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1904161
资源大小:21.7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io分)1.下列作品中属于骈文的是(八)。A.吊魏武帝文B.祭十二郎文C.报任安书D.与高司谏书2.吴歌、西曲是(C)中的两大类。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3 .下列作家中(八)是创作成就最高的“永明体"诗人。A.谢胱B杜甫C庾信D.曹植4 .苏轼的荔枝叹在体裁上属于(B)。A.五古B.七古C五律D.七律5 .下列诗歌中不属于近体诗的是(D)。A.壬维山居秋暝B.李商隐锦瑟C.黄庭坚寄黄几复D.李贺神弦曲6.下列词作中,属于小令的是(八)。A.菩萨蛮B.雨霖铃C.永遇乐D扬州慢7 .下列史书中不属于纪传体的是(八)。A.左传8 .史记C.汉书D.三国志8.著名的寓言故事"齐人乞燔”出自(D)。A.吕氏春秋8 .韩非子C.战国策D.孟子9 .下列散曲作品中属于套数的是(B)0A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B.马致远【越词夜行船】秋思C.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D.张可久【双调。折桂令】九日10.曹植的洛神赋在体裁上属于(C)。A.大赋B.骚体赋C.骈赋D.寸暗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IL诗人晚年的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号为“王荆公体”,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王安石12 .永州八记是作家谪居永州期间所作,是其最令人称道的古文作品。柳宗元13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在古文理论上提出"义理""考据"和""的统一。辞章14 .是著名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15 .著名古文家的祭文祭十二郎文被认为是"祭文中千年绝调"。韩愈16 .汉代赋家的作品七发在体制上确立了大赋问答体、铺叙展衍、曲终奏雅等特征。枚乘17 .唐代诗人山水田园题材的绝句多选用五绝形式,如其鸟鸣涧、竹里馆等。王维18 .宋代词人擅长运用比兴寄托手法间接表现身世之感,六丑(正单衣试酒可为代表。周邦彦19 .古文名家的记文常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文与可画贫彗谷偃竹记、石钟山记等可为代表。苏轼20 .小品文名作湖心亭看雪是明代作家的作品。张岱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1 .试以慢词作品为例,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在情感内涵上有何不同。答:从人生哲思角度苏轼:苏轼的慢词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哲思与旷达态度。辛弃疾:辛弃疾的慢词虽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是基于现实的壮志未酬与无奈悲愤。从爱国情怀角度苏轼:苏轼的爰国情感在慢词中多以一种较为含蓄、深沉的方式呈现,更多是从文化、精神层面表达对国家的热爰与对和平的期望。辛弃疾:辛弃疾的爰国情怀则更为直接、浓烈和急切,充满了战斗精神和对恢复失地的强烈渴望。从个人情感角度苏轼:苏轼的慢词在个人情感方面,除了爰情、友情外,还常常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爰和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在贬谪生活中自我排遣的情感。辛弃疾:辛弃疾的个人情感在慢词中往往与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即使是描写个人生活,也难以摆脱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牵挂。22 .试以温庭筠、李煜作品为例,分析"伶工之词"与"士大夫之词"有何区别。答:"伶工之词"与"士大夫之词”是词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代表对二者进行了区分,以下是以温庭筠、李煜作品为例对"伶工之词"与"士大夫之词"区别的分析:创作主体与创作目的伶工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他的词多是为伶工演唱而作。温庭筠长期出入秦楼楚馆等娱乐场所,其创作目的主要是应歌,为了满足宫廷、宴乐等场合的娱乐需求。如菩萨蛮小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等句,注重对女子容貌、服饰等外在形象的刻画,是典型为演唱而创作的艳词,供伶工在宴会上演唱以娱宾遣兴。士大夫之词:李煜作为南唐国主,有着士大夫的身份和素养。他后期的词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等,是其经历了亡国之痛后,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想情感,并非单纯为了娱乐而作。内容题材伶工之词:内容多局限于闺情宫怨、伤春悲秋等,多描绘女性的美貌、情感以及男女之间的相思离别等。如温庭筠的菩萨蛮系列,大量笔墨用于描写女子的妆饰、体态和闺中寂寞,"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将女子慵懒、寂寞的状态展现出来,题材较为狭窄。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在前期虽也有一些宫廷享乐题材的作品,但后期则拓展到对人生、对历史、对宇宙等宏观问题的思考。像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由眼前的自然景象引发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蕴含着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亡国的悲痛,具有更深广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情感深度与表现方式伶工之词:情感相对单一、浅露,往往是一种程式化的情感表达,如女子的闺怨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缺乏深刻的个人体验和独特的情感内涵。在表现方式上,多采用细腻的笔触进行外在描写,以华丽的辞藻来营造氛围,情感的传达较为含蓄委婉,但深度有限。如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通过描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等景象来烘托女子的秋思,但情感较浅,没有超越一般的闺怨范畴。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国之痛融入词中,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东流喻愁之无尽,将内心的亡国之痛、人生之悲表现得淋漓尽致;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沦为阶下囚的痛苦,情感深沉而复杂。艺术风格与审美境界伶工之词:温庭筠的词风华丽香艳,注重词的形式美和音乐性,以精美的意象、华丽的辞藻堆砌来营造一种柔美的艺术氛围,追求的是一种感官上的审美享受。其审美境界多停留在世俗的、浅层次的情感和美感上,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呈现出一种精致、艳丽的美感,但缺乏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风则以自然真率、意境深远为特点。他善于用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不刻意雕琢,却能达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语言朴素自然,却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沉的意境,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具有更高的审美境界,能引发读者对人生、历史等问题的深刻思考。23 .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答: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不朽杰作,诗人屈原在其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来"寄情草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志向等,具体如下:以草木喻品德修养屈原常以兰、蕙等香草自比,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人将江离、芷草、秋兰等披挂在身,象征着自己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学习,具备了美好的品德和才能,如同这些香草一样散发着芬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高洁,秋菊傲霜,诗人以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来表明自己追求纯净、高洁的品德,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草木的纯净来映衬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品德的高尚。以草木喻美好理想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申椒、菌桂比喻小人坏人,蕙苣比喻君子贤人,表达了屈原对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希望能有更多的贤才与自己一起实现理想政治,同时也批判了当时楚国朝廷中小人当道,排挤贤能的现象,暗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受到的阻碍。"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诗人在这里种植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等香草,象征着他对培养众多美好品德和才能之士,共同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这些草木代表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景和政治理想。以草木营造氛围"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兰皋""椒丘"描绘出一个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和长着椒树的山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彷徨,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苦闷。"朝发初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诗人早晨从苍梧出发,晚上到达县圃,县圃中多植奇花异草,这里通过对行程和所处环境中草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奇幻、缥缈的氛围,为诗人在诗中的上下求索增添了神秘色彩。以草木表情感变化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后的痛苦时,如"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诗人揽过柔软的蕙草掩面哭泣,眼泪沾湿了衣襟,这里的蕙草成为他抒发痛苦、悲伤情感的寄托。当诗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时,"既替余以蕙a襄兮,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因为佩戴蕙草、采集苣草而遭受挫折,诗人依然坚定地表示这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草木在这里体现了他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坚定。四、论述题供35分)24 .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答: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逍遥游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想象奇幻丰富逍遥游展现了庄子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个奇幻绚丽的世界。如文中描写鲤鹏,"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将鲤鹏的巨大和神奇描绘得令人惊叹,这种超乎寻常的想象超越了现实的局限,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空间,使文章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庄子还想象出了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通过这些奇特的想象,庄子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对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善用寓言故事逍遥游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如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只能飞到榆树和杨树就停下来,它们无法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通过这则寓言,庄子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身认知而无法理解伟大志向和境界的人。斥笑鹏的寓言也是如此,斥在蓬蒿之间跳跃飞翔,自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和自由,它不明白大鹏所追求的广阔天地和高远境界,庄子借此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境界的生物之间难以相互理解的道理,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满足于小知小见、小成小得的人,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夸张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夸张:庄子在逍遥游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除了对鲤鹏巨大身形的夸张描写外,还有对时间的夸张,如"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通过这种夸张,突出了生命在时间维度上的巨大差异,强调了世间万物在存在形态和寿命等方面的悬殊,使读者对宇宙的广阔和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对比: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鲤鹏的巨大和高飞与蜩、学鸠、斥骗的渺小和低飞进行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能力和境界上的巨大差距,突出了庄子对高远志向和广阔境界的推崇;将朝菌、蠕蛀的短命与冥灵、大椿的长寿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差异,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语言灵动优美逍遥游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通过这种疑问句的形式和长短相间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了一种灵动的美感,既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又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流畅的韵律之美。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