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为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有效推进“健康”建设,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根据市“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县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现状“十四五”期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突出。一、“十四五”时期主要成效(一)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到2025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42岁提高到77.35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6.25/10万、3.64%。、5.62%。降至0/10万、2.76%。、4.23%。,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二)健康扶贫目标全面完成。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建立了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顶梁柱保险、扶贫保险、医疗扶助、医疗救助等6道保障线。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县域内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积极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慢病分类救治等服务,有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医卫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协同完善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制度,采取多元化补偿形式,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参加城市间“医联体”建设,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先后与10家三甲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县域内“医联体”覆盖率100%。建立“三补”“三拨”保障机制,离岗村医、在岗村医享受改革政策性补助,村医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四)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395万元,县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卫生项目建设500余个。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县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县医院黄金院区、县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可满足长足发展需求。桥亭、元潭、凤仪、正直等4所迁址新建乡镇卫生院已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下两分院、县中医医院长赤院区按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实施建设;全县521个村卫生室按照标准村卫生室要求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按需配齐医疗设备,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五)公共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县成功创建成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健康促进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成二级甲等疾控机构。全县连续5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成效明显,肺结核发病率由2015年的102.55/10万降至72.44/10万。全县妇幼健康、老龄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连续4年被省卫健委评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先进县,严格执行孕产妇首诊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三病检测,常住人口艾滋病检测覆盖率、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分别从2015年的10.04%、93.90%.80.31%提升至38.81%、94.00%,94.52%o(六)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实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个三乙”医疗品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标准,9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长赤、正直、下两、沙河等4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培育“知名医院”3个、“医疗名科”4个、“巴山名医”21名。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9个。(七)计划生育管理继续加强。实施全面三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累计发放奖特扶补助资金5800余万元。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建成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3家、托位320个。(八)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顺利通过第一轮、第二轮复审。建成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培育省级名中医1人,市级名中医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按要求比例完成中医馆(中医药服务区)建设任务。2025年,全县中医类服务量占比由2015年的30%提高到45%;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45%以上。(九)健康行动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全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4个,省级卫生乡镇32个、卫生村192个、卫生单位86个;国家、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分别达到12,5%,100%o启动实施健康18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建成健康村117个、健康乡镇12个、健康社区43个、健康医院21个、健康学校34个、健康企业13家、健康单位22个。(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原则,全力统筹推动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统一领导、科学指挥,认真落实“四方责任”,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格抓好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来返南人员排查管控、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抓好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管理和监测预警,全县保持了零疑似病例、零确诊病例、零无症状感染者的“三零”防控成绩。县卫健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专栏1“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领域主要指标2015年十四五规划值2025年完成情况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6.4277.3577.65完成孕产妇死亡16.25150完成率(/10万)婴儿死亡率(%0)3.646.52.76一兀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27.54.23一兀成疾病防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82020一兀成乙型肝炎表面抗5.84.84.8一兀成原阳性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9899.3一兀成肺结核发病率(/10万)67.135865.44滋感者病艾病染和人467561.7的发现率(%)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82.699093.24一兀染者成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10万)324.73同比降低10%13.07一兀成高血压患者管理57.998083.99一兀成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46.967061.88妇幼健康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79898.23一兀成3以儿系管率>岁下童统理(°93.599898.30一兀成孕前优生健康检9599110.99一兀成目人覆率查标群盖1医疗服务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天)8.28.59.35院感发率>内染生(y一3.20.53一兀成31天再住院率(%)2.952.409.07门诊处13.321019.98抗药使率%方菌物用1县域内就诊率(%)87.729585.31家医重人签服率庭生点群约务(y一8598.6一兀成计划生育常住人口(万人)61.661.661.5总1.3-1.71.7一兀和生育率1.4成出生人口性别比108.5107104.75完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4.6767.4完成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1.92.22.13每1.442.62.37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1.22.03.5一兀成县医病使率级院床用(°92.579599.53一兀成健康脱贫精准识别和医疗扶持一100100一兀成覆盖率(%)贫人基医保参率困口本疗险保(0一100100一兀成贫困患者慢病门诊维持诊疗个人支付占比(%)一1010一兀成在县域一109.78一兀成内就诊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占比(%)贫人县内诊>困口域就(0一三9597.4一兀成医疗卫生保障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64.037576一兀成支付比例(%)个卫支占生费的例%人生出卫总用比130.203028一兀成卫生城镇创建国卫县建率家生城成(y一100100一兀成国家卫生乡镇覆1.171012.5一兀成盖率(%)省卫县覆率级生城盖3100100100一兀成省卫乡覆率级生镇盖(y35.165100一兀成省级卫生村覆盖率(%)17.065562一兀成、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卫生健康工作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依然不足。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优质资源短缺,县级医院“高精尖优”发展不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基层服务能力仍是薄弱环节,社会办医专科特色不突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有差距。(二)公卫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短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需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与国家、省级标准要求差距大,医防融合机制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人员量少质弱,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形势依然严峻。(三)医药卫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