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docx
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章背景与形势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回顾“十四五”期间,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双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众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持续提升,“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主要成效(一)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打好“蓝天保卫战”。在全市率先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或改造任务,全面淘汰燃煤锅炉,累计淘汰燃煤锅炉67台300.46吨/时。将禁鞭范围由县城延伸到乡镇集镇,并积极引导各村开展禁鞭活动。完成全县24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对城区48家大中型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全面完成3000多台黄标车淘汰任务。推进道路扬尘精细化管控,城区道路实现了定时洒水降尘全覆盖,实行渣土运输准运制和GPS定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县城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3%o打好“碧水保卫战”。划定县城、乡镇集镇饮用水源保护区20处、农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地209处,完成了县城凤凰山饮用水源评估及全县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1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污水排放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完成了14座加油站42个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换改造。全面禁止网箱养殖,全面实施长江禁捕,实行增殖放流,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投资Ll亿元,实施香溪河、茅坪河、良斗河、九嘛溪、兰陵溪五大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每年打捞漂浮物2万立方米以上,并经华新水泥O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进行资源化利用。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5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面积达81万亩,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面积1.08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2%,成为“全国首批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适养“三区”,对340家养殖场实施粪污综合治理和利用,支持督促全县91家市场主体建设异位生物发酵床总计18083.5平方米,719家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总计51475.29立方米。启动了尾矿库、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垃圾填埋场土壤监测工作,完成了78件表层土壤样品及10件深层土壤样品的采样监测。17家辐射单位按时完成辐射安全年度评估,金山实业公司完成尾矿库闭库工作。(二)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成效显著。成立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组建15个专项战役工作专班,坚持“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关停取缔非法码头16个,做到拆除、清场、防反弹、复绿“四到位”,恢复取缔码头自然岸线3000米,补植复绿面积1.2万平方米。集约节约利用岸线资源,重拳整治河道乱挖滥采砂石,流域自然生态逐步恢复。投资1.27亿元建成环保专用码头、清漂工程和船舶废弃物接收转运处置工程及配套设施,每年可接收处置船舶生活污水20万吨、含油污水8万吨、生活垃圾1.2万吨、三峡库区漂浮物8万吨。开展河流排口排查整治,对茅坪河128个排设置标示牌,对全县14个入河排污口设置公示牌,确保入河排污“看得见、可测量、有监控”,实现“一口一档”,并对全县14个入河排污口的水质进行了监督性监测。严格落实“河长制”,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查责任,实现全县8条支流全覆盖,推动全县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完成长江岸线复绿6177亩、精准灭荒工程2238亩、矿山复绿380亩。以徐家冲港湾、木鱼岛、尖棚岭等库岸治理为重点,着力打造长江生态景观廊道,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三)生态文明建设开花结果。编制并印发实施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协同推进“县一乡(镇)一村”三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共创共建,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村73个、市级生态村165个。2019年创建成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6年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争取资金5845万元,开展了77个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脐橙荣获“201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十强”,“九嘛丝绵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A级旅游景区数量在全省县级领先,以三峡竹海、石柱圣天庄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蓬勃发展,助推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I0、PM2.5年均浓度分别由2016年的64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5年的45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29.7%>35.3%;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由2016年73.5%上升到2025年94.3%;环境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境内茅坪河万家坝断面、吒溪河野桑坪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长江银杏沱断面水质由III类提升到II类。县城及1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aEI值2016-2025年分别为1.64、0.67、0.51、1.34、0.01,连续五年保持正值,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五)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城镇污水治理。投资1.5亿元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1座,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投资3888万元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污泥无害化工程,新建1万吨/日翻坝物流园曲溪污水处理厂1座,累计建成污水管网69公里。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浓缩脱水化处理率达100%。投资5500万元,依托华新水泥O公司水泥窑,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印发了县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了人员齐备、设施完善、经费保障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面达到100%O(六)生态环保大格局初步形成。建立了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制度,构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机制。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设立县环境保护警察大队,有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扩大备案范围,实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压缩审批时限,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承诺时效减少141天,环评审批缩减到15个工作日以内。印发县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一票否决”制度。(七)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效显著。接受了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共五轮生态环保督察,配合督察工作有力高效。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时销号,按时完成了生态环保督察涉及我县的65项共性问题整改销号。督察交办信访件办理扎实有效,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完成了71件交办信访件调查处理。加速推进县惠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搬迁项目,破解了船舶污染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难题,压实了各行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八)环保能力建设逐步加强。完成了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县环保局更名为市生态环境局县分局,成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创新监管模式,委托第三方开展秸秆、水源地、固废日常巡查。实现水、大气、土壤、噪声、微生物及固废全要素监测,监测项目92项,拥有各种仪器设备50多台(套),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5个,监测队伍不断壮大,各类监测人员达20人。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不够。“两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7.57%,2025年县城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3%,生态资源已成为最大优势,确保长江生态安全已成为首要的政治责任,但经济发展不够,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杯水车薪,生态产品价值没能充分展现,难以支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环境质量改善面临新问题。随着大气污染管控力度加大,控煤降尘成效显著,PMl0、PM2.5和S02年均浓度不断下降,2025年二氧化硫年均值10微克/立方米,PMlO年均值4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33微克/立方米。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煤改气(天然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增加,为空气中光化学反应创造了条件,臭氧浓度大幅上升,2016至2025年分别为59微克/立方米、122微克/立方米、135微克/立方米、153微克/立方米、106微克/立方米,夏秋季臭氧经常成为首要污染物,2019年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达到97天,其中影响优良天数达到25天。夏季和秋季防控臭氧,成为大气污染防控的新难题。(三)环境基础性短板依然突出。乡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乡镇没有备用水源地。土壤污染防控面临资金、技术、人员瓶颈,工作难度大。地下水底数不清,污染防治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还不完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还存在不足,应急监测以及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四)生态安全维护面临压力较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用地的挤占与分割影响了生态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底数不清,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普遍存在,对全县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随着三峡翻坝物流发展,过境运输的车辆和船舶剧增,流动污染源风险防控压力大。由于三峡大坝的拦截作用,库区漂浮物多,加之上游来漂量不可预见性,保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压力大。(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显薄弱。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不科学使用化肥的现象仍然存在。农膜回收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回收利用率不高。畜禽散养户污染范围大、管控难度高。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一、面临形势“十五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更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即将成为从源头上推进污染治理的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五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有了明确导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二是法律法规保障将更有力。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生态振兴。长江大保护和乡村生态振兴都有了法律依据。三是生态环保有了更高标准,市委六届十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市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六届十五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三峡生态文明高地”,地方党委政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四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