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的决策部署,实现消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消防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十五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域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省“十五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市“十五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主要成效“十四五”期间,全县消防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水平,较好的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消防安全基础。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日益健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县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夯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工作纳入县安委会重要议事内容和年度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考核范畴,抓实条线监管,政府牵头会商研判、行业部门联合执法、乡镇(街道)定期排查成为常态。出台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线索信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将网格员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纳入网格员“综合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基层末端消防安全责任,党政齐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火灾防控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消防安全治理不断完善。出台县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县消防车通道管理办法县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机制,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署开展“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深化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加强消防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展消防监督检查1.05万余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46万余处,先后解决了温州商贸城、国羽市场、东方红市场等多处重大火灾隐患,取得良好效果;累计发生火灾965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36万元,持续保持了无较大火灾事故发生的良好势头。公共消防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出台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20172030年)和县乡镇消防专项规划(20182030年),实现消防规划全域覆盖。累计建成并投用政府专职消防队5个,建设社区、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110个,新建市政消火栓421个,31台消防车辆和1万余件(套)器材装备列装一线。完成公共建筑、住宅小区、背街小巷消防车通道标线施划,为乡镇配发消防摩托车58辆并配套成立志愿消防队,完成7个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农村消防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日趋提升。组建山岳、水域、地震三类攻坚班组和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进一步完善“高、低、大、化”等典型火灾事故处置作战编成。深化消防员岗位练兵,加强专业培训和业务轮训,推行“日常督查、每月轮训、季度比武、年终考核”为量化内容的训管质量评价模式。“十四五”期间,全县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处警2432起,疏散营救600余人,圆满完成了“28”川祥化工火灾、“101”钮泓光电科技火灾、”102,矿井救援、“86”文宫山体滑坡以及汛期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深化。全面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五进”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开学第一课”“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依托县安全体验中心建成县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配备消防宣传车打造专业宣传队伍。通过县官方融媒“大美”,开设“蓝朋友”消防宣传专栏,并同步发挥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开展警示教育、普及消防常识,消防安全的知晓度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第二节面临形势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存在“上热下冷”“层级弱化”等问题。消防救援部门履行消防安全综合监管的职能作用不够凸显,相关职能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边界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消防工作综合考评机制,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仍需完善。乡镇(街道)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被安全”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全县社会化消防工作“多元共治”的良性格局还没有完全构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够平衡。消防规划实施有待加强,县城区现有消防站5分钟平均可达覆盖率远低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老城区书院街专职消防站营房与其他单位共用,场地条件受限,不能满足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执勤备战需要。消防水源分布不均、数量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河流水域建设消防取水码头,农村地区消防水源普遍缺失,市政消火栓欠账率较高。乡镇志愿消防队装备器材配备不达标,管理不到位,扑救初期火灾“打早打小”能力亟待提高。火灾潜在风险隐患不断增多。全县现有高层建筑174栋(其中超高层建筑2栋),商业综合体3家,部分建筑存在产权功能复杂,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被挤占,建筑消防设施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2家,危化企业5家,化工企业4家,加油加气站点77家,部分企业违规改装生产工艺和厂房,未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火灾风险高。城中村、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消防车通道被占用,电器线路私拉乱接,电动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消防水源不足、水量水压不够,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仍待加强。全县救援队伍尚无集中统一的训练基地,训练模式相对单一,缺乏烟热训练、燃烧训练等专业训练设施,队伍实战化、专业化训练水平不高。救援队伍对轨道交通、大跨度大空间、大型地下建筑、超高层建筑、新能源等特殊灾害事故经验较少,攻坚手段缺乏,现有消防车辆装备与应对“全灾种”救援还不相匹配。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尚未构建,指挥调度与现代化信息化通信指挥还不相匹配。应急救援联动体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有序、科学的组织指挥,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消防科技信息应用有待完善。全县“智慧消防”这一新型监管模式尚未构建,依靠信息化手段前移火灾防控关口,实现火灾精准防控、预警防范还不够到位。部门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一些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与商业数据面对消防救援部门开放程度低,在开展灭火救援、监督执法工作时缺乏相应的外部数据支撑。在跨部门、跨行业数据信息交流共享上存在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现象。社会单位对智慧消防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消防设施建设科技水平较低。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公共消防宣传设施建设覆盖率不高。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覆盖面小,单位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违规违法行为一定程度存在。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化、公益化程度不足,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初期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逃生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第三节发展机遇“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县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步伐的重要机遇期,是县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城市副中心、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关键期,消防事业跨越式发展具备了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消防救援队伍给予特殊关爱,”四句话方针”为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完善各项政策机制,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加大消防经费投入,为消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坚强保障。新的历史起点为消防事业发展开创了伟大局面。“十五五”时期,消防事业将实现从“一般性灾害救援”向“综合性应急救援”转变,适应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和新时代“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处置转变,做强专业救援队伍,做大社会救援队伍的“三个转变”期。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下,维护社会持续安全稳定,构建新时代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愈发重要。“双城”“同城”战略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十五五”时期,县将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步伐和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要求消防事业必须紧密对接战略定位,抢抓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服务发展大势,提高发展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五五”时期,人民生活品质将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对改革创新社会消防治理模式、优化消防执法服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对消防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关注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安全的氛围更加浓厚,主动参与支持消防事业的意愿更加强烈,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提出的“四句话方针”,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积极推进县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构建全县一体、部门协作的高效运转机制。坚持“两个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消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保障民生、民安。坚持整体智治。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智慧治理,坚持“数字赋能”,补短板、固优势、破难题、见成效,着力打造防灭一体化智治、纵横一体化统筹、跨域跨部门一体化协作的整体智治、协同高效新格局。坚持底线思维。完善消防综合治理体系,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消防治理规范化水平,以新发展理念和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实现全域消防安全稳定、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创新治理。始终坚持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破解体制机制、思想观念、战斗力生成等方面的难题。坚持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消防安全领域深层次问题。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在消防领域深度应用,提升消防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第三节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和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全面落实,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处置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全县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消防安全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消防安全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全面完成,消防监管新模式充分运用,基层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升,火灾隐患整治精准高效,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适应城乡发展以及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乡镇级片区消防专项规划出台实施,规划建设内容逐年落实。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不断完善。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建设总体达标。完成县级消防训练基地建设,补齐城区消防站建设短板,力争5分钟覆盖率符合规范要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构成更加合理,指挥调度、联动作战以及综合保障机制更加顺畅,消防救援队伍训练体系更加健全,先进技术、智能设备、特种装备应用更加广泛,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持续提升。消防科技智慧水平稳步提高。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全面升级,灭火救援应急指挥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智慧消防”建设深入推进,平台系统建设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