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887205
资源大小:35.0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课题3.1公民基本权利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下册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O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禾U,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本课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课时内容公民基本权利,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和“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三目。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正确行使权利。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宪法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禾概念还很模糊学生还未能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未能真正领会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有的学生不知道珍惜权利,不知道正确行使权利,这就需要基于这一基本学情,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知道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内涵。道德修养:通过展示案例的展示、分析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法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理性平和的表达,真诚友善、合理合法的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责任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能够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做有担当的时代青年。重点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难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小云的爸爸妈妈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引入课题:公民基本权利学生思考,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权利。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PT图片+材料呈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思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行换届选举,你知道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教师总结: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材料阅读各抒己见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夕卜。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二)政治自由?(PPT图片+材料呈现)观看视频了解政治自由。观看视频:西藏地震被埋儿童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此时,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甚至获得好几万的转评赞。经查,青海某网民为博取眼球,将“小男孩被埋图”与日喀则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拼凑、移花接木,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致使谣言信息传播扩散。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思考:该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总结:政治自由。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三)监督权?材料阅读各抒己见了解监督权,(PPT图片+材料呈现)2024年7月28日,自称2018届清华大学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科员马翔宇在网上公开实名举报其供职的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局长祝思考并感悟材料阅读以及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什么。某及其团伙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在政府采购中围标串标、虚设项目套取资金、进行利益输送、向省委巡视组提供虚假材料,以及祝某本人学历造假。思考一: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思考二:公民行使该权利有何意义?教师总结:监督权。(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教师总结: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PT图片+材料呈现)2024年8月中旬,被害人彭某某因债务问题被嫌疑人何某某、陈某、乐某某、李某某、乐某某等人带至芦山县,先后被非法拘禁于县城宾馆材料阅读各抒己见了解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及嫌疑人家中,嫌疑人采取语言威胁、暴力殴打等方式逼迫被害人还钱,拘禁时间长达40多天。在脱困后,被害人彭某某立即选择报警。目前,犯罪嫌疑人何某某、陈某、乐某某、李某某、乐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思考:思考:何某某、陈某、乐某某、李某某、乐某本是受害者,为何被公安机关抓获?教师总结: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PT图片+材料呈现)2025年1月18日,有网络流传消息称,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被停职审查。当天下午,“格力文传”发布辟谣声明称,微博用户“许韬de微博”发布的信息纯属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谣言。1月22日,“格力文传”发布维权进展通报称,已收到公安机关出具的若干行政处罚决定书,李某某、高某、张某某、陈某某、王某某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在网络平台上捏造事实发布虚假消息,侮辱诽谤、造谣抹黑我公司及高管,经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后,已对5位违法行为人实施了行政处罚。思考:材料中五人为何受到处罚?教师总结: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材料阅读思考并感悟了解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利。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三)住宅不受侵犯?(PPT图片+材料呈现)观看视频:山西大同古城街道就“撬锁亮灯”事件一段监控视频显示,2025年2月3日晚上23时21分左右,一店铺外多人聚集。几名身穿消防员制服的工作人员将店门打开。门被打开后,先后有多人进入店铺内,其中有3名身穿荧光绿制服的工作人员,衣服背后印有“平城综合执法”的字样。思考:该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教师总结:住宅不受侵犯。(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PT图片+材料呈现)观看视频材料阅读各抒己见认识住宅不受侵犯。思考:图片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什么权利?材料阅读各抒己见了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一)财产权?(PPT图片+材料呈现)材料阅读了解财产权。材料:大年初一,由于不满压岁钱“被保管”,各抒己见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名12岁男孩乐乐赌气,带着一袋子烟花出走,警方出动百名警力,带警犬和无人机找了俩小时,终于找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男孩。思考:孩子压岁钱归谁所有?法律上有怎样的规定?教师总结:财产权。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二)劳动权?材料阅读了解劳动权。(PPT图片+材料呈现)毕业之后,小美在求职上遇到了难题,虽然各抒己见自己拿着211高校的毕业证,求职时学历上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但有很多公司,却因为小美是一个女生,而没能将她录取。期间在面试一家外企时,面试官当场就明确对小美说,对不起,27岁以上单身女性不招。思考: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劳动权。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意义: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三)物质帮助权?(PPT图片+材料呈现)一以下图片显示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了解物质帮助权。噌材料阅读各抒己见I飞a*教师总结: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措施或政策: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四)受教育权?(PPT图片+材料呈现)特殊困难地区的支持。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对城乡义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