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 - Quanzhou.docx
-
资源ID:1892401
资源大小:46.47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 - Quanzhou.docx
附件4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编报范围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包括:2022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直接支配国有资产的,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企业类会计准则制度的事业单位(省直事业单位除4,行政单位附属的执行企业类会计准则制度的未脱钩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2022年已完成脱钩的培训疗养机构、行业商会协会,不列入此次填报范围。解放军、武警部队不纳入本套报表填报范围。涉密单位按照有关保密规定,报送汇总表有关数据。各驻外机构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各级总工会凡由国家拨付或国家拨付资金形成的资产,应纳入本表填报范围;各级人防部门管理的人防工程、指挥、通信、警报设备设施等国有资产已划转地方管理,应纳入地方报表填报范围。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汇总表汇总至事业单位项下反映。二、报表构成本套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汇总表两部分,其中:(一)单户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包括封面、18张主表和5张附表,分别为:财资Ol资产负债表、财资02机构人员情况表、财资03固定和无形资产存量情况表、财资04土地情况表、财资05房屋情况表、财资06车辆情况表、财资07在建工程情况表、财资08固定和无形资产配置情况表、财资09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财资10资产处置情况表、财资11对外投资情况表、财资12-1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情况表、财资12-2公共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情况表、财资12-3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情况表、财资13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财资14文物文化资产情况表、财资15保障性住房情况表、财资16PPP项目资产情况表、省直资附01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省直资附02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场交易执行情况表、省直资附03-1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基本信息明细表(土地)、省直资附03-2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基本信息明细表(房屋)、省直资附04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本信息明细表。(二)汇总表由单户表汇总生成,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逐级汇总编报,包括封面和8张主表,分别为:财资综01资产负债汇总表、财资综02机构人员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3-1资产情况汇总表(一)、财资综03-2资产情况汇总表(二)、财资综04资产配置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5资产使用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6资产处置情况汇总表和财资综07资产收益情况汇总表。三、编报要求(一)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实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编报级次问题,按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列举办单位确认所属关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举办单位的,按排序第一的举办单位确认,纳入该举办单位资产报告编制范围;如举办单位之间有协议、章程或管理办法约定的,按约定执行,不得重复编报。(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各项资产全面盘点的基础上,真实、准确的填报和编制本套报表,并按要求编写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况。(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相关数据与部门决算、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同口径数据保持衔接一致。(四)本套报表的单户表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第二部分: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一、单户封面编制说明1 .单位名称:填写单位全称,并在上报纸质文件时加盖单位公章。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注“(本级)”。2 .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负责人、填表人、座机号码、手机号码、单位地址,均按单位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其中资产管理负责人是指承担资产管理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单位地址应按照省、市(地)、县(区)逐级填写详细地址;手机号码填写填表人11位手机号码。3 .报送日期:填列单位实际报送报表的日期。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依据登记管理部门发放的18位代码填写。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应主动与当地相关登记管理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并编报临时代码。5 .财政预算代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填列,二级预算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其一级预算单位编码,后三位由一级预算单位从001799依次自行编制,三级及以下预算单位以此类推。地方单位的财政预算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6 .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性质,根据共产党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政法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填列。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7 .单位所在地区:反映单位实际所在地,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列。8 .单位类型:依据单位实际类型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暂未明确类别单位)、其他单位选择填列。9 .隶属关系(国家标准:隶属关系-部门标识代码):本代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中央单位(不论级次和所在地区):“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均填零,“部门标识代码”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编制。(2)地方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代码”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如湖北省省属单位一律填列“420000”;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四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市属单位一律填列“421100”;县级(含乡镇)所属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本身6位数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级及乡镇级单位一律填列“421122”。“部门标识代码”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填报。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资产数据时建立的汇总报表,一律选择“999”(财政汇总)填列。10.单位在职人员工资使用科目:根据本单位2022年部门预算批复表中基本支出人员经费(不含社会保障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的前三位,对照2022年政府收支功能科目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选择填列,包括:2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2外交支出、203国防支出、204公共安全支出、205教育支出、206科学技术支出、20701文化和旅游、20702文物、20703体育、20706新闻出版电影、20708广播电视、20799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0卫生健康支出、211节能环保支出、212城乡社区支出、213农林水支出、214交通运输支出、21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17金融支出、219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2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21住房保障支出、22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4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29其他支出。11 .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反映单位截止2022年12月31日执行的会计制度,分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12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执行财务规则:单位性质选择“2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时,执行财务规则按10.行政单位财务规则、20.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选择填写。13 .机构行业类型: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填列。单位应当根据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性质,结合“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功能分类”选择相应的行业分类进行选择填列。14 .预算管理级次:反映单位归属政府级次,包括中央、省、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级次。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和计划单列市(大连、深圳、厦门、宁波、青岛)的预算管理级次按照省级政府填报,区、乡镇按照地(市)、县(区)级政府填报。15 .是否有驻外机构:依据单位驻外机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列。驻外机构包括我国驻外外交机构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性质代表机构、常设机构、办事机构等。16 .是否编报部门决算:依据单位编报部门决算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列。17 .上报因素:根据单位实际报送情况选择填列。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0”表示连续上报,由连续编报资产报表且报表类型未改变的单位使用。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1”表示新增单位,由新设立的单位(包括因机构改革合并、分立等设立的单位)、因会计制度变更新纳入填报范围的单位和同财政部门新建立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使用。“2”表示上年应报未报,由上一年度应编未编资产报表的单位使用。“3”表示隶属关系改变,由当年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改变隶属关系的单位使用。18 .资产模块使用情况:根据日常资产管理业务使用的信息系统选择“财政部统一开发系统”、“其他系统”填列。19 .是否编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依据单位编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列。20 .报表类型:按单位具体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其中:“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报表时使用。“1”表示汇总表,由各主管部门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表时使用。21 .备用码(六位):各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自行编制代码,下发基层单位填报。二、资产负债表(财资01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账面情况。表中数据以财务会计报表和资产模块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填报。主栗指标说明:1 .短期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2 .长期股权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性质的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3 .长期债券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债权性质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4 .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模块固定资产卡片。5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额,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模块固定资产卡片。6 .无形资产原值:反映无形资产原始价值,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模块无形资产卡片。7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摊销额,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模块无形资产卡片。8 .待处理财产损溢: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年终结账前一般应处理完毕,故本表该科目期初、期末数不得填列。同时因固定、无形资产数据从资产信息系统卡片中提取,如不将财务会计报表中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数据还原相应科目,会导致数据重复填列。9 .在建工程:反映在建建设项目工程的实际成本。10 .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反映公共基础设施的原始价值。11.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额。12 .政府储备物资:反映单位控制的政府储备物资成本。13 .文物文化资产:反映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文物文化资产成本。14 .保障性住房原值:反映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保障性住房的原值。15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反映单位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额。16 .PPP项目资产:反映单位依法依规签订的PPP项目合同资产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