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docx
财政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县委的决策方向,多措并举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现将我局2024年以来财政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强化落实职能职责,统筹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列为财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涉及重大资金安排、人事安排、重要事项、推优评先等都需经局党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并坚持“一把手”民主决策末位表态制,进一步规范我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我局重大决策事项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进一步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完善党组会议议事机制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申报标准和办理流程,加强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推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规范有序。(二)坚持加强政治引领,强化法治财政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漳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决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指导实践,一体推动落实。一是重点学习宣传财税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政策。一方面积极适应财税体制改革新形势,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宣传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税法律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重大财政政策制度。另一方面组织财政局各业务股室、各预算单位经办人员参加预算管理一体化培训会、参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学习培训,全力推动“法治+业务”深度融合,先后派员参加福建省财政厅财政局长业务培训、税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尽职履责、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财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二是抓好业务骨干学习培训活动。坚持和开展一周一学习活动。重点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学习相关财政法律规章,交流和探讨实际工作碰到的难点堵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做好普法宣传工作。重视宪法、民法典及财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监督条例专题学习,不断提升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减税降费政策的宣传,及时把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传达到位。(三)加强监督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一是将法治建设与财政工作深入融合。聚集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县委“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的目标要求,立足财政工作实际,以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准绳,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管理,完善财政监督职能。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投资评审工作,持续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加强权责清单、“互联网+监管”清单等动态化管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二是积极融合和推进福建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的建设。开展综合查一次活动,及时做好行政检查案件的数据录入和应用。三是强化对财政队伍人员日常作风的监督管理。在全局上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道德高线、远离纪律红线、不碰法律底线。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宣传,让财政干部职工清醒认识酒驾、赌博带来的危害和后果,全局干部履职尽责签订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住房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自觉维护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为财政工作营造了清廉健康的工作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着力开展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二、特色亮点(一)积极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一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积极响应上级财政部门号召,有序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按照“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平台”要求,开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抓住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症结,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财政预算工作。二是实行预决算公开制度。实行预决算的编制、调整和重大事项报人大审批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按省市的要求将本级预决算情况在法定的时间内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予以公开接受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做好服务,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积极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保证预算收支的质量。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规章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工作。三是实行部门预算,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年初将各单位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执法经费编入单位的计划,录入到财政一体化系统实行全过程网络管理;没有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没有将罚没收入同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落实严控三公经费,压缩开支,把资金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二)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贯彻“放管服”决策部署一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切实按照政府政务公开指南和政府政务公开目录编制方法,对县财政局政府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提高政府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积极宣传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公布各项收费项目清单及收费标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公开透明,确保群众及时知晓政策红利。(三)推进监管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和县政府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三、存在的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法治教育培训力度仍需进一步增强。四、2025年工作要点(一)落实保障职能。围绕全县大局,以法治财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扣财政中心工作,坚持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推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发展。(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放管服”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政府采购,加强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三)抓好财政普法。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财政普法良好氛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修养,在专业化、精细化上下功夫。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过硬作风推动法治财政工作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