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宣讲提纲.docx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宣讲提纲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会议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与民生需求,明确了多项重要政策方向。今天,围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大家做一次宣讲。一、全国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基本概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召开,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共安排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出席代表2929人,实到代表2880人。大会议程共有七项:第一项,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项,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第三项,审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第四项,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第五项,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第六项,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七项,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聚焦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强调“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2024年工作回顾;二是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一)202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李强总理提到了这些数字: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2、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3、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4、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5、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6、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2%;9、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IK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12、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5.7%,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13、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居民存量房贷利息年支出减少约1500亿元;14、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15、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过境免签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入境旅游持续升温;16、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长9.2%;17、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18、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19、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20、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1100多万人;21、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22、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9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8部。2024年重点工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1、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2、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3、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5、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6、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7、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困难问题,更要坚定发展信心。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有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与2023年及2024年的目标保持一致。这些看似“没有变化”的数字,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与现实权衡。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关键节点,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锚定了现代化征程的长远方向,又兼顾了当前复杂环境下的稳增长诉求。实现上述目标,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二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是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2025年工作任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重抓好10个方面重点工作。1、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振消费能力:实施专项行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完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加快“十四五”重大工程收官,强化财政与金融协同保障项目落地。2、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新材料等产业布局,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赛道。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开展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行动。3、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突破,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用好人才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4、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开放:巩固外贸优势,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深化“一带一路”合作。5、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提高区域联动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加强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6、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生态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7、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底线。稳控经济风险:稳妥处置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健全金融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加强储备能力建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8、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稳就业促增收: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社会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9、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国防、科技、网络等领域安全保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10、做好“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蓝图。完成重大工程目标:确保“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回顾及分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这一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一)GDP增长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这个预期目标,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从地方两会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2025年31个省份的GDP增长目标加权平均为5.3%。总体来看,2025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向好,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这有三个方面的保障: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的广阔增量空间;中国正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动能茁壮成长,为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增添了更多可能。(二)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4%左右的赤字率安排,高于2020年“3.6%以上”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