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概述11.1 规划背景11.2 规划范围与期限21.3 规划依据31.4 规划思路3第二章社会经济分析42.1 县域概况42.2 区位分析7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82.4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1第三章发展成就与形势153.1 发展成就153.2 现存问题193.3 发展趋势22第四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274.1 总体思路274.2 指导思想274.3 基本原则284.4 发展目标29第五章主要任务335.1 骨架路网建设335.2 农村公路建设385.3 旅游道路建设405.4 产业道路建设415.5 水运规划建设425.6 运输网络建设425.7 智慧交通建设525.8 绿色交通建设565.9 交通安全建设63第六章资金匡算与用地规模656.1 资金匡算656.2 用地规模66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687.1 环境影响分析687.2 环境影响对策697.3 评价结论70第八章保障措施72附图一:综合交通规划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二:综合交通骨架路网规划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三:县乡道改造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四:交通+项目规划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五:站点规划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六:综合交通运输现状图错误!未定义书签。总表: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年度投资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机场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2:铁路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4: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汇总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1: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2:“交通+”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3: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项目明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4:村道改善工程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6:水运规划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7:运输服务站建设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8:养护管理项目建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9:智慧交通管理规划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1.1 规划背景2019年11月18日,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基本思路,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将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过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及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为全面建设交通强国开好局、起好步做出一份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好先行的一步好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2019年12月26日,市县与自贡市大安区签订了协同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结合政策与规划,积极融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南经济区建设,内自同城化建设等,将在政策、资金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政策将更有利于发挥优势,实现突破发展。下一步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成功申办2023年第七届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为带来一次难得发展机遇。穹窿地貌属于全球十大地质景观之一,将大力实施“兴文旅”行动,加快推进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向义镇等景区建设。县不仅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双城圈,还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县坚持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民生实事重点工程来抓,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融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去,依托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克难攻坚,聚焦农村公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完善“四好农村路”建设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公路持续向高质量发展,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脱贫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客流物流网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为支撑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按照交通运输部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要求,结合发展特点及发展条件,开展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体系。1.2 规划范围与期限根据部、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及工作安排,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县全域14个镇,幅员128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1.3 规划依据1.4 规划思路在明确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系统评估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实施效果,深入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十五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研究提出“十五五”期综合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和主要任务,并就推进规划有效实施提出保障措施建议。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外部环境需求需求分析资源布局需求分析-产业布局图1-1技术路线实施安排及保障战略研究第二章社会经济分析2.1 县域概况1 .历史沿革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北周保定五年(公元565年),置盘石县,辖有境地。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成,取“威名远震”之义。开皇H一年(591年),改戍为县,为建县之始。唐贞观元年(627年),县析置为婆日、至如二县。县城所在地为婆日镇(今严陵镇),“婆城”之名由此而来。宋乾德五年(967年),和义县并入县。元初,废县。元统元年(1333年)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并入荣德县,隶属于嘉定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复设县。清初仍沿明制,县属嘉定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县并入荣县,十三年复设,二十年再并入荣县,至雍正七年(1729年)又复设县,属嘉定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隶属于上川南道嘉定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同年11月1日,保路同志军攻占,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由省辖府(州、厅),县仍属嘉定府,县军政府改名县公署。民国2年(1913年)恢复道制,县属上川南道,翌年改属建昌道(治所在今雅安市)。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制,县直属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县隶属于第二行政督察区资中专员公署(治所在今资中县城),直到民国38年(1949年)12月。1950年2月,资中专员公署迁,改名为专区,1968年改为地区,1985年撤销地区改为地级市,县均属之。2 .地理位置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辖区面积1289平方千米,南北长54千米。地跨北纬29o22,-29o47,东经104o16,-104o53,o东邻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界荣县,北衔资中,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接壤。县城东至市市中区31千米、重庆市202千米,南至自贡市自流井区25千米、宜宾市翠屏区100.4千米,西至自贡市荣县31.7千米、乐山市96千米,北至资中县39.8千米、成都市138千米,西北至眉山市仁寿县79千米、乐山市井研县91.9千米。3 .气候条件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分区,受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影响,又分丘陵温暖季风气候分区和低山温凉季风气候分区。冬半年(11月一4月)主要受内陆高纬度地区冷雨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夏半年(5月10月)受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海洋暖湿夏季风影响。冬暖春旱,夏热秋凉;冬干春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少酷热;无霜期长,日照较少,四季分明。4 .资源(1) 土地资源2019年,县耕地55441.65公顷,其中水田21583.10公顷、旱地33858.55公顷、林地42624.3公顷。(2)森林资源西北低山区植被良好,林木种类37科58属100o余种,原生木本树木主要为马尾松、杉木、柏木、大头茶、樟、慈竹等,引进树木有湿地松、火炬松、巨棱、麻竹等。有名木古树156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2株、二级古树8株、三级古树146株。珍稀野生红豆杉22株。森林面积51841.5公顷,森林覆盖率40.2%,森林蓄积量426万立方米。(3)矿产资源全县的主要矿种有13种,分别为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页岩气、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煤系及非煤系)、粘土、砂岩、岩盐、矿泉水、地热。办理储量登记的矿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5200万吨,砖瓦用页岩(非煤煤系)保有资源储量约530万吨,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约3650万吨,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约170万吨,砂岩保有资源储量约900万吨,砖瓦用页岩保有资源储量约90万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约180万吨。页岩气探明储量621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4000亿立方米。(4)旅游资源县境地质构造形成了四川盆地中部902平方公里的“荣威穹窿”。独特的地势将分为低山、丘陵两大地形区。低山区高山林立,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生态原始,植被茂密,森林湖泊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山幽、林秀、水碧”之美称。县的穷窿地貌属于全球十大地质景观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发展丰富,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提升标准等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市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旅游景区经省旅资委审议提请文化和旅游厅审定批准以上11家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图2-1县旅游业分布图图2-2县产业基地2.2 区位分析国家启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川南经济区加快建设,成渝高铁开通,为经济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1、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心作为“成渝之心”的,以自己为“点”,划出“三条线”:成都协同发展轴线、重庆协同发展轴线、南向开放新兴经济轴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继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县作为市工业县,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高速发展为县带来极大的优势,带动县内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为县内工业发展创造了极大条件。图2-3县与成渝经济区的位置关系2、川南区域性交通枢纽成自泸高速公路、内威荣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仅100公里,成内自宜高铁途径并在设站。“十四五”期间四川重点推进建设蓉昆高铁,正线起于新建天府站,经天府国际机场、资阳、,止于自贡东站(接轨川南城际铁路),正线长度约150公里,其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蓉昆高铁在四川境内与内自泸、渝昆、成贵高铁交汇,在云南境内与沪昆高铁交汇,是四川南下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重要交通干线,在昆明与泛亚高铁交汇,连接东南亚。已全面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形成川南及成都半小时、贵昆三小时的通达格局,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附属网络,川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蓉昆高铁的开通,推动沿线城市融入川南“1小时经济圈”,将迅速打破区域壁垒,在川南经济区中逐渐构筑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最终形成完整意义上的高铁经济带,助推融入川南经济区发展。打造服务西南部、对接乐山、眉山等环成都经济圈南部城市的区域性副枢纽。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3.1 综合经济指标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