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前言6第一章规划背景7第一节发展成就7第二节机遇与挑战12第二章总体要求15第一节指导思想15第二节基本原则16第三节发展目标17第三章加快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20第一节建立健全卫生健康党建体系20第二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1第三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25第四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7第五节完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28第六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9第七节构建现代化健康服务业体系30第八节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31第九节纵深推进卫生健康法治体系33第四章全方位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34第一节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34第二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5第三节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36第四节强化慢性病和精神卫生防治38第五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营养管理39第六节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40第五章全生命周期保障重点人群健康41第一节促进优生优育和托育发展41第二节深化妇幼卫生健康服务42第三节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43第四节加强职业卫生与健康保护44第五节丰富老年健康服务供给46第六节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47第六章全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48第一节加强医疔服务能力建设48第二节提高医疔质量安全水平49第三节优化医疔服务模式50第七章加快新时代中医药强县建设51第一节强化中医药独特优势51第二节扩大中医医疔服务资源52第三节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53第八章打造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54第一节推进健康产业园区建设54第二节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55第三节推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56第九章加快数字卫生健康发展步伐57第一节夯实数字卫生发展基础57第二节深化“互联网+”医疔服务58第三节优化“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59第四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59第五节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60第十章深化医药卫生重点领域改革60第一节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60第二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62第三节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63第四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65第五节强化医疔卫生行业综合监管68第十一章促进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70第一节融入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70第二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71第十二章提高支撑与要素保障水平72第一节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72第二节加大卫生健康投入保障力度74第三节加强健康传播能力建设75第十三章加强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76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76第二节深化部门协同76第三节加强监测评估77附表:县"+三E"卫例!棘I暧喔点嗔目清单79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入全民健康新时代的关键五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省委“一千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和市委“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等决策部署,加快健康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2030规划纲要省“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市“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2030“规划纲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县"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本规划明确了县"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十五五”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核准审批卫生健康事业重大项目,预算安排卫生健康事业财政支出,考核评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就“十四五"时期,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健康建设,全社会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氛围初步形成,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跃升,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十四五”规划的卫生健康主要指标全部完成,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十四五”以来,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5年全县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53岁,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43.26/10万、婴儿死亡率1.7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3%。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资源总量有序增长。2025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9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3711张比2015年增长7.75%;卫生技术人员3731人,比2015年增长34.35%;每千人口医疔机构床位6.3张、执业(助理)医师2.81人、注册护士2.57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8.25%、56.98%、88.97%0全县医疔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疔条件得到改善。医疔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镇(中心)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5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2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入院111200人次,比2015年减少6.32%;2025年床位使用率81.31%,比2015年减少0.14%病床周转次数36.89上匕2015年增长5.07%o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2018年1月,将原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疔保险制度整合,实行“一制两档"的城乡基本医疔保险制度,实现了“六统一”。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550元/人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达75.33%0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以付费总额控制为主,按病种付费.床日付费、项目付费等多种结算方式为辅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二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016年11月和2018年12月相继实现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加成全覆盖,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助和医院自我消化方式,建立补偿机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突出公立医院党建引领,2025年公立医院制定章程的达100%,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制定章程的达100%;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对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控制、员额管理;通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药品采购监管、强化监督考核等综合举措,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9个镇卫生院配置DR等基本医疔设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实行“六定"管理,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待遇。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5年已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3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7.35%o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截至2025年,参与医疗集团合作关系1个,组建县域医共体3个,加入学(专)科联盟7个,16个基层医疔卫生单位建立远程医疔协作。全县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疔机构双向转诊签约率达100%,“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新模式逐渐形成。四是加强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三医”综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监管方式由事后监管向全过程监管转变。加强医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完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五是强化药品供应保障。严格执行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等网上阳光采购,全面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加强采购行为监管,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强化。一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项,服务经费提高到65元/人年,常住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61%,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84.22%、75.68%o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开展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100%o2025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99.28%f无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流行;符合治疔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4.1%,肺结核患者发病率54.4/10万,碘缺乏病、疟疾、克山病等地方病全面消除;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三是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等妇幼卫生服务项目,2025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13%,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17%o四是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落实卫生应急风险评估制度,动态修订应急预案,成功处置我县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病例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例。计生服务管理不断完善。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群众知晓率达98%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98.66%f人口自然增长率1.78%of202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104.42。二是加强人口监测。及时启用省健康档案云平台,出生人口、育龄妇女等重点信息统计入库率达96%以上,人口数据质量误差率1.09%o三是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2025年奖特扶对象达13412人,“十四五”期间共兑现奖特扶资金9037.428万元。加强计生"三结合"关怀,圆满完成中国计生协失独家庭帮扶项目和省计生协生育关怀项目工作,多种形式帮扶计生特殊家庭,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四是生育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出台生育保障措施,规范管理3家民营托育机构,新增托位80个,打造20个社区托育点,鼓励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建成母婴室10个。五是深化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建成“协会+”工作模式,成功创建全国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中医药优势进一步发挥。建成县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00%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100%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中医适宜技术得到普遍推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省级卫生村覆盖率达到43%,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到92.8%,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f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70%,基本技能掌握率达70%o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06%。健康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先诊疔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大病集中救治率99%,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费用占比7.17%o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全县常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o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升级改造和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所有医院接入平台,实现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33个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巴蜀快医”手机APP与基层医疔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建成区域影像、区域心电中心,建成“数字化医院”7家。完成24家公立医疔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