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docx
-
资源ID:1910754
资源大小:35.9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十五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docx
“十五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老年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五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十五五”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及“十五五”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十四五”时期主要成就“十四五”期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等目标,奋力推进全县老龄事业发展。(一)老年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老年人全面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74万人、38.704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以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达Io0%以上。(二)养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全县有城乡养老机构24家(公立23家、民营1家),养老服务床位数达75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35张)。已建有社会福利院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2个,在建老年养护楼1个,提质改造农村敬老院4个。每年将不低于55%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三)老年健康支撑体系逐步建立。全面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成中医馆30个,所有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四)老年宜居环境更加友善。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全县敬老孝老助老社会氛围日渐浓厚。不断推进家庭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居住和出行环境明显优化。完善维权机制,全面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老年法律援助覆盖率100%。(五)老年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县级建有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80%以上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有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基层老年体育活动场所覆盖面达80%,新建社区的老年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Io0%的乡镇建立老年人体育组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0%。“十四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2015年2025年规划指标2025年实际完成数规划完成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23.24.74127.3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9.83338.7042117.2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37682.852.7195.09%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62.11787071.1411101.63%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张)0.250.38850.3179.48%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生(万)0.2560.60.645107.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100100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75100100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40以上50以上50100%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96100100100%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的比例()5050以上39271.89%、“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据2025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90267人,占比13.9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6422人,占比10.24%。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龄问题由个体、家庭问题向群体、社会问题转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增速较快;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四是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老龄事业供给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供给水平相对较低;五是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老年政策制度设计,加大为老服务供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推动全县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一)党政重视,各方参与。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参与社会发展,参与志愿服务,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始终保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的基础作用,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建立健全社会共建共享机制,让老年人依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二)人民至上,保障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三)协调发展,深度融合。统筹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关爱、作用发挥等政策支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事业产业协调。三、发展目标“十五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优待、家庭赡养、社会参与等制度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富有成效,老龄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基本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兜底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普惠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供给有效保障。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支撑体系逐步建立。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给不断增加,老年健康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构建。老年医学科建设逐步推进,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老年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入融合。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体育康养、森林康养等老龄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增加产品供给,优化配套设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康养产业载体同步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老年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老龄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规划用地用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老龄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为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支持更加有力,为老服务更加便捷。专栏1“十五五”县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JB号主要指标2030年指标属性会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预期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约束性建设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1所约束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约束性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预期性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约束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的比例三55%约束性1康人均预期寿命78岁左右预期性撑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预期性O开展居家老年人医养服务的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0%预期性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约束性/好2“敬老月”活动覆盖面每年开展1次约束性会3老年大学覆盖面1所约束性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保持1预4作者人数人以上期性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明显预5业招生规模增长期性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超过预6年人口比例20%期性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突出保住基本、兜住底线,发展普惠、便利可及,医养结合、突破难点,两业同兴、增强动力,人才助老、法治护老,协调发展、共享美好的重点,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相协调、统筹兼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基本全覆盖。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落实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到2030年,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左右。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和基金管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退休人员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待遇在在职人员的基础上至少提高5个百分点。根据省、市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将更多老年人多发、高发并需长期治疗的病种纳入慢特病门诊保障范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左右和75%左右,推动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切实推进医疗救助省内“一站式”结算,扩大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范围,并将更多老年人多发、高发的慢特病病种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对经三重医疗制度保障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特困、低保等老年救助对象,符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