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
-
资源ID:1892407
资源大小:16.4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篇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校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认真领会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相关通知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二、机构与职责(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发生学校紧急情况时,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到现场指挥,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3、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负责对情况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及时作出处置决断;4、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态发展情况,执行上级有关的指示命令;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6、组织做好善后工作,组织或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写出有关书面材料。(三)、现场处置机构(紧级情况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1、现场指挥部职责:(1)执行领导小组的决策、指示、命令,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态发展及抢险救灾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协调指挥现场各工作小组的处置行动;(2)迅速抢救伤病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3)与各专业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处置工作;(4)负责现场处置所需装备器材和人力的统一调配使用;2、各工作小组职责:(1)、抢险救护组:组长:组员:职责:凭借自身知识和能力迅速查明险情,在确保抢救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不会再发生险情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先期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伤病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防止损失扩大;在专业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做好现场抢险和伤病人员救护工作。(2)、后勤保障组:组长:职责:负责调集提供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器材,安排好抢险救援人员和伤病员救护工作。三、处置程序本预案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1、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行政值周领导和校长报告。2、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2)楼面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4、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5、后勤保障小组应当及时联系准备救护车辆。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报告。四、情况通报及调查处理学校紧急情况的新闻发布由局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未经局领导小组授权同意,学校和参与情况处置的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学校防踩踏事件安全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预案。一、领导机构与职责:1、机构设置: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成员: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公室,由XX任组长。3)监督检查组:由政教处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救援(音/形相似错误),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并向主管领导汇报。2、机构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定期组织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2)办公室职责: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下属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的宣传预防演练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二、日常工作开展: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他(音/形相似错误)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员、值周教师、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设施的配备。三、事故应急处理。1、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行政值周报告,再由行政值周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门及当地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情况,彻查事故原因,并建立相关名册。3、医疗救援(音/形相似错误)。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救援(音/形相似错误),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5、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公安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6、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四、事故责任追究。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诿扯皮(音/形相似错误)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4、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违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门对相关管理者实行连带责任追究,追究刑事责任。小学防震防踩踏应急演练预案一、演练目的通过应急演练,使全体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应急演练机构设置1 .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安全办公室。三、演练前宣传教育1.演练程序及注意要点:一一广播(原稿)同学们,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防踩踏应急演练的安全要点:(1)演练开始,校园广播会发送疏散警报或疏散通知,大家在听到疏散警报后保持冷静,按照老师安排开始疏散,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2)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3)按严格规定线路疏散,不要串线。(4)在撤离途中,如果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老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听老师指挥,等险情排除后,再按顺序撤出。请大家重视这次演练,牢记疏散过程中的“三不、两要”,掌握遭遇拥挤踩踏时的应对技能才能使我们遇到突发的类似情况时保护自己帮助他人。2.疏散流程准备(1)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作出疏散决定,并确定需要疏散的范围。(2)校园广播根据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的指令,发出紧急疏散通知。(3)相关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进入指定岗位,按照疏散路线,组织人员撤离,到校田径场集合。(4)学生按要求进入指定场地后,按广播操队形站立由指定老师清点人数后报告到指挥处。(5)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作出的进一步工作措施。(6)紧急疏散领导小组通知校园广播宣布危机解除。四、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一)疏散路线和集中地1 .当班教师是演练(或应急)责任人,开始演练(或发生事故)时由各班责任人负责组织学生逃生,楼道值班教师负责有序疏散学生。2 .学生到楼下操场中心地带集合。(二)疏散注意事项1 .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2 .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3 .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4 .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5 .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组长报告。6.要保障疏散路线畅通,移除杂物五、演练结束当各班到达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避震、防踩踏演练的效果。实验小学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制度为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度本办法:1、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2、上下楼时,各班级间保持3米以上距离,有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在前面带队;3、楼梯口、楼梯间有每日值日教师负责管理;4、定期检查各通道,保证通道的畅通;5、在下课前,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醒,上下楼梯不要跑,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6、严格禁止学生在楼梯间做跑步、追逐、推挤、跳越、爬扶手、搭肩背等危险动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