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十五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910689       资源大小:113.4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五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力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的进一步凸显期,也是我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市“十五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以及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县工业发展实际和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62030年。第一章规划基础与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紧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项目投资为主引擎,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在扩大增量中促转型,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上档晋位、量质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工业总量不断扩大。规上工业累计总产值达610亿元,税金总额12.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5%0“十四五”时期,工业对全县年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保持在40%以上,工业经济成为引领县域经济的主引擎。(二)项目投资扎实开展。扎实开展“项目年”和项目投资“大比武”活动,先后实施了300万平方米/年高端饰面石材生产、4000吨/年高端调味品异地技改、500吨/年果酒精深加工、2.1亿匹/年节能新型墙材生产、15万套/年高档办公实木家具生产、10万吨/年优质钙粉生产等产业项目。“十四五”时期共实施工业项目5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47.15亿元,完成技改投资89.42亿元。(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停何家湾煤矿等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15家,退出产能132万吨。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建材、能源、冶金、化工“五大支柱”工业产业体系。到“十四五”末,战略新兴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9家,产值实现2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17.5%。(四)园区集聚水平提高。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以经开区为核心,建材家居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能源化工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的县域工业空间布局。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09平方公里,到“十四五”末,已开发面积4.5平方公里。(五)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79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14.5%,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2户,5亿元以上企业3户,亿元至5亿元企业26户。(六)两化融合稳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县城区基本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物联网基本实现城区及重点工厂有效覆盖。智慧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建成,我县成功纳入省级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虽然“十四五”期间工业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受煤炭去产能、疫情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二是发展质效不高。资源型传统产业占比较重,原材料资源型产业占比高达65%以上,同时除煤化工外其余传统产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内影响力弱,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仅2家。三是项目后劲不足。工业项目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大项目、好项目少。受产业政策、区位等限制,招商难度加大。四是园区承载力弱。受地形地貌制约,适合企业入驻的河谷地带居民密集,且征地拆迁困难,不利于项目落地及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电路等要素保障不够充分,园区厂房、办公房风格各异,未形成统一布局,整体形象较差。第二节“十五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五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工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正加速重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前进动力。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和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完整产业体系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将步入快车道,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诸多有利条件。从省内看,“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战略位势将更加凸显、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从我县来看,今后五年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将为工业加速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激发新的增长潜力提供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将为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协作共兴创造新条件;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将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创造新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形态转变,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契机;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思路和“工业定乾坤”理念,“强工业”部署不断推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提供新动力。特别是随着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持续提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市场对绿色、智能、高端、安全的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迅速扩大,加之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以及能源化工综合开发的巨大潜力,为我县发展能源化工、绿色建材家居等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未来五年,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需要在“十五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面对人口红利消退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挑战,生态环境约束带来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的挑战,能耗双控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新矛盾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保持战略定力,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市委“1345”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县委“3691”重点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共同富裕,深入推进资源绿色转化高效利用,坚持突出项目、做强企业、壮大产业、提升园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着力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原则。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发挥政府战略引导和服务经济发展作用,形成推动工业发展新动力。坚持互动融合原则。聚焦产业链、价值链、要素链,推动工业跨产业融合,带动一产、促进三产,强化工业内部融合,实现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和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坚持统筹布局原则。全面统筹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协作,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园区为域面,以企业为重点,以产业为主线,形成产业互为配套、资源共享产业发展格局。第三节发展目标力争通过“十五五”期间努力,规模总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更有力、项目投资稳步增加、集约发展更加显现、绿色发展更加协调。规模速度目标。到2030年,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较2025年翻一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保持在8%以上,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融合目标。到203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创新平台3家。企业研发投入稳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质量效益目标。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20%以上,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95%以上,产业结构和层次更加明显。集约发展目标。到2030年,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投资力度和产出效率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目标。工业生产方式加快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完成市定节能降耗目标。第三章重点方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新型工业强县为目标,聚焦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力推进“1+4”新型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工业产业集群。突破性发展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建材家居、机械制造和食品饮料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坚持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鼓励存量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双量提升”。第一节突破性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突出一体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构建以嘉川化工园区为“核心”、中部河谷走廊为主要支撑的能源化工产业布局。依托煤资源综合利用、天然气化工、钢资源综合利用3条能源化工产业主链,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利用,促进产业延链集聚耦合。抢抓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机遇,积极争取全省焦化产能置换政策支持。培育壮大焦化、天森煤化、合众化工等企业,积极招引中煤集团、万华化学、川能投等国内知名企业参与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规划建设500万吨/年储配煤基地、100万吨/年焦化、煤气结合制甲醇、天然气制乙烘、五氧化二机提取等重大项目,发展壮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中煤集团甲醇合成、中南大学新型湿法提机等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着力提升“造”能源化工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建成川陕甘结合部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一、煤资源综合利用。依托我县丰富的煤资源及北煤入川的通道优势,规划建设储配基地,规范发展煤炭分级洗选、清洁储配。抢抓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机遇,积极争取全省焦化产能置换政策支持。提高煤炭工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和清洁生产利用水平。积极推进规模化、循环化煤化工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现有煤焦化、焦炉尾气制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等煤焦化主链条,大力培育苯酚、轻油加氢、改性沥青、苯加氢、碳酸二甲酯等下游产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构建低碳高效的产业体系,促进全县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萱色为蛹产品、黄色为雌I煤化工产业链二、天然气综合利用。依托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加快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大力引进天然气制乙烘、制

    注意事项

    本文(“十五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