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货币政策.docx
第21章(教材)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这一章主要学习: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一节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最终目标的内容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1、稳定物价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根本的宏观经济政策。2、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总的来说,对长期内的就业状况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周期性的失业率上升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4、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一般情况下,我们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考察整个国际收支的总体,而是考察其中的局部工程。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除了外汇储藏工程以外的其它工程的收支是否平衡。(二)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这四个目标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所以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就是菲利浦斯曲线。该曲线说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当我们以较大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在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物价的稳定。从长期来看,要想实现经济的良好增长,必须保持物价的稳定。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作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统筹兼顾。二、中介目标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2、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有: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给量,长期利率。D银行信贷规模它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群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就可测性而言,通过对各个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就可以得到该指标。可控性方面,控制这一指标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中央银行通过该改变准备金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地控制信贷规模。相关性方面,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银行信贷规模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与货币供给量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相类似。2)货币供给量可测性,通过对流通中的现金和各银行的存款状况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各个层次货币供给量的状况。可控性,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中央银行有多种手段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实现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相关性,货币对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由于货币供给量的指标很多,所以指标口径的选择是它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3)长期利率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第一,利率数据虽然很容易获取,但如何从大量利率数据中得出一个代表利率并不容易。第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要通过名义利率得出实际利率就必须知道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很难度量的。第三,中央银行是通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来影响长期利率的,这样就会有一个时滞,这也是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3、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是数量型的目标,而长期利率是价格型的目标。我们可以同时选用两个数量型的目标作为中介变量,但同时选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目标作为中介变量很可能就无法实现。三、操作目标(也称近期目标)操作目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主要有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及基础货币等。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这个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有时滞,同时因为是顺商业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给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2、银行准备金D从准备金的需求看,总准备金可以划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局部,超额准备金减去贴现贷款即为自由准备金。2)从准备金供给看,总准备金分为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银行准备金无论从可控性和相关性都符合要求,因此它可以作为操作目标。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它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都没有问题,尤其是可控性甚至比银行准备金还要强。由于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所以不受公众存款、取款等因素影响,因此可控性更强。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三类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2)贴现贷款和贴现率3)公开市场操作一、法定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制度主要包括两局部内容:一是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和用;二是准备金制度的根本内容。1、准备金制度的三个目的: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2)通过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使中央银行多出一种控制货币供给的手段。3)通过各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集中来到达特定的政策目的。2、准备金制度的根本内容: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2)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3)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包括存款余额确实定及缴存基期确实定等。3、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优点: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缺点: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法定准备金率不宜频繁调整。二、贴现贷款和贴现率1、使用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方法:D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2)规定贴现率。2、贴现贷款的三种形式:D调节性贷款2)季节性贷款3)延伸性贷款三、公开市场操作1、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整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性。3)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从而防止法定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可逆性。止匕外,公开市场业务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四、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直接信用控制。5、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道义奉劝、窗口指导等。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总需求影响的过程和途径一、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的途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试图解释这一过程,研究有哪些途径并将它们逐条寻找出来。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作用于实际经济的过程是非常多的,是不可能研究透彻的,所以他们不去研究这个传导机制的过程。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主要有四局部构成:1)消费;2)投资;3)政府购置4)净出口因为总需求构成中的前三项需求有一局部是由进口来提供的,而我们研究的总需求是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所以就要从出口的局部中减去进口的局部,因此是净出口。对货币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是考虑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1、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投资在总需求中所占有的比重虽然不大,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却是最受关注的变量。在标准的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被揭示得非常清楚。y>iJn”nYd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大小首先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利率影响的大小。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能力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M3M壬尸,尸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与JnI>Yd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匕5T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取决于货币需求时利率的敏感程度I投资乘数I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凯恩斯主义者通过这一传导机制所得出的结论: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是很大。原因:1)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2)投资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弗里德曼的研究方法:l,P伟币I政策nnNBP弗里德曼通过这种“约减型的方程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果,发现了货币政策的变动确实和价格、产出等变量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弗里德曼的这种分析方法是不科学的,虽然能发现二者的相关性,但是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货币传导的信贷渠道)如果货币政策可以改变能够借到钱人的数量,那么久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来源,从而影响到投资需求,最终将导致总需求的变化。货币供给变动对信贷可得性影响的途径。请参看教材第450页。补充说明: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贷价值。从袋款的供求两个方面考虑,货币政策都能够改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从而改变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我们说这也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的变动对私人投资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D知niJnJTnydT2)y>A>7>Frf3、托宾的q理论:主要是解释货币供给对于企业股票融资的影响。q%÷企业股票的总市值P比kPk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总值PC单位实物资本的价格kf实物资本的数量V代表企业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企业各项资产加在一起的价值。q是一个比值,它等于企业市场价值比企业的资本重置本钱。托宾认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取决于q值是否大于1。当q大于1时,企业就会投资;当q小于1时,企业就不会投资。结论推导:如果q大于1,那么企业投资收益率就会大于企业的资金本钱。企业价值确实定:V=Cf+1+凄+2+'1÷(1+行£oc_V_底_PkqPkk包rkP显然,只有当资本的预期收益率Pjt大于资本成本4时,即夕>1时企业才会进行投资。托宾的货币传导机制:yV>q>I>Yd二、货币对消费的影响1、财富效应1)实际余额效应2)金融资产价值fW"TnB上TnmTnCTnFiT2、替代效应是指各种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对人们需求的影响。如果利率上升,就意味着明天的消费品更便宜了,所以现期消费就会下降。即:iTncTnFiT三、货币对净出口的影响E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NX净出口课后作业:教材511页第1、2、11、12、16题;671页1、4、5、10题;475页6、7、8题。(教材)第十六章开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一、开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二、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三、开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开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及原因一、衡量金融开展水平的指标:1、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2、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3、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4、金融资产的价格。二、开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3、金融机构单一。4、直接融资市场及其落后。5、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开展中国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