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1904085
资源大小:22.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3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13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作品的是(C)。A.六国论B.捕蛇者说C.马说D.贾谊论2.下列作品中属于七古的是(八)。A.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B.杜甫诸将C.李白古风D.王维使至塞上3.下列马致远散曲作品中属于套数的是(C)。A.【越调天净沙】秋思B.【南吕四块玉】叹世C.【双调夜行船】秋思D.【双调庆东原】叹世4 .唐代诗人(八)擅长创作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龄B.李白C.王之涣D杜牧5 .下列作品不属于骈文的是(D)。A.滕王阁序B.玉台新咏序C.与宋元思书D.与高司谏书6.从结构上看,下列词牌属于双调的是(D)。A.如梦令B.兰陵王C.莺啼序D.浣溪沙7 .姚鼐是著名的古文流派(C)的代表作家。A.唐宋派8 .公安派C.桐城派D.秦汉派9 .下列词作中不属于慢词的是(B)。A.永遇乐(千古江山)8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雨霖铃(寒蝉凄切)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 .著名的乐府诗西洲曲属于(C)。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B)。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岳阳楼剑气凌云,度老树神仙此处C.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IL著名古文家的名作报任安书抒写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观止评价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司马迁12 .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的讽喻诗代表作。白居易13 .唐代诗人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借饮酒放歌的旧题写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李白14 .在诗经的风雅颂三体中,被认为是朝廷正乐的是。雅15 .明代小品文名家在山水游记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满井游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袁宏道16 .南宋词人的自度曲在词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咏梅词暗香、疏影便是他的自度曲。姜夔17 .著名赋家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对汉赋的发展具有典范意义。司马相如18 .宋代词人首先在慢词里使用领字,如其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就多次使用领字。柳永19 .宋代诗人的诗风活泼生动,富于谐趣,称为"诚斋体二杨万里20 .宋代词人的词多追忆往昔恋情、感伤聚散离合,其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麻骷鸟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即是此类作品。晏几道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L简述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答: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古文创作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风变革倡导平实文风:欧阳修大力反对当时流行的浮靡雕琢、晦涩怪僻的文风,如"西昆体"和"太学体"。他倡导学习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主张文章应平易自然、流畅婉转,使文章回归到以表达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的轨道上,为宋代散文的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引领了宋代文风的革新。奠定宋文基调:他的散文风格平易流畅、含蓄委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这种文风在北宋中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宋代散文的主要风格,使宋文在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题材内容关注社会现实:欧阳修的古文题材广泛,许多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食糟民通过对比酿酒者和食糟者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百姓的苦难,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抒发个人情感:他的散文中还有大量抒发个人情感、志趣的作品。如醉翁亭记通过描写滁州的山水美景和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他被贬后的豁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爰;秋声赋则通过对秋声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探讨学术文化:在一些文章中,欧阳修还对学术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朋党论针对当时朝廷中关于朋党的争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他对朋党问题的独特见解,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学术价值。艺术手法结构灵活多变:欧阳修的散文在结构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他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巧妙地安排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如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文,通过描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和太守之乐,层层递进,最后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构严谨而又富有变化。语言简洁自然:他的语言简洁流畅,不事雕琢,却又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形象,如卖油翁中通过对卖油翁倒油过程的简洁描写,"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就将卖油翁的高超技艺和沉稳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善用修辞技巧:欧阳修在文中大量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秋声赋中用“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来比喻秋声,将秋声的变化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对后世的影响培养文学人才:欧阳修凭借其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培养和奖掖了许多文学人才,如苏轼、苏辙、曾巩等,这些人在他的影响下,在古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北宋时期庞大的文学群体,推动了宋代文学的繁荣发展。确立古文地位:欧阳修的古文创作理论和实践,确立了古文在宋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古文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他的作品被后世文人广泛学习和模仿,对元、明、清三代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22.何谓"互见法"?举例说明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运用互见法的。答:"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一种叙事方法,以下是对其概念及在史记中运用实例的介绍:“互见法”的概念"互见法",又称"互文见义法",是指在史记中,同一人物的事迹、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篇章中,通过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方式来完整地展现人物和事件。这样既可以保证各篇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又能使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在整体上更加全面、丰富、准确。史记中“互见法”的运用实例1 .项羽形象的塑造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主要事迹,如巨鹿之战中,"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生动地展现了项羽的勇猛果敢和破釜沉舟的决心,使项羽的形象鲜明而突出。但项羽的缺点在项羽本纪中只是有所提及,而在高祖本纪中,通过刘邦之口,更全面地揭示了项羽的缺点,如"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从侧面补充了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的性格特点。通过这种互见法,项羽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既有英勇豪迈的一面,又有致命的性格缺陷。2 .韩信事迹的叙述淮阴侯列传详细叙述了韩信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如背水一战、垓下之战等战役的精彩描写,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然而,关于韩信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对局势判断的失误等内容,则在史记陈稀列传中有所补充。陈稀叛乱时,韩信与陈稀暗通消息等情节,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韩信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野心,使读者对韩信的一生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3 ."鸿门宴”事件的描述"鸿门宴”这一重要事件主要记载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宴会上的座次、人物的言行举止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焦急无奈、刘邦的谦卑惶恐、张良的机智沉着、樊哙的勇猛忠烈等,将紧张刺激的宴会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等篇章中,也对"鸿门宴”事件有所提及,与项羽本纪中的记载相互补充和印证。比如在留侯世家中,更侧重于张良在"鸿门宴”前后的谋划和作用,通过不同篇章的互见,使"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各个人物在其中的表现和作用更加清晰完整。通过"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的叙事更加灵活多样,避免了重复繁琐,同时也使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在不同的视角和背景下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展现,体现了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和史学价值。23 .结合作品简析王维五言律诗的艺术特色。答: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五言律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以下结合他的作品来简析其艺术特色:意境清新自然,诗中有画王维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清新自然、空灵静谧的意境,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构成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田园画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空山、人语、返景、青苔等意象,描绘出空谷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画面感十足,意境清幽。语言简洁淡雅,凝练自然王维的五言律诗语言简洁而韵味十足,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趣。如终南别业中的"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语言平淡自然,却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一种空灵、自在的人生境界。送别中的"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在质朴中蕴含着对友人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感慨。格律严谨规范,对仗工整王维的五言律诗严格遵循格律要求,平仄协调,押韵和谐,对仗工整。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颔联"征蓬"对"归雁","出汉塞"对"入胡天",颈联"大漠"对"长河,"孤烟直"对"落日圆”,对仗极为工整,且平仄、押韵都恰到好处,使诗歌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观猎中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同样格律严谨,对仗精妙,展现了王维在诗歌格律方面的深厚造诣。抒情含蓄委婉,余味悠长王维的诗往往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抒情含蓄委婉,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韵味。如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红豆这一意象,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或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没有一个"思"字,却处处蕴含着相思之意,余味悠长。杂诗三首其二中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通过询问故乡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含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王维擅长在诗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动景来衬托静景,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以桂花飘落、月出鸟鸣等动态景象,衬托出春山的空寂和夜晚的静谧,动静相衬,意境幽美。辛夷坞中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以辛夷花的开落这一动态,衬托出山谷的幽静,展现出一种空灵、静谧的自然之美。四、论述题供35分)24 .试述苏轼对词的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苏轼对词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词的题材内容突破传统艳科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