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课后作业.docx
-
资源ID:1885529
资源大小:12.2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课后作业.docx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品中,最适合作为购物时环保小搭档的是()A.一次性塑料袋B.纸质手提袋C.可重复使用的布袋2小明要去公园玩,他选择哪种出行方式最环保?()A.让爸爸开车送B.乘坐公交车C.坐出租车3 .洗过脸的水,下面哪种做法最符合环保理念?()A.直接倒掉B.用来拖地C.倒在花坛里(花坛不需要浇水时)4 .以下哪种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最大?()A.随手关灯B.随地吐痰C.用洗菜水浇花5 .制作环保小搭档一一手工笔筒,我们可以选用以下哪种材料?()A.用过的一次性纸杯B.新的卡纸C.崭新的塑料盒6 .植树节到了,下列哪种做法最能体现环保行动?()A.买几盆花放在家里B.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C.制作一张精美的植树节贺卡送给老师7 .我们在学校吃午餐,为了环保,应该()A.使用一次性筷子B.自带餐具C.让食堂阿姨多给几个塑料袋装垃圾8 .下列属于环保行为的是()A.在树上刻字留念B.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外C.给垃圾分类投放9 .环保就是节约,不浪费。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节约行为的是()A.把没写完的作业本扔掉换新的B.铅笔用到很短了,加个延长器继续用C.把用过的纸翻过来做草稿纸10 .夏天天气炎热,为了环保和节约能源,我们可以()A.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一直开着B.多开几盏灯,让房间更亮C.打开窗户通风,少开空调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保就是爱护(),节约不()。2 .我们可以用()代替一次性纸巾,作为我们的环保小搭档。3 .发现严重污染大气的行为,我们可以拨打()环保热线进行举报。4 .纸是由()制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保护树木。5 .节能产品、()用品是我们的环保搭档。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废旧电池随便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2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多使用一次性物品。()3 .爱护花草树木也是环保的一种表现。()4 .环保只是大人的事情,和我们小朋友没有关系。()5 .节约用水就是环保的行为。()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你列举三个生活中常见的环保小搭档,并分别说说它们为什么是环保小搭档。2 .假如你是班级的环保小卫士,你会采取哪些行动来宣传环保,让同学们都养成环保的好习惯?(至少说出三点)五、实践题(共25分)1.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环保小作品。(如:用易拉罐制作小摆件、用旧衣服制作布娃娃等)(15分)拍照记录制作过程(至少3张照片)。在照片旁边简单描述每一步的操作。给你的环保小作品取一个名字,并说明它的用途。1.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环保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在一周内全家要共同完成的环保任务,如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外出自带水杯等。(10分)请详细列出环保任务和执行时间。一周后,简单总结家庭环保行动的成果和感受。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B5.A6.B7.B8.C9.A10.C二、填空题1.环境;浪费2.手绢3.123694.树木5.绿色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示例:环保袋:去购物时使用环保袋,可以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很难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而环保袋可重复使用,保护环境。小水壶:用小水壶装水,替代购买瓶装水,减少了塑料瓶的使用,塑料瓶的生产消耗资源,且废弃塑料瓶不易分解,污染环境。自行车:骑自行车出行,相比汽车等交通工具,不会排放尾气污染空气,还能锻炼身体,节约能源。1.示例:在班级里举办一次环保主题班会,通过播放环保动画视频、展示环保图片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环保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环保行为。制作环保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同学们随时能看到环保知识,提醒大家养成环保习惯。组织环保小活动,如班级垃圾分类比赛,准备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和一些垃圾卡片,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小奖励,激发同学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五、实践题1 .略(根据学生实际制作情况进行评判,重点看制作过程描述是否清晰、作品是否有创意及用途说明是否合理)2 .略(根据学生制定的家庭环保行动计划内容完整性、任务合理性及总结的成果和感受的真实性进行评判)