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4).docx
“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构建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据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健康2030”行动纲要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1.县域社会经济概况。县位于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接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南抵达州市达川区、渠县,西邻南充市仪陇县、营山县,北连通江县、巴州区。幅员2229平方公里,辖1个经开区、2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个管委会、1个管理局,147个居委会,24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91万,常住人口64.04万人,耕地面积57.5万亩。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83.07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8.2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8.47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6.32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5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529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二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薄弱。疾控、妇幼、监督机构经费不足,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队伍老化,装备落后,功能不完善,医防结合不紧密、平急结合不充分、不适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新要求。三是医疗机构间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协调不够,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畅,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尚需深入推进,部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四是中医药中西医发展不协调。“中医西化”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中西医互补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中医药服务体系、模式和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二)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机遇期。L机遇。党的二十大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卫生健康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更加凸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和持续流行,使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任务压力依然艰巨复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亟待提升,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迫在眉睫。2.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难度持续增大。“十五五”时期,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内涵,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整合型、智慧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促进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二、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主题,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设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短板,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从规模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机构之间从“自主发展”转变为“整合协作”,推动城乡居民享有便捷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到2030年人人享有优质、高效、公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规划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以贯彻国家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主导,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平急结合,强化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2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组织领导、投入保障、管理监督等责任,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需求。3 .坚持功能整合,上下协作。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强化分工协作,上下协作,打通制约医疗卫生资源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4 .坚持优化服务,促进均衡。推动改革与改善相结合,优化全过程服务和医疗机构空间布局,强化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便群众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5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效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人才、科技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规划目标到2030年基本形成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公立医院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层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人能力明显增强,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表1“十五五”时期县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序号主要指标2025年现状2030年目标指标性质1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0.320.83预期性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100100预期性3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100100约束性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筛查门诊(发热诊室)的比例(%)100100约束性5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4.66.86预期性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1.932.5预期性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112.8预期性8每千人口药师数(人)0.210.54预期性9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2.813.93约束性10医护比(1:X)1:1.091:2预期性11床人(卫生人员)比(Lx)1:1.101:1.60预期性12每千人中医类执0.720.62预业(助理)医师数(人)期性13每千人口公立中医院类医院床位数(张)0.570.85预期性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的占比(%)100100预期性15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084.50预期性16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100约束性三、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围绕我县“两个加快”战略,聚焦“五个一流”发展目标,统筹优化机构、床位、人力、设备、技术、信息与数据等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中心城区重点支持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建设,基层优先支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县重点城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一)机构布局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主体,以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健康照护设施等新型服务机构为补充,面向全人群,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1 .医院。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政府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主要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医疗支援等任务。“十五五”期间,在县域内,加强医疗机构综合能力建设,设置精神、口腔、护理、康复、老年病等公立专科医院。保留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加强政府落实符合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投入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人民医院。重点加强“五大中心”和疑难重症专科建设,积极推进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老年医学、儿科、精神等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以慢性病、老年病、康复、护理等为重点,规范医院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五五”期末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县中医医院。重点加强康复医疗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中药共享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带动全县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五五”期末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服务水平。非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是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或高端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中医、精神、肿瘤、儿科、检验、影像等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支持发展康复、护理、养老、安宁疗护等服务。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建制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建制镇卫生院,其余的非建制镇卫生院设置为分院、地名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1)设置建制镇(中心)卫生院29所:江口、白衣、板庙、笔山、泥龙、响滩、大寨、得胜、粉壁、佛楼、涵水、江家口、兰草、灵山、龙岗、青云、邱家、三十二梁、撕岸、驷马、士兴、土址、望京、西兴、岩口、元山、岳家、云台、镇龙镇(中心)卫生院;(2)设置建制镇中心卫生院分院21所:坦溪、华严、荔枝、长征、尖山、磴子、千秋、凤凰、黑水、南风、元沱、福申、金龙、宝坪、双鹿、高升、雷山、张公、民兴、新庙、风凉卫生院;(3)设置地名卫生院9所:喜神、五木、元石、青凤、鹿鸣、六门、高峰、撕滩、马鞍卫生院。(4)保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县江口街道星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汉王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适宜技术6类102项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分别负责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和慢病管理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周边区域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由县卫生健康局负责村卫生室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行政村调整合并后面积大、人口多且与相邻村卫生室相距较远的村(居民点),可暂时保留原行政村卫生室,以行政村第二、第三、第四村卫生室的形式存在。(1)设置行政村卫生室376所(含“撤村改居”保留的卫生室77所)。从2026年起,新进乡村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对没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采取允许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毕业生免试注册。(2)增设行政村第二、第三、第四村卫生室150所。行政村增设的村卫生室,在过渡期间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等村卫生室补助资金的标准和分配方式,与调整前保持不变,过渡期满后按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村卫生室补助政策执行,增设的村卫生室在一定时期内保留。3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