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四大题论述题题库(2025春期版).docx
-
资源ID:1901677
资源大小:44.1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四大题论述题题库(2025春期版).docx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题库第四大题.论述题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3月,更新至2025年1月试题;资料涵盖2011年1月至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课程期末纸质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首字音序C从积极心理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主观幸福感以及增进幸福的策略。2023年7月试题从积极心理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主观幸福感以及增进幸福的策略。2025年1月试题答: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相信幸福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策略来获取的。这些策略分布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除保持身体健康外,还需要下面的一些策略。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是增进幸福的重要策略之一,包括:积极沟通、相互理解与包容、培养共同兴趣、给予彼此支持、保持适当距离和共同成长等。(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具体做法:日常散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在公园、河边或小区的花园中散步,欣赏自然景色,呼吸新鲜空气,让身心在行走中得到放松和舒缓。户外休闲:周末或节假日选择去郊外、山区或海边等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野餐、露营、徒步等活动,更深入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自然亲密接触。室内绿植:在居住和工作场所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多肉植物等,增加室内的自然氛围,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让人在室内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阳台花园:如果有阳台空间,可以打造一个小型花园,种植自己喜欢的花卉和植物,闲暇时在阳台享受阳光和花草的陪伴,为生活增添一份自然的美好。(3)从事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从事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对于增进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深入了解自我、寻找匹配职业、制定明确目标、规划职业发展、主动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与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和寻求反馈与支持。(4)适度休闲。实现适度休闲的具体做法: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每天安排1-2小时用于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或者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或晚上作为休闲时光,确保休闲时间不被其他事务侵占;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休闲方式。控制休闲的强度和频率。例如,玩游戏可以,但不要连续长时间玩,每周玩2-3次,每次1-2小时为宜。将休闲与学习成长相结合。在休闲的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学习性和成长性的活动,如参加讲座、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技能、阅读有深度的书籍等。这样既能享受休闲时光,又能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增进幸福感。(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策略之一: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得失。学会感恩,珍惜已得。勇于放弃,适时止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12年1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14年1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16年7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17年6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19年1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21年7月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2022年7月试题答: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了解自我指能准确知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明白自己的情绪特点,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等。例如,一个人知道自己擅长数学,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优势,但在语言表达上可能相对较弱,这就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清晰认知。悦纳自我指对自己有合理的自尊和自信,不会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过度自卑或自我否定。比如,一个身材不高的人,能够认识到身高只是自己的一个外在特征,并不影响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秀,依然能坦然接受自己的身材,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发展自己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当个体能够做到这一点时,往往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接受他人指尊重个体差异,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会强求他人与自己一致。例如,在面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时,能够尊重其信仰选择,不加以诋毁或干涉;能够接纳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因为他人的某些缺点而完全否定对方,而是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并能够帮助他人改进或与之和谐共处;对他人持有信任和积极的态度,愿意给予他人机会,相信他人有改变和成长的能力。比如,在团队合作中,即使成员曾经犯过错误,也会选择相信其能够吸取教训,做好后续工作。善与人处指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表现出友善、合作、互助等积极的品质。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反映了一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对整体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这一标准体现了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投入与正面态度,反映了个体心理的整体协调性和适应性。不过,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还需要综合其他多个方面的标准来全面衡量,如认知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良好等。(4)能够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甚至改造现实。能够接受、适应和改造现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有助于个体在各种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6)人格和谐完整。人格和谐完整是心理健康描述性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人格结构的协调性、自我意识的统一性、人际关系的和谐性、行为方式的适应性和人生目标的合理性。(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反映了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正常心理发展轨迹。了解这一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2013年1月试题2015年7月试题2020年1月试题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答: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相信幸福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策略来获取的。这些策略分布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除保持身体健康外,还需要下面的一些策略。(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是增进幸福的重要策略之一,包括:积极沟通、相互理解与包容、培养共同兴趣、给予彼此支持、保持适当距离和共同成长等。(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具体做法:日常散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在公园、河边或小区的花园中散步,欣赏自然景色,呼吸新鲜空气,让身心在行走中得到放松和舒缓。户外休闲:周末或节假日选择去郊外、山区或海边等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野餐、露营、徒步等活动,更深入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自然亲密接触。室内绿植:在居住和工作场所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多肉植物等,增加室内的自然氛围,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让人在室内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阳台花园:如果有阳台空间,可以打造一个小型花园,种植自己喜欢的花卉和植物,闲暇时在阳台享受阳光和花草的陪伴,为生活增添一份自然的美好。(3)从事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从事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对于增进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深入了解自我、寻找匹配职业、制定明确目标、规划职业发展、主动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与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和寻求反馈与支持。(4)适度休闲。实现适度休闲的具体做法: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每天安排1-2小时用于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或者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或晚上作为休闲时光,确保休闲时间不被其他事务侵占;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休闲方式。控制休闲的强度和频率。例如,玩游戏可以,但不要连续长时间玩,每周玩2-3次,每次1-2小时为宜。将休闲与学习成长相结合。在休闲的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学习性和成长性的活动,如参加讲座、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技能、阅读有深度的书籍等。这样既能享受休闲时光,又能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增进幸福感。(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策略之一: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得失。学会感恩,珍惜已得。勇于放弃,适时止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1月试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1月试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7月试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7月试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7月试题答:友谊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在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情感支持是一个关键方面,具体表现如下:提供安全感和信任、缓解压力和焦虑、分享快乐和增强幸福感、促进情感表达和理解。(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朋友,儿童就有了固定的玩耍伙伴。他们可以一起玩各种游戏,如追逐打闹、过家家、搭积木等,让玩耍变得更加有趣和充满活力;友谊促进儿童之间的交往。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分享想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朋友们可以共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看电影、听故事、参加户外活动等。一起分享这些娱乐体验,能让快乐加倍,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的生活经历;在玩耍、交往和娱乐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创造出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会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宝贵的财富,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儿童在友谊中会相互观察、学习。他们会留意朋友的行为、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总是有礼貌地与人交流,他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逐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尊重他人。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帮助儿童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当孩子们看到朋友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时,他们也会倾向于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以及如何与他人协商、合作。例如,在玩游戏时,孩子们需要商量游戏规则,分配角色,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互动,他们能够逐渐掌握沟通和协作的技巧。友谊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争抢玩具、意见不合等。面对这些情况,儿童需要学会如何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人,学会妥协和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儿童在与朋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