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休闲垂钓公司的税收筹划.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休闲垂钓公司的税收筹划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如果休闲垂钓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可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可通过合理控制收入与成本费用,确保符合小微企业标准,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文化体育服务税收优惠:休闲垂钓服务可归类为生活服务中的文化体育服务。在增值税方面,若符合条件,可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公司应准确核算进项税额,及时申报享受该优惠政策,减少增值税应纳税额。二、优化成本费用扣除合理分摊成本:对于场地租赁费、设备购置费用等,合理选择分摊方法。如场地租赁费,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使用频率进行合理分摊,使成本费用在各期间、各业务板块的分配更合理,避免成本费用集中在某一时期,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充分列支费用: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列支员工工资、广告宣传费、办公费等费用。例如,合理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将部分福利支出以工资形式发放,既能提高员工满意度,又可增加成本费用扣除,降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但要注意各项费用的扣除标准,如广告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三、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权衡:如果休闲垂钓公司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作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且会计核算相对简单。但如果公司进项税额较多,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虽然适用税率较高(如提供服务适用6%税率,销售货物适用13%税率),但可通过进项税额抵扣降低增值税税负。公司可通过测算不同纳税人身份下的增值税税负,选择更有利的纳税人身份。兼营业务的税率选择:若公司既提供垂钓服务(适用6%税率),又销售垂钓设备(适用13%税率),属于兼营业务。应分别核算不同业务的销售额,避免从高适用税率。如果未分别核算,税务机关将按照较高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增加公司税负。四、税收递延策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于购置的垂钓设备等固定资产,可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如采用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计提折旧。这样前期成本费用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可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增加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费用预提与待摊:对于一些预计未来会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可合理预提。如预计下一年度的广告宣传费,可在本年度适当预提,增加本年度成本费用扣除,减少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实现税收递延。对于已发生的费用,如场地租赁费,按照规定进行待摊,避免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