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考试用书_第一至第四章资料[1].docx
-
资源ID:1896441
资源大小:90.66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会计电算化考试用书_第一至第四章资料[1].docx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简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二)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内容。(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二、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探索。(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开展。(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五)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展望。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二)会计核算软件的演进。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一)按适用范围分为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二)按硬件结构分为单用户,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三)其他分类方法。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会计软件的构成。1 .账务处理模块。2 .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3 .工资核算模块。4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5 .存货核算模块。6 .销售核算模块。7 .本钱核算模块。8 .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模块。9 .财务分板模块。(二)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之间的联系。四、会计核算软件和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化简述。会计电算化是一项将现代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会计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它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将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与会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如何用计算机设备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实现对会计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各种加工处理的自动化,如何辅助财务管理,帮助形成合理的预测和科学的决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开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开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标准,优化会计工作质量,简化会计工作程序,降低会计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增加会计分析和评价手段,提升会计预测和决策能力,加强会计内部管理和控制,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会计电算化是使会计资料通过会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会计算。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局部,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治理,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软件】又称【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它是现代【会计核算】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在中国出现“会计电算化的概念:1981年8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本钱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是指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为“会计电算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包括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系统,采用电子数据处理方式来聚集,分类,加工处理,储存和传输会计数据资料,实现会计核算等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开展等。EDP:electronicdataprocessingaccounting,电子数据处理会计或称为电子计算时机计(COmPUteraccouning)0(二)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内容。1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是指涉及整个会计电算化领域的开发,包括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的开发,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会计电算化决策软件的开发,会计控制软件的开发各种会计电算化专项软件的开发等。狭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主要指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它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主要有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外购商品化会计软件等几种方式。2 .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是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一环。可以采用社会短期培训、委托培训、企业自身培训、软件供给商培训、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主要包括会计电算主管,软件操作,数据分析,电算维护,审核记账,电算审查等岗位的培训。1)会计电算化主管: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2)软件操作:具体操作软件,如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的录入和审核,各种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出及局部会计数据的处理等。3)数据分析:系统内的会计数据的搜集、分析能力。4)电算维护: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内各局部的运行和存储数据的管理。5)审核记账:系统内控会计数据的审核与确认。6)电算审查:监督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及计算机的运行。3 .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国家、地区、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开展方向及实施方法来实现。4 .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包括四方的内容。(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分工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及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2)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内容和权限,并由专人保管必要的会计软件操作记录。(3)建立会计电算化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制度。根本内容是会计核算硬件的保养,会计核算软件的平安保密和升级,会计数据存储介质的保管与备份。(4)建立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根本内容是采用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存储、打印纸质资料存储以及异地存储等多种存储方式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1 .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帮助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决策、预测。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据相关统计,会计信息约点企业管理信息的60%70%,且多为综合性批标。4 .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开展。(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1 .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开展工作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情况,具体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我国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任务是。制定会计电算化开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水平。(4)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可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区分初级、中级、高级等层次,分别培训。2 .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开展,一是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二是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和观念的开展。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从会计信息标准建设、会计信息化实施和会计信息化管理等三方面来努力,也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根本任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会计信息化内控标准、会计信息化审计标准。二、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探索。(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始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由此引发了会计工作的变革。(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开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高速开展,计算机技术与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会计软件的应用成为了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主要方式。(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逐渐引入会计专业判断。(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ERP概念提出。所谓ERP,即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方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平滑无缝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本钱。(五)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展望。1 .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2 .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1)推进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2)推进会主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建设。(3)推进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4)推进会计教育与会计理会议纪要研究信息化建设。(5)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6)推进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建设。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会计核算软件又称会计软件或会计电算化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但凡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大型企业中使用的企业资源方案(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局部的功能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我国境内各单位应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符合财政部所发会计核算软件根本功能标准的要求。例题1.判断题:企业资源方案(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局部的模块不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答案:×企业资源方案(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局部的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二)会计核算软件的演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开展较快,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就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简单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可以分为起步阶段(也称缓慢开展阶段,1983年以前)、自发开展阶段(19831987年)、有组织有方案的稳定开展阶段(19871996年)和竞争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今后,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将形成两种趋势:高管理层次、业务复杂的大型企业依靠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专业会计软件公司,进行高水平会计信息系统的定点开发,以满足其独特管理方法的会计要求;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在成熟的会计核算软件市场,选择操作简便、售后效劳量小、专业化特点强、扩充余地大的会计软件包,逐步扩展电算化范围、满足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要求。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一)按适用范围分为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1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为定点开发核算软件,指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2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指由业软件公司开发并批量生产,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根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在会计电算经工作中,通常把输入单位会计核算规则,使用通过会计核算软件专用化的工作称之为“系统初始化。3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1)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缺点。D软件的扩充与修改及时性差。2)专业性差。会计软件通用性越强,系统初始化的工作量就越大,计算机系统资源点用和浪费就越严重;企业特殊核算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2)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优点。1)通用性强。2)单位本钱和追加本钱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