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网上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885703       资源大小:59.6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网上征求意见稿).docx

    ICSxxxCCSxxx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XXXXXXXXX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helterandrescueofterrestrialwildlife(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1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收容救护原则25收容救护对象26基本条件27程序28卫生防疫59档案管理5附录A(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常用药品名录6附录B(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流程图7附录C(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信息记录表8附录D(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捕捉工具与技术9附录E(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接收凭证10附录F(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登记表11附录G(资料性)陆生野生动物重点检疫病种名录12-XX-1刖后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自然保护地项目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营、孙雅薇、张兆东、薛冰冰、安春林、王振鹏、曹亚辉、董民、杨尧、李军、聂维忠、张妮、季妍、刘长天、袁雅心、李鸟鸟、卢炳乾、景福军、李静祎、侯江锐、刘军辉。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原则、对象、基本条件、程序、卫生防疫和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LY/T2499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LY/T1563陆生野生动物(兽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LY/T1564陆生野生动物(鸟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LY/T1565陆生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两栖、爬行类LY/T2359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LY/T2806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LY/T3214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陆生野生动物terrestrialwiIdlife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陆生野生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河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非原产我国但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n、In中的陆生野生动物。3.2收容救护shelterandrescue将公众送交或执法机关查没后移交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野外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陆生野生动物,接收到具备条件的收容救护机构进行检查、隔离检疫、治疗和合理安置的活动。3.3无害化处理harmlesstreatment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野生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它物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消除其危害的过程。常用方法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发酵法等。3.4野化训练wiIdtraining被收容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野外放归前,为帮助其适应野外生活,对其进行的适应性训练。野外放归reintroduction将经过野化训练且放归评估达标的陆生野生动物个体释放到适宜其生存的野外环境中的过程。3.6外来物种alienspecie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4收容救护原则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就地、就近、科学的原则。5收容救护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进行收容救护:a)执法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移送的陆生野生动物;b)野外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等需要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经简单治疗后还无法回归野外环境的;C)野外发现的可能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外来陆生野生动物;d)因受到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而面临生存困境的陆生野生动物。6基本条件6.1人员6.1.1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配备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有一定野生动物饲养经验的人员。6.1.2野生动物饲养人员应符合LY/T2806的规定。6.2场所设计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场所的选址、场地布局、饲养设施等应符合LY/T2499的规定。6.3饮用水和饲料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6.4设施设备6.4.1基本设施应包括动物医院(或诊疗室)、隔离笼舍、饲养康复笼舍和野化训练笼舍等。6.4.2救护设备应包括专用救护车辆、捕捉工具、运输笼箱、应急处理医疗箱、个人防护设备等。6.4.3诊疗设备应包括手术台、呼吸麻醉机、X光机、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生化检测仪、B超仪等。6.4.4医疗器械应包括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手术剪、绷带、夹板、缝合针等。6.5常用药品应包括消毒、补液、止血、抗菌消炎、抗病毒、解毒、麻醉等野生动物救护常用药品。常用药品名录见附录A。7程序7.1 收容救护流程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流程图见附录Bo7.2 信息接收与判断7.3 .1信息接收接到求助信息后,值班人员应详细询问需救护的野生动物外部形态特征及健康状况、求助人(或单位)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地点等,也可通过接收图片、短视频等资DB13/TXXXXXXXXX料了解更多信息,辨别动物种类,做好信息记录,据此判断是否需要现场救助及救助方式。信息记录格式见附录C。7.2.2判断7.2.2.1无需现场救助对于体况良好且在本地区有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值班人员可电话指导求助人采用科学的方法就近、及时放归。7.2.2.2急需现场救助对于被困、体况较差、外伤明显或患病等情况的陆生野生动物,应及时通知救护人员到现场处置。7.3现场处置7.3.1就地放归对于解除困境后,无需采取救护措施或经简单治疗不影响正常活动,且在本地区有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由救护人员将其就地放归至适宜的自然环境。7.3.2现场救护根据陆生野生动物体况、受伤或患病等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实施止血、包扎、喂食、解毒、补充体液等现场救护措施。7.3.3动物捕捉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需要捕捉时,应在确保救护人员及野生动物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捕捉工具及科学的捕捉技术进行捕捉。捕捉工具与技术见附录Do7.3.4疫情报告救护人员在救护现场发现多只(头)陆生野生动物患病或异常死亡、且有明显疫病症状的,应采取隔离应急措施。同时,立即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报告。7.3.5动物接收接收野生动物时,应记录物种名称、数量、地点、求助人(或单位)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等情况,向移交个人(或单位)出具接收凭证。接收凭证格式见附录E。7. 4运输7.4. 1根据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及受伤等情况,选择适宜、安全牢固的运输笼箱。7.4.2救助的陆生野生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宜单只单箱,并根据需要做好通风、遮阳、避雨、保暖等保护措施,防止对野生动物造成二次伤害。7.5初步检查接收陆生野生动物后,检查体况,初步诊断。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外伤、精神、食欲、饮欲、行为、羽翼、粪便、口、鼻、眼、泄殖腔等)、临床检查(临床症状、体重、体温、呼吸频率、黏膜颜色观测等)和实验室检查(寄生虫检查、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病原学检测分离鉴定),并建立收容救护档案。收容救护登记表见附录F。7.6隔禺检疫7.6.1隔禺接收后的陆生野生动物应首先在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包括诊疗期)的长短应根据野生动物种类、健康状况和国际国内野生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定。7.6.2检疫7.6.2.1对初检异常、疑似染有法定疫病的陆生野生动物应进行疫病检测,重点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结核病、犬瘟热、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重点检疫病种见附录G。7.6.2.2收容救护机构因医疗条件限制,无法独立完成疫病检测的,可依托属地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机构进行检测。7.7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区分创伤、营养不良、中毒、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等不同病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开展应急治疗与疾病治疗。7.8康复饲养7.8.1动物福利隔离检疫、治疗期结束后,未染有疫病且治愈的陆生野生动物应转入康复场所。根据野生动物不同类型安排适合的丰容笼舍,制订科学的饲养计划,提供康复锻炼等条件,保障收容救护动物的福利。7.8.2科学饲养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的类型、伤情、发育阶段、习性等提供适宜的饲料,并根据其摄食、活动及体征等相关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食物种类、物理性质(流质或常规、常温或加热、切块大小等)、饲喂量及频次,直至康复。7.8.3成效评估伤病陆生野生动物康复后,根据其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是否需要进行野化训练和安置建议。7.9野化训练康复后仍需进行野化训练的陆生野生动物,应转入野化训练场所,根据其个体情况,实施攀爬、飞行、捕食及躲避敌害等行为能力训练,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7.10安置7.10.1安置方式安置方式包括野外放归、无害化处理和统一调配。安置执法机关查扣后移交的陆生野生动物,事先应当征求原执法机关的意见,并遵守罚没物品处理的有关规定。7.10.2野外放归7.10.2.1放归评估放归前应对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评估,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及时放归野外:a)健康检查达标;b)肢体完整、无残疾,但存在一定缺陷但不影响野外生存的除外;C)完成野化训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7.10.2.2放归地点放归地点应选择在原救助地、现有栖息地或迁徙路线最佳地,现有栖息地放归应考虑该物种种群密度是否适宜。7.10.2.3放归时间收容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放归时间应综合考虑生活习性、食物资源等情况而定,对具有迁徙规律的野生动物宜选择在迁徙季节放归;草食野生动物宜选择在草木茂盛的春夏季放归;昼行性野生动物宜在上午放归;夜行性野生动物宜在黄昏放归。7.10.2.4 打开运输笼箱后不应有人为干预,待野生动物自己出笼箱,而后自行走(飞)回大自然。7.10.2.5 具备条件的收容救护机构,宜为陆生野生动物佩戴适合的追踪器或标识物,便于后期的跟踪监测。7.10.2.6 2.6未经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放归外来物种。7.10.3 无害化处理收容救护后死亡的陆生野生动物个体(包括衍生物),确有利用价值但检疫不合格或无利用价值的,按照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7.10.4 统一调配DB13/TXXXXXXXXX经救治后不适宜放归野外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外来物种)活体或死亡后经检疫合格、确有利用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死体,依法由具备调配权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统一调配。8卫生防疫8.1卫生管理8.1.1饲养器具卫生8.LLl饲养用的食盘、水盘等器具应每日清洗,用流水冲洗去除食物残渣、动物唾液等,对残留的油污可用洗洁精等清洁剂进行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使用。8.1.1.2饲养器具日常应间隔35d消毒一次,使用0.1%过

    注意事项

    本文(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网上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