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ppt

    • 资源ID:192910       资源大小:1.70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ppt

    第一页,共43页。第二页,共43页。第三页,共43页。第四页,共43页。用来说明经济收入分布状况。用来说明经济收入分布状况。累积收入百分比累积收入百分比70累积家庭数累积家庭数301550100100绝对公平线绝对公平线实际收入线实际收入线第五页,共43页。区域经济冲突是在区域经济竞争与区域经济联系中,区域经济主体为追求区域利益而采取的有损区域经济冲突是在区域经济竞争与区域经济联系中,区域经济主体为追求区域利益而采取的有损于其他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使区域经济关系偏离理想的区域均衡状态的利益争夺行为于其他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使区域经济关系偏离理想的区域均衡状态的利益争夺行为(陈秀山、张可云),可用下图释之。(陈秀山、张可云),可用下图释之。B区利益份额A区利益份额BAHECFDG第六页,共43页。区域经济冲突的行为轨迹曲线,可用上图中两区域利益份额的变化来表示。在图中,区域经济冲突的行为轨迹曲线,可用上图中两区域利益份额的变化来表示。在图中,AB表示利益可能性边表示利益可能性边界曲线,界曲线,OE为等利益曲线,为等利益曲线,E为理想的均衡点,由为理想的均衡点,由E 向向C、D、F、G、H点演进均为区域经济冲突行为。其点演进均为区域经济冲突行为。其中,中,EF既使既使A、B两区的利益受损,又使整个社会利益受损,两区的利益受损,又使整个社会利益受损,EC、ED也都导致社会经济利益损失。也都导致社会经济利益损失。EH、EG虽未导致社会利益受损,但分别降低了虽未导致社会利益受损,但分别降低了A 区与区与B 区的利益份额。区的利益份额。第七页,共43页。第八页,共43页。第九页,共43页。Slump(低谷)低谷)Recovery(恢复)恢复)Boom (繁荣)繁荣)Recession(衰退)衰退)Slump Recovery Long run trendTime Real GDP第十页,共43页。总总需需求求DY=ADAD2AD1GY国民收入国民收入Y(总供给)(总供给)AS第十一页,共43页。凯恩斯认为:社会的全部产出(总供给凯恩斯认为:社会的全部产出(总供给Y)和为这个产出而吸收劳动力导致的就业水平,)和为这个产出而吸收劳动力导致的就业水平,决定于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水平。他分析通过政府支出、降低银行利率可以达到这一决定于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水平。他分析通过政府支出、降低银行利率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在上图中,政府开发目的。在上图中,政府开发G增加,结果总需求增加,结果总需求AD1发生向发生向AD2的平行移动,的平行移动,AD与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曲线AS(Y)的平衡点也随之向上移动,国民收入)的平衡点也随之向上移动,国民收入Y增加了,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也得增加了,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也得以发展。以发展。第十二页,共43页。P(a)AS2AS1AD2AD1AS3ppADAD (b)YYPAS3第十三页,共43页。供给学派认为,当供应曲线呈曲线供给学派认为,当供应曲线呈曲线AS1,水平,水平AS2的情况下,提高需求都意味着总产出的增加,这时凯恩的情况下,提高需求都意味着总产出的增加,这时凯恩斯理论有效。但是供应曲线呈垂直形态的斯理论有效。但是供应曲线呈垂直形态的AS3时,刺激需求只能刺激通货膨胀,此时,如图时,刺激需求只能刺激通货膨胀,此时,如图b所示,总需所示,总需求求AD增加到增加到AD,价格从,价格从P上涨到上涨到P,Y则不变。事实上,只要则不变。事实上,只要AS曲线变得比较陡,经济生活中都会有通曲线变得比较陡,经济生活中都会有通货膨胀的感受。针对上述情况,供给学派认为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提高供给,即将供应曲线向右移,形成货膨胀的感受。针对上述情况,供给学派认为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提高供给,即将供应曲线向右移,形成AS3,这时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则总需求相应的增加,即供应创造了需求。一般可通过减税、驰管制,这时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则总需求相应的增加,即供应创造了需求。一般可通过减税、驰管制,增加经济资源、改进技术、提高效率的具体措施来实现。增加经济资源、改进技术、提高效率的具体措施来实现。第十四页,共43页。第十五页,共43页。第十六页,共43页。第十七页,共43页。拔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工业与科技园区禁止许可制度课税区域产业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合作政策第十八页,共43页。第十九页,共43页。中央政府税收与支出区域人均收入GTE第二十页,共43页。上图中,上图中,T代表税收代表税收,它与区域人均收入成正比它与区域人均收入成正比,G代表中央财政对区域的支出代表中央财政对区域的支出,它与区域人均收入成反比它与区域人均收入成反比,人均人均收入大于收入大于E的区域为收入净流出区的区域为收入净流出区,人均收入小于人均收入小于E的区域为收入净流入区。实际上,是高收入区通过中央财的区域为收入净流入区。实际上,是高收入区通过中央财政对低收入地区进行了转移支付。有利于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政对低收入地区进行了转移支付。有利于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第二十一页,共43页。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影响支撑第二十二页,共43页。区域政策问题区域地方政策非问题区域地方政策地方发展政策缩小区域差距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直接作用影响第二十三页,共43页。迈克尔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式波特钻石模式 机会机会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支援与相关产业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争需求条件需求条件 政府政府第二十四页,共43页。迈克尔迈克尔.波特(波特(Michael E.Porter)认为一个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认为一个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结构钻石结构”(National Diamond)系统中的诸多系统中的诸多因素,也就是著名的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影响一国开发,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因素,也就是著名的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影响一国开发,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见张可云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见张可云P301)。)。核心竞争力在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从基于初级要素向基于高级要素转变。从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核心竞争力在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从基于初级要素向基于高级要素转变。从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向基于知识的经济转型。初级要素变得普遍可得,而高级要素可得性则很小。济向基于知识的经济转型。初级要素变得普遍可得,而高级要素可得性则很小。钻石模型忽视发展中、转型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的国家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这钻石模型忽视发展中、转型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的国家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这些国家微观基础建立健全。宏观结构稳定。些国家微观基础建立健全。宏观结构稳定。第二十五页,共43页。政府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与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要素(投入)要素(投入)条件条件相关产业与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支撑产业需求条件需求条件事实上政府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主事实上政府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对波特的四因素产生作用和要通过对波特的四因素产生作用和控制控制第二十六页,共43页。在企业战略与竞争对手方面,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地方公平竞争的障碍,集中力量吸引外在企业战略与竞争对手方面,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地方公平竞争的障碍,集中力量吸引外资,为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提高企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资,为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提高企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要素投入条件方面,政府应注重人才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研发与企业集群在要素投入条件方面,政府应注重人才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研发与企业集群相关的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需求条件方面,政府应鼓励产品创新,充当产品的高级顾客,为企业创造良好在需求条件方面,政府应鼓励产品创新,充当产品的高级顾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需求环境。的外部需求环境。产业与支撑产业方面,政府协调产业集群的参与者,从其他区域吸引为集群提供原料与产业与支撑产业方面,政府协调产业集群的参与者,从其他区域吸引为集群提供原料与服务的企业,建立面向集群的自由贸易区、科技工业园区等。服务的企业,建立面向集群的自由贸易区、科技工业园区等。第二十七页,共43页。中心地理论可用于指导服力机构的布局决策,为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找导最优区位,中心地理论可用于指导服力机构的布局决策,为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找导最优区位,以使服务中心服务成本最小化,达到在合理的范围内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服务的目的。以使服务中心服务成本最小化,达到在合理的范围内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服务的目的。第二十八页,共43页。第二十九页,共43页。 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业革命,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业革命,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当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如果人类不合年代,当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707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和年代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和减少其危害;减少其危害;80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9090年代发达国家为提高经年代发达国家为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各种经济发展模式中脱颖而出,与其实现经济的高效率良性增长有着密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各种经济发展模式中脱颖而出,与其实现经济的高效率良性增长有着密切关系。与传统经济资源消耗切关系。与传统经济资源消耗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污染排放从而完成经济增长的隔离式增长方式相比,污染排放从而完成经济增长的隔离式增长方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消耗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消耗生产消费生产消费废气排放物的再利用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模式,废气排放物的再利用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十页,共43页。 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中隔离资源消耗和终端消费产物的状态,实现了上述环节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中隔离资源消耗和终端消费产物的状态,实现了上述环节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在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使其效用最大化或者在固定的效用内消耗最小量的资源,促进经济以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发展。在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使其效用最大化或者在固定的效用内消耗最小量的资源,促进经济以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发展。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最主要模式就是生态园。通过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可以把结构性的污染治理和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最主要模式就是生态园。通过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可以把结构性的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可以把治理区域性的污染和推动生态工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大面积地污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可以把治理区域性的污染和推动生态工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大面积地污染治理,而且也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中间产品、废物、能量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进而形成紧密共生的染治理,而且也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中间产品、废物、能量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进而形成紧密共生的工业生态链网。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及最小限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工业生态链网。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及最小限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第三十一页,共43页。第三十二页,共43页。中央政府立法机构国家区域发展基金国家区域管理机构全国区域开发机构协会区域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区域层次的发展基金地区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经济发展政策.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