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docx
-
资源ID:1913551
资源大小:107.01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docx
ICS45.020CCSP65B37方标准DB37TXXXX-XXXX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rialrunningperformanceofurbanrailtransit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21术语和定义1R5缩略语14试运行基本条件241通用要求245土建工程24R设备系统344车辆基地64F控制中心64F综合联调及系统测试747管理准备85试运行基本要求951通用要求9S9行车组织9SR施工组织106试运行考核指标与评估10«1考核指标UA5评估11附录A(规范性)综合联调及系统测试项目13A. 1非全自动运行线路供电专业综合联调及系统测试表13A.3非全自动运行线路信号专业综合联调及系统测试表15A.4非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监控专业综合联调及系统测试表22A.5非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专业系统功能测试表24A.6非全自动线路站台门专业系统功能测试表25A.7全自动线路信号专业系统测试表27A.8全自动线路专业系统功能测试表37附录B(规范性)试运行考核指标计算方法39B. 1列车运行图兑现率39B.2列车正点率39B.3列车服务可靠度39B.4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39B.5车辆系统故障率40B.6信号系统系统故障率40B.7供电系统故障率40B.8站台门故障率40B.9列车退出全自动运行模式故障率40B.10列车唤醒成功率和休眠成功率41参考文献4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基本条件、基本要求、考核指标与评估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延伸线试运行工作,甩项、缓建工程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852.3城市客运术语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9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术语和定义GB/T3285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1试运彳亍trialrunning通过不载客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来源:GB/T300132013,3.2,有修改4. 1.2承担单位undertakeenterprise受建设单位委托,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具体负责试运行的行车组织、调度指挥、轨行区管理等工作的单位。R1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T0: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ATP: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ATS: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cSystem)CAM:蠕动模式(CreepAutomaticMode)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System)CCTV:闭路电视系统(CIoSed-CirCUitTelevision)FAO:全自动运行系统(FUnAutomaticOperation)F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AlarmSystem)GoA:自动驾驶等级(GradeofAutomation)ISCS: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SupervisoryandControlSystem)OPS:大屏幕显示系统(OpenPluggableSpecification)PA:广播(PublicAddress)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PSCADA:电力监控系统(Power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PSD:站台门(PlatformEdgeDoor)SPKS:工作人员防护开关(StaffProtectionKeySwitch)TAGS:歹U车自主运行系统(TrainAutonomousCircumambulationSystem)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4试运行基本条件5. 1通用要求4.1.1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90d,其中按本线路初期运营开通时列车运行图连续组织行车,时间不应少于20d。4.1.2 试运行前应完成项目工程验收且合格,符合设计文件及GB/T50299等验收标准、规范要求。影响试运行行车安全的问题、隐患应整改完毕。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工程不应影响试运行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并应在项目工程验收前按规定获得缓验认可,缓验项目应在试运行全功能考核阶段前全部完成验收。4.1.3轨行区范围内工程应全部完成,与试运行相关的系统设备、设施完成安装,牢靠且运行稳定,满足试运行整体功能需求,拟开通线路范围内其它工程宜全部完成。4.1.4 试运行前应完成正线轨行区封闭,投用区间与非投用区间、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之间应设置物理隔断。4.1.5 试运行前应完成车站、高架结构,以及供电、通信、信号等必要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符合GB50299等相关标准要求。4.1.6 试运行前试运行承担单位应完成调度指挥权接管,试运行相关专业系统设备资料、投入试运行必需备品备件到位。4)土建工程4.2.1 线路和轨道设施线路和轨道设施应符合下列条件:a)线路及附属设施、轨道、疏散平台、接触轨接触网、回流轨系统等设备设施完成安装、调试,具备投入使用条件;b)线路具有冷滑、热滑试验报告,试验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完成整改且复验合格;c)轨行区构筑物、设施、设备、管线及周边环境无侵界,具有限界检测合格报告;轨行区各类吊挂构件、构筑物、设备箱门,及联络通道防火门、区间人防门、防淹门等安装牢固、锁定完好,满足结构受力及隧道活塞风受力要求,并具有定期检查记录;基标、线路及信号标识等附属设施配置齐全、标识清晰、埋设牢固;轨行区广告灯箱完成安装调试,具备使用条件;d)钢轨、道岔的焊头及连接在钢轨、道岔上焊接与栓接的线缆结合部位完成探伤,具有探伤检测合格报告;无缝线路具有锁定轨温、单元轨节长度和位移观测桩位置等技术资料;正线、配线和车场线尚未使用的道岔、预留延伸线终端等预留工程采取道岔定向锁闭、设置车挡等安全防护措施;在高架线路末端设置防撞和防脱轨措施;e)道床排水沟畅通,道岔区转辙机及杆件基坑处无积水;f)其他设施上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上跨设施交叉范围两侧内完成防护网或者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设施共建于同一平面且相邻可能影响运行时,线路两侧封闭隔离、安全警示等安全防护设施完成安装并具备投入使用条件;g)地面和高架线路声屏障、防抛网等施工完成并具备使用条件;h)对存在受到外界撞击风险的上跨道路高架区间及位于道路一侧或交叉口的墩柱,完成限高、防撞等措施设置。4. 2.2车站建筑车站建筑应符合下列条件:a)车站具有满足消防疏散、人员安全通行条件的直通地面出入通道,符合GB50720等标准要求,其中具有不少于1个车站运营出入口具备通行条件;b)车站站台层主体装修完成,站厅层主体装修宜全部完成;c)车控室、站长室、设备区卫生间等试运行必要的生产、办公用房装修完成,具备使用条件;站内与试运行相关必要的安全标识、辅助设施完成安装;d)风道、风亭等工程进度满足车站、隧道通风和排烟要求;e)车站出入口、疏散口、风亭、区间风井、对外连通区域、与既有运营线路连通口等部位,满足防淹水倒灌、防侵入、防高坠等要求。5. 2.3结构工程结构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a)车站主体结构、区间工程结构符合设计文件及GB/T50299等验收标准要求;b)轨行区无明显结构渗漏、道床积水、结构空鼓、物体脱落等影响行车的情况,伸缩缝盖板等安装牢固;c)完成风道、井道、扶梯基坑、电缆沟、集水池及泵坑等重点部位的垃圾清理,完成试运行涉及的区间隧道、土建风道、通风管路清洗,以及施工残料及垃圾清理;d)完成工后监测点布设,对线路中的隧道、高架桥梁、路基和轨道结构等的变形完成首次监测,具有监测报告,符合GB50911等相关监测要求,试运行期间宜每1个月2个月监测1次。6. 2.4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应完成轨行区人防门、防淹门安装、调试,相关孔洞封堵完毕,具备使用条件。4设备系统7. 3.1车辆车辆应符合下列条件:a)完成初期拟投入试运行车辆的例行试验,对影响行车安全的车辆故障完成整改;b)投入试运行车组数满足按图试运行间隔需求,备用车数量满足试运行行车要求,具备上线条件;c)试运行车辆的信号车载ATP设备、列车车载台、列车手持台等投入使用,具备信号车载ATP功能和无线调度通信功能;d)全自动线路具备列车远程运行状态监控的相关功能;e)全自动线路车辆具有空载试运行车辆安全认证报告,对于限制项,制定安全防护措施。4.3.2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a)供电系统完成安装、调试与送电工作,具备投入使用条件;b)供电系统完成行车相关电气元件、开关的整定值调整,实现供电设备状态、保护投入、电源走向、联锁关系等功能,具备对设备遥控、遥信、遥测、遥调的功能;c)变电所内、外部设备间整洁,电缆沟、电缆夹层及隐蔽工程内清洁、无杂物,接地、安全标识齐全、清晰,配备安全工具,并放置到位;变电所外部满足防火要求,具备巡视和检修条件;d)电缆孔洞完成封堵,电缆井完成安装,电缆完成走向标示牌悬挂;e)供电系统具备杂散电流防护功能;f)供电系统完成设备调试及与相关系统的联调(含电力监控系统)、正线供电系统短路试验;g)电力监控系统通过144h稳定性测试,具有测试报告;h)外电源全部投入使用,无法全部投入使用时,应对供电能力进行测算,确保满足试运行行车要求;i)区间照明系统、应急疏散指示等具备正常使用功能,区间及车站照度满足试运行需求;J)低压配电系统具备正常供电功能;k)可视化接地系统完成设备调试,中央级、站级、就地级实现正常操控。4.3.3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a)完成无线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传输系统等安装和调试,具备使用功能。应急情况下,通信系统保持正常通信功能;b)时钟系统为关联系统提供时间校对;c)电源系统具备不间断供电功能,通信电源的后备供电时间不少于2h;d)通信系统完成144h稳定性测试,具有测试报告;e)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控制中心与车站、列车、车辆基地等无线通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