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前言根据省水利厅、市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在充分调研、系统分析“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水利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经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十五五”期间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等重点内容。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水利发展“十五五”规划,对于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水利决策部署,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做出了重要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基本要求,以及省政府的部署,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水利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从而支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规划在分析区的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贯彻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眼民生水利发展;注重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的原则;立足本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统筹考虑了中心城区及周边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本规划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纂,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水务局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同时区水务局的负责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1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1.1 自然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区地处省西南部,位于北纬和东经,是川滇黔资源金三角腹心地带。东临会理县,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云南省华坪县,北连盐边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崎岖破碎,山地走向近于南北,与金沙江支流谷地走向平行排列,山谷相间,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境内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mo海拔最高点为务本乡大黑山花胁巴峰,海拔2926m;最低点为南端平地镇师庄金沙江出口处,海拔937叫最大垂直相对高差达1989mo区是市的县级近效区,区内成昆铁路纵贯南北,108国道与省、区、乡道形成公路交通网络,是川滇物资交流集散地,建成的飞机场在其境内。1.1.2气候条件区属南亚热带一一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日变化大,年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0.3寸,年最低气温14.3寸,年最高气温29.7C,年降雨量80Omm左右;具有四季不分明而干雨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全年2300-2700h),太阳辐射强(578-628KJcm2),蒸发旺盛,小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全区分为三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Onl以下的河谷地带为干热河谷性气候;海拔1500m至2200m为暖润低中山气候;海拔220OnI以上的中山顶部为冷湿中山气候。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无霜期为300天以上。1.1.3河流水系区位于金沙江上游与雅碧江交处。境内河流属金沙江上段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大河、巴关河、摩梭河、迤资河、纳拉河、塘坝河。金沙江从太平乡干坪子入境,在平地镇师庄村出境,横穿纵下,途经11个乡镇,流长133km。境内大小53条支流汇入金沙江、雅碧江,集雨面积大于200k112的支流3条。集雨面积在100knI2以上的有5条支流。大河流域最大,达719.8km20年均径流深为10030011三之间,金沙江沿岸海拔高程1200米以下为100nIn1;海拔高程1200"1600m,年均径流深100200mm;海拔高程大于1600m,年均径流深为200300mmo年平均径流量为3.20亿11?,径流深185mm。金沙江、雅碧江过境流量为1102亿倘占全区径流量的99.71%。1.2社会经济概况1.2.1行政区划、人口和耕地全区辖8个镇、6个民族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设81个行政村、606个村民小组、19个居民委员会、131个居民小组。全区幅员1727.07kn2,其中耕地面积10151公顷。全区共36个民族,有平地、啊喇、大龙潭、福田、金江5个少数民族乡镇、36个民族行政村、288个民族村民小组,民族乡镇总人口61990人。截止2014年全区总户数73997户,总人口2314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表1.2-12014年区街办、乡(镇)基本情况镇P地/业业总食i菜果I栏均(人)面积(公顷)总产值<万元产值(万元)(吨)(吨)(吨)肥猪(头)纯收入(元)河中路街办乙913811000L36195I98175001870944Z5255122389地镇510959032924800Z7566957128588551264田镇E87406C7122200CV586CZ2456148009161560LC1-1C乙CLZr田镇6961884890008929623004401535德镇43244937301000I5276793Z30098541489江镇703055e48629812C乙6551505CV0008081764德镇6617299527187521r/692CL5407043CZ74871534进镇939887/676358000C0074685匚38504722027龙潭乡575047568687752108CL00043080CZ62501514喇乡CL40593E5741100匚0500092C200CL6361140E1CVCZCV发乡9591317362000112307960221311919平乡C40656匚829367330114e475CL94315151694本乡E46276匚80138711CZ311C18060008211522坝乡06133953818800Z053C乙2609CZ891322515891.2.2国民经济2014年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2.7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8.2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27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1亿元,同比增长16.9%。招商引资快速增长,全年签约项目3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77亿元,同比增长11.80%。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14.2%o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11元,同比增长10.l%o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8亿元,同比增长9.6%。区社会经济情况详见下表:表1.2-22014年区主要经济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14年比(2013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82.717.8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8.244.4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48.207.9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140.917.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6.278.1粮食总产量万吨6.410.8蔬菜总产量万吨23.41-1.0水果总产量万吨8.162.2肉类总产量万吨1.743.0禽蛋产量吨0.371.5烤烟总产量万担4.32-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58.1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8.589.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100.7711.8地方财政收入万元11.20-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3511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155911.31)农业201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2亿元,增长4.4%o其中:农业总产值8.65亿元,增长4.2%;林业总产值0.27亿元,增长4.8%;牧业总产值4.86亿元,增长4.7%;渔业总产值0.26亿元,增长5.8%;农林牧业服务总产值0.18亿元,增长5.3%。2)工业201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5.7亿元,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77.5亿元,增长7.3%。实现工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产销率为95.6%,增长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8亿,下降64.9%;利税总额16.5亿元,下降53.5%;亏损企业亏损额3.7亿元,下降9.4%,负债总额169.9亿元,下降L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产量317万吨,增长85.0%;洗精煤373万吨,增长59.0%;钛白粉35.8万吨,下降4.8%;海绵钛675吨,增长112.3%。3)土地利用现状我区现有耕地面积28.7万亩,还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为22.591万亩,其中大河流域10.421万亩,摩梭河1.35万亩,巴关河3.06万亩,乌拉河0.79万亩,迤资河6.04万亩,塘坝河0.93万亩。4)交通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数975公里,等级公路达699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3.0%,其中:高速公路62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859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69235万吨公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80公里,境内火车站个数1个。1.3水资源概况1.3.1 地表水资源(1)水资源分区按照行政分区的原则规划分区,全区共分为8个镇、6个乡、1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