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斑竹园至怡豪公路起点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路基、路面.docx

    • 资源ID:243333       资源大小:58.2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斑竹园至怡豪公路起点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路基、路面.docx

    斑竹园至怡豪公路起点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三篇路基、路面1设计依据(1)业主单位与我院签订的S305斑竹园至怡豪公路起点接线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2)酉阳县渝湘高速北互通至桃花源景区连接线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讥(3)酉阳县交通委员会及各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函件。(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TB(KAOlO)(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1)(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1-02-2013)(9)公路排水设许规范(JTJTD33-20I2)(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rF202015)(12)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P2010)(2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Bo2-2013)2上阶段各类批复及意见执行情况2.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黛意见执行情况3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3.1 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和耐久性。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的岩.上物理学参数。4)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5)新建路基设计尽量避免高路堤和深路望。6)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等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出校核、修改和补充。7)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3.2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根据工可报告、和初步设计以及有关会议精神及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1.5m:路幅组成如下:3. Om人行道+0.25m路绿带+3.75m行车道+3.5m车行道+0.5m中分带+3.5m车行道+3.75m车行道+0.25m路缘带+3.Om车行道=21.5m。本项目技术标准及路线走向与可研报告批复一致。路基标准横断面图3.3.3路拱横坡一般路段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横坡,土路肩与行车道一致横坡及超高一致,超高路段根据弯道半径设置相应的超高路拱横坡。3.4用地界本着节约用地原则,占地宽度为填方边沟沟口外LOm,无边沟时为路堤坡脚或构造物外边缘外LOm:路堑坡顶截水沟以外LOm,无截水沟时为坡口外侧1.0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侧Im的上地为公路用地范围。4路基边坡4.1 填方边境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小于12m时,设一级边坡,其坡率1:1,5;当路基边坡高度超过12m时,设多级边坡,第一级边坡高8m,其坡率为1:1.5,控制第二级边坡高度不大于12m,其坡率为1:1.75,第三级及以下边坡坡率为】:2.0,两级边坡间设置2m宽平台。当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进行高填边坡单独设计。当路堤高度大于3.5m,以及在急弯、陡坡、桥头引道、设置护肩墙等路段两侧或单侧设置有护栏时路基两侧或单侧相应加宽025m,设置护栏应满足公路建筑限界要求。4.2 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4.2.1 平曲线超高设计高及超高旋转轴为公路中心线。路基超高过渡方式:先以路中线为旋转轴,使外侧车道与内侧车道变为同一单向的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线旋转,直至达到超高横坡值为止。内外侧路肩横坡值及方向:土路肩与行车道横坡致。具体超高设置方案如下:<1)当超高值大于2%,且超高渐变率大于1/330时,超高渐变在全缓和曲线段内线性过渡。(2)当超高值大于2%,按在全缓和曲线过渡计算,其超高渐变率小于1/330时,取-2%至2%段的渐变率为1/330,2%至超高值在剩余的缓和曲线长度内作线性过渡。(3)当平曲线为S型,且两平曲线均有超高时,取反弯点GQ处的超高横坡为0%:(4)当平曲线为卵型曲线时,路拱横坡从RI超高值线性渐变到R2超高值。详见超高方式图4.2.2 平曲线加宽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中关于圆曲线加宽的规定,采用三类加宽。3.0m(人行道)+0.25m(路缘带)+3.75m(大车道)+3.5m(小车道)+0.5m(中间带)+3.5m(小车道)+3.75m(大车道)+0.25m(路缘带)+3.0m(人行道)=21.5m°植土,消表30Cm后,地面横坡VI:5时,直接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要求;当地面横坡21:5时,沿坡面开挖宽度不小于2m、内顿坡度不小于4%的台阶,并碾压稳定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根据沿线地表土质及含水量情况,同时借鉴该地区其它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路基填筑采取如下措施:一般路段:路堤高度H2.25m:原地面清表后直接碾压,压实度N92%:其上填土分层填筑,确保压实度满足表5.1要求。路堤高度2.25m2H>1.55m;原地面清表后直接碾压,压实度294%;其上填土分层填筑,确保压实度满足表5.1要求。低路堤路段:路堤高度V1.55m时;原地面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80cm,以确保下挖后的路床(95区)填土高度不小于80cm,并进行填前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然后在其上分层回填,压实度295%。5.1.2 零填方成挖方段路基高液限、高塑性土路段对挖方路床080cm范围内的土进行换填,换填材料为挖方内的碎石土,碎石含量不低于70%,石料强度不低于30MPa;路基要求压实度达到95%;石质挖方路段应开挖至路槽底面,开挖后表面根据软质岩层压实度要求采用295%,硬质岩层整平清扫干净后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铺筑。5.1.3 陡坡及薄层路堤路线部分路段布设于单斜山坡上,受地形横坡、地表覆盖层厚度及成因控制,部分路段采取半填半挖或全填的方式通过,如直接进行路堤填筑,极易发生沿填筑界面和路堤内部的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当地面横坡陡于I:2.5时,按陡坡路堤设计。陡坡路堤设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对于陡坡路堤,设计中主要考虑路堤沿斜坡地基的稳定性,要求处理填石路基及土石混填路基边坡: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一般路段坡率取值与一般填方路基边坡一致,在路堤基底良好,并用硬质岩石填筑时,坡率不陡于设计要求。4.2挖方边坡根据路线所经地段的地形、地质岩性、水文条件、边坡高度等因素,按照安全、稳定、经济、环保的要求,同时又不因挖方边坡过陡而产生行车压抑或留下工程隐患等原则,按不同地层、不同路段分别考虑挖方路基边坡坡率。综合拟定挖方边坡坡度如下表:表57挖方路堑边坡坡率表岩土类别边坡高度(m)1级挖方边坡Il级挖方边坡川级及其以上挖方边坡坡度平台宽度Cm)IF%坡度平台宽度(m)边坡分级高度(m)坡度Ir上土体及全风化岩体208-101:0.75-1:12.08701:11:1.25软质岩或破碎岩体1O1:0.510-208701:0.51:0.752.08701:0.75-1:120308-101:0.5-1:0.752.08-101:0.51:0.752.08-101:0.757:12.0弱风化或厚层完整岩体W30IO-201:0.3-1:0.52.0IO-151:0.51:0.752.08101:0.5-1:0.752.0一般路堑边坡防护根据地质、边坡高度、坡率等综合考虑,在确保边坡稳定的情况下,结合绿化拟定其防护形式,本项目上边坡防护主要采用主动防护网、肋板式锚杆挡墙、锚杆格子梁、路堑墙,具体工点设计详见后续章节。薄挖方边坡应做好边坡以外的排水设施,控制好爆破用药量,避免塌方和地质灾害。5一般路基的设计与施工5.1 一般路基设计5.1.1 填方路基由于本项目路线所经区域多为旱地、林地、山坡荒地,故在填筑路堤前全段清除表层耕基底处理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3610-2019)4.2.2条第I款的规定。在陡、斜坡地段,土石路堤靠山一侧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和防渗处理。填筑应符合以下规定a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吨的振动压路机。b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c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应分层填筑压实。d碾压愉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e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于路堤两侧。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g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h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a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b路基成型后质量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表4.23-2的规定。软质石料填筑的土石路堤,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36102019)4.2.2条的规定。后的稳定系数不小于1.3。对于陡坡路堤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和覆盅土,再将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内倾横坡为24%的台阶;(2)在路堤上侧坡面上设置排水设施,以阻止地面水浸湿基底;(3)地面以上Im范围内采用粒径大的填料,填料应嵌入地面:(4)陡坡路堤下侧按二级填筑,第一级路肩边部以下8m边坡坡率取为1:1.5,第二级8m以下12m边坡坡率取为1:1.75,当陡坡路堤超过20m时,采用挡墙收坡,一二级边坡之间设置宽2m、外倾坡度2%的边坡平台。(5)对横坡较陡,填筑的路堤存在稳定性问题时,要求挖台阶、设置土工格栅,采用挖方中硬质岩碎石土或石方填筑路基、结合地形和填土高度,因地制宜设置护肩、护脚、路肩挡墙或路堤挡墙等支挡工程等措施增加路堤的稔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6)陡坡地段的半镇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应将路床深度内的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7)当陡坡路提坡脚部分位于田地时,需按软基或过湿土进行处置,必要时设置反压护道。(8)当陡坡路堤范围内有泉眼或地下水出露时,须采用碎石盲沟或渗沟将水引出路堤范围之外。(9)根据陡坡稳定性分析.当陡坡路堤不稔定时

    注意事项

    本文(斑竹园至怡豪公路起点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路基、路面.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