NCO反应的水分来参与交联 固化反应。有人说,在熟化室内放置几桶水来控制熟化室的相对湿度,可达到引入与 -NCO反应的水分的效果。但这样做只对复合膜卷端面及表面的熟化有帮助,对复合膜卷中部的影响很 小,因为在熟化环境中,空气中的水分很难渗入复合膜卷中部,反而会使整体 熟化效果出现偏差。比较行之有效的是,将复合膜卷在分切机上进行一次倒卷再进行熟化,同时 增加车间环境的湿度(使用加湿器),使得复合膜层间及表面吸附一部分水分, 在熟化时这些水分会渗入到胶层与过量的-NCO发生交联固化反应,从而使未干 胶层进一步充分固化,进而有效解除软包装袋卷边现象。要点二,无溶剂复合中PE薄膜剥离强度衰减的风险控制薄膜吹塑中会添加一定量的爽滑剂,以降低薄膜之间、薄膜与设备之间的摩 擦力,使薄膜表面更为光滑,使得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以及包装机上运行更为顺 畅。通常情况下,PE薄膜中会适度添加过量爽滑剂,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 溶剂复合膜熟化后摩擦系数异常增大的现象,但这也会导致复合膜的剥离强度 发生衰减。严重时,在熟化完成时就能检测到复合膜剥离强度不达标,而大部分情况是 在复合膜放置过程中或者软包装袋的流通过程中,才出现剥离强度的衰减。案例1.复合结构为B0PA/PE光膜主要参数:某品牌无溶剂胶黏剂,涂胶量为1.5g2, 40温度下熟化24小时。该复合膜剥离强度的跟踪检测数据如下:10月13日检测:横向剥离强度为15. 37Nmo11月4日检测:横向剥离强度为4.62Nm,将复合层剥离开来后,PE薄膜表面有一层用手可擦拭掉的雾状物质,如图1所示。11月18日检测:横向剥离强度为469Nm,与上次检测数据接近,说明复合膜的剥离强度达到了稳定值。通常,软包装企业只对熟化后不久的复合膜剥离强度进行检测,很少会跟踪 测试放置过程中的复合膜或流通过程中的软包装袋的剥离强度是否出现衰减, 在此应该引起注意。案例2:复合结构为消光OPP/PET/抗静电PE主要参数:某品牌无溶剂胶黏剂,涂胶量为1.5g2, 42温度下熟化24小时。同样选择了3个时间点进行剥离强度的跟踪检测,检测结果为:纵向剥离强 度分别为 2. 08N15mm (PET 膜发生断裂)、1. 82N15mm. 1. 79N15mm;横向剥 离强度分别为 2 97N/15mm、2. 75N15mm> 2. 69N15mmo纵向剥离强度衰减严重,横向剥离强度衰减不明显,而且在最后一次检测时 同样发现PE薄膜表面有一层可用手擦拭掉的白色物质,用溶剂擦拭表明胶层 在PE膜一侧。从以上2个案例可以看出,无溶剂胶黏剂在PE薄膜中的迁移会将爽滑剂带 出,这是导致复合膜剥离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建议可以使用耐无溶剂胶黏剂 迁移的爽滑剂添加配方,这样既可以解决PE薄膜在无溶剂复合中的摩擦系数 变化问题,也可以解决剥离强度的衰减问题。要点三,注意鉴别无溶剂胶黏剂的气味特征曾有人问:“结构OPP/VMPET/PE的复合膜,采用无溶剂复合后有残留气味, 而采用干式复合却没有,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软包装袋产生异味的因素较多,如残留溶剂、油墨树脂、薄膜原料树脂、 胶黏剂等,尽管无溶剂复合不存在溶剂残留的工艺风险,但无溶剂胶黏剂中树 脂及配方具有一定的气味特征,有些在复合固化后,甚至还有些在包装内容物 后仍存在一定影响。对于软包装企业来说,一定要注意鉴别无溶剂复合后复合膜是否有异味,防 患于未然。关于复合膜异味的检测方法,GB/T 10004-2023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 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有相关规定。(1)在GB/T 10004-2023标准中规定了包装感官指标检测方法:打开包装 箱及内衬的包装膜,即时闻是否有异嗅。(2) GB/T 10004-2023 的 6. 6. 16. 2 规定,取 IOcmX1.Ocm 的薄膜一张,裁成 条状,放入盛有150m1.蒸馈水的器皿中,盖上盖子密封,放入60的烘箱或水 浴中,30min后取出,打开盖子,闻水蒸气的气味,判断是否有异味。(3)方法2实际较少使用,通常都是取一定面积的复合膜,剪碎封装入500m1. 的玻璃瓶,在6080温度下烘烤30min,感官检测是否有异味。也可以将包装袋封入空气或实际内容物后,在5060°C温度下旋转数小时, 撕开包装,感官检测是否有异味。复合膜的异味主要来源于无溶剂胶黏剂,所以一般无溶剂胶黏剂的气味特征, 可用如下方法鉴别。(1)取一定量的不同品牌A胶和B胶,进行感官检测对比。(2)相同结构原材料的复合膜,用不同无溶剂胶黏剂复合后,取样按复合 膜异味判断方法2进行鉴别。(3)将按说明书比例混配好的无溶剂胶黏剂加入玻璃瓶中(瓶底垫张塑料 单片膜,胶黏剂固化后方便取出),于4050。C交联反应2448小时后,鉴别 其气味特征。该方法比较贴合实际应用,其包括树脂本身的气味特征、未反应完全的低分 子量成分可能产生的气味特征,交联固化时可能存在的副反应产物的气味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无溶剂复合工艺三大技术风险有什么控制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