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资源ID:1890624
资源大小:13.3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局长在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局长在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XX市水务工作会议,旨在深入总结过往工作,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市水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过去一年,全市水务系统上下一心、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城市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回顾过往成绩,坚定前行信心(一)资源保障,夯实城市根基。一是水源引入稳步拓展。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线贯通,为我市开辟了新的水源补给通道,境外水源的持续引入,极大地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水源根基。通过不断优化引水线路布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合作,我市在水资源调配方面更加灵活高效,为保障城市用水需求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二是供水能力显著提升。自来水供应能力的提升,深度处理规模的扩大,让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饮用水。各供水厂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引进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为市民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三是储备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建设和完善各类水源储备设施,优化储备水源的管理和调度机制,我市的供水储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应对突发水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储备水源,保障城市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了供水风险。(二)防洪抗灾,守护城市安全。一是平稳应对极端天气。面对20年来最长降雨集中期,全市水务系统迅速响应,科学调度,加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防洪排涝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应对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展现了我市在防洪抗灾方面的高效协调能力。二是水库除险成效显著。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行动的圆满完成,大大提升了水库的防洪调度能力。通过对水库大坝、溢洪道等关键设施的加固和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增强了水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城市防洪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是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健全了完善的防洪抗灾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对突发洪涝灾害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三)生态治理,增添城市魅力。一是污水处理能力增强。污水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的稳定保持,有效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各污水处理厂不断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加强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污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二是河流水质持续改善。通过加强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措施,我市310条河流的优良河长占比不断提高,河流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三是考核成绩屡创佳绩。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和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充分证明了我市在水务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水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锚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方向(一)提升供水能力,保障用水需求。一是增加储备时长。进一步加大供水储备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储备水源布局,提高储备水源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供水储备能力提升至90天,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保障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扩充水厂产能。加快推进自来水厂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水厂的生产效率和供水能力,新增自来水厂供水能力90万立方米/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三是强化深度处理。加大对自来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增深度处理能力300万立方米/日以上,提高饮用水的品质和安全性,让市民能够喝上更加优质、健康的水。(二)推进再生利用,促进资源循环。一是稳定利用比例。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再生水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完善再生水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再生水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推动再生水在工业、农业、市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替代常规水量。制定合理的再生水替代常规水量计划,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再生水替代常规水量稳定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减少对常规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对再生水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和完善再生水管网、泵站等设施,提高再生水的输送和分配能力,为再生水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改善水环境质量,守护碧水蓝天。一是确保断面达标。加强对国考省考断面的水质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21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质优于地表水III类的断面比例达100%,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二是提高优良河长。持续推进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河流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大对河流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提高优良河长占比达80%以上,让河流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三是强化生态保护。加强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河流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湿地、水生态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三、聚焦重点工作,强化工作举措(一)防洪防潮建设,提升安全防线。一是完善防洪标准。按照城市防洪(潮)能力达到200年一遇的标准,加快推进防洪(潮)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潮)设施体系,提高城市抵御洪水和潮水的能力。加强对防洪(潮)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二是强化内涝治理。针对重点地区内涝防治重现期达到50年的目标,加大对内涝治理的投入,加强对内涝点的排查和整治,完善排水管网系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加强对内涝防治工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内涝治理措施。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防洪(潮)和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雨情、水情、潮情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预警信息的传递效率和覆盖面,确保市民能够及时了解灾害信息,做好防范应对措施。(二)规划任务落实,推动全面发展。一是梳理指标进度。对“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6项指标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项指标的完成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指标按时完成。加强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将“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推进。(三)智慧水务建设,提高管理效能。一是搭建数据平台。整合全市水务领域的数据资源,搭建统一的智慧水务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水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水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推进智能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在供水、排水、防洪、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供水系统、智能排水系统、智能防洪系统等,提高水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应用,实现对水务设施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故障预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智慧水务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慧水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智慧水务建设,培育和发展智慧水务产业,为智慧水务建设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四、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对水务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水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对水务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I,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业务竞赛等活动,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水务专业人才,为水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加强水务系统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水务系统的良好形象。(二)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水务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水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防洪抗灾等工作中,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水务事业的发展。二是强化市区联动。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市、区水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市级水务部门要加强对区级水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区级水务部门要积极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鼓励社会参与。拓宽社会参与水务工作的渠道,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水务建设和管理。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水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水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加强对水务工作的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绩效奖励、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水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水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质量效益、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在水务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违规违纪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通过严肃责任追究,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水务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志们,2025年水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XX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