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4).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为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健康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县人民健康,为县建设“一县三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根据市“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2030”规划纲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现状:“十四五”以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生健康委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减轻就医负担的民生焦点问题,在推进服务体系整合、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育、健康产业发展、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1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至2025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7.38岁提高到78.60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0/10万、4.19%。、6.02%。,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同类地区平均水平。2 .医疗卫生资源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全县完成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8亿元,建成并投用县精神卫生中心、县中医医院二期住院综合楼、新区医院和至诚镇、洪口镇、龙凤场镇、新场镇等23个乡镇卫生院,新增医疗业务用房13.6万平方米。现有医疗卫生机构684个。全县医疗机构编制床位3820张,开放床位新增676张,达到4496张,二级及以上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158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达到6.2张;卫生技术人员增加724人,达到3190人;执业(助理)医师新增212人,达到1238人;注册护士增加468人,达到1360人;全科医生增加58人,达到151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49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3.05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20.7%、52.5%o3 .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中医机构、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三级乙等疾控机构各1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乙等专科医院1个,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2个,2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首批培育“知名医院”2个、“医疗名科”3个、“巴山名医”4名;新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新建市级重点专科8个,县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4级以上,并建成1星级智慧医院。4 .医卫改革取得重点突破。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临床路径,开展处方点评、单病种质量控制和DRG付费改革。试点探索县人民医院一铁佛镇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覆盖。5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村(居)全覆盖,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31支,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到2025年末,全县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6.96%,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7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9.48%,0-6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92%,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8.4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1.96%,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5.88%o6 .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2025年,全县共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20种2085例,发病率310.92/10万,较“十二五”末上升11.79%。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1173例,发病率174.92/10万,较“十二五”末上升1.43%;丙类传染病8种912例,发病率136.00/10万,较“十二五”末上升28.71%。艾滋病抗体筛查率达32.42%、治疗率达93.51%、治疗成功率达96.00%、随访检测率达90.91%,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结核病纳入全免费治疗和归口统一管理,全县结核病报告率51.23/10万。无狂犬病例、钩体病例报告,狂犬病、钩体病等得到控制。无新发麻风病和本土疟疾病例报告,实现消除麻风病、疟疾的目标。7 .中医药强县大力推进。“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强针灸、康复、心血管、脾胃、骨伤、肛肠、肾病等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的中医重点专科集群,建成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4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培育省级名中医2人、市级名中医5人。Io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均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38%,9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了“能中会西”乡村医生。2025年,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45.9%o8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2026年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二全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乡镇27个、村(社区)220个、卫生单位122个;国家、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分别达到16%、82%o启动实施健康专项行动,推进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建设,建成健康村镇16个、健康单位73个。但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空心化和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卫生健康工作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优,特别是精品优质资源短缺,县级公立医院“高精尖优”医疗技术发展不强,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办医整体水平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到位,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滞后,综合监管和绩效考核管理有待加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尚需完善。三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与国家、省级、市级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卫人员量少质弱,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卫生健康人才十分短缺,紧缺重点专科发展不够,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精神专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等专业人才十分短缺。五是卫生健康投入保障不足,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化解机制不优。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五五”时期,继续抓住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抓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协同发展、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等机遇,对标补短,攻坚破难,持续改进提升。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遵循,着力构建“一核五副七干多支”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健康建设,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为全面建成“一县三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提供健康保障。(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二是坚持健康优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三是坚持医防协同。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防治结合,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降低人群患病率。四是坚持医养结合。聚焦全县突破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弘扬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五是坚持均衡可及。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差距,实现共建共享。六是坚持改革创新。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基本医疗卫生5项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三)发展目标L总体目标。到“十五五”末,基本形成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健康生活全面普及,健康服务明显优化,健康保障基本完善,健康环境得到改善,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全县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健康服务。2 .规模与可持续发展指标。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县妇幼保健院高明院区、县中医医院三期住院楼及发热门诊、县第二人民医院(沙溪镇卫生院)、永安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瓦室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全部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县妇幼保健院争创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复审并启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县疾控中心通过三级乙等复审。新区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至诚镇卫生院保持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诺水河、铁佛、洪口、永安、沙溪镇卫生院达到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建成诺水河、至诚、永安、铁佛、洪口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其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县人民医院建成二星智慧医院、四个“五大中心”,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一星智慧医院。到2030年,每千人床位达到6.5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85人,每千人注册护士达到4.5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3.93人。3 .健康管理指标。居民医保参保率98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县城三95%,农村三85%;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达100%住院分娩率达到100%,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妇女叶酸服用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100%,免费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率达85%以上,乳腺癌筛查率达45%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8%以上。免疫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覆盖率达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全县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率均达到95%以上。4 .服务效率指标。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3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覆盖全域人口并实时更新。全县医疗机构信息录入“三医”监管平台,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病人门诊、住院次均费用有较大幅度降低,就医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率95%。主要发展指标领域主要指标2025年2030年健康水平人均期望寿命(岁)77.5078.5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2.90>28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90.691.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4.74.4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5100肺结核发病率(/10)5548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90.692高血压患者管理率(%)92.1093糖尿病患者管理率(%)90.6792妇幼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